在我們的腸道里,生活著許多微生物群落,它們在調控機體代謝和免疫防御功能上起著關鍵作用。這些微生物群落的集合被稱為腸道微生物組。美國《科學轉化醫學》雜志6月15日發表的研究結果顯示,使用抗生素會降低嬰兒腸道微生物組的多樣性和穩定性。
在世界大部分地區,對患病嬰幼兒用抗生素治療已成常規做法,美國孩子在2歲時平均有過3個療程的抗生素治療。
美國紐約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用兩年時間追蹤了43名美國嬰兒的腸道微生物組,收集了這些嬰兒的排泄物樣本及其母親在分娩前后的排泄物樣本。研究表明,母親身體內外的微生物組可能通過母乳喂養和皮膚接觸等方式,對嬰兒腸道微生物組的發展施加影響。使用抗生素、剖宮產和主要喂食配方奶粉都會降低嬰兒腸道微生物組的多樣性。
在另一項研究中,美國馬薩諸塞綜合醫院等機構的研究人員和芬蘭同行采集了39名芬蘭兒童3歲之前的排泄物樣本。結果發現,抗生素治療會導致嬰兒期孩子的腸道微生物組穩定性下降,在治療后一些腸道微生物會暫時攜有對抗生素耐藥的基因。
此前的一些研究顯示,剖宮產嬰兒的腸道缺乏擬桿菌。擬桿菌是一種對調控腸道免疫有幫助的細菌。馬薩諸塞綜合醫院的研究證實了這一點,但同時意外地發現,一些自然分娩嬰兒的腸道也同樣缺乏擬桿菌。這說明了腸道微生物組發展的復雜性。
先前的一些研究曾將腸道微生物組與肥胖癥、糖尿病、哮喘和過敏聯系在一起。因此,研究人員將繼續追蹤他們的研究對象,以了解腸道微生物組在受到上述干擾后會出現哪些長期健康影響。
朱先生(化名)身體一向硬朗,卻突然反反復復發熱,去了當地醫院也查不出原因。當他找到邵逸夫醫院感染科呂芳芳主任時,焦慮不安,“呂主任,消炎藥和退燒藥停了就又燒起來了,我到底是得了什么怪病啊?”突然反復發......
近年來,抗生素的使用,使其在水體環境中泛濫,并引起大量耐藥性微生物的繁衍,導致水體環境中抗生素和微生物污染加劇。中國科學院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智能機械研究所研究員吳正巖課題組與東華大學教授蔡冬清合作,在......
隨著抗生素在醫療衛生和畜牧養殖中的過量使用,甚至濫用,誘導產生的抗生素抗性基因對人類健康和生態環境潛在的巨大危害已經引起了人們的高度重視,開展將其有效去除的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為了有效阻控耐藥基因在水......
抗生素抗性基因(ARGs)在環境中的遷移擴散對人類的健康安全造成威脅。環境中存在大量胞外DNA,在這些DNA中攜帶的ARGs會通過轉化的方式水平轉移至人類病原菌中。然而,學界尚不清楚ARGs從環境到臨......
當人體受到細菌感染時,為了減輕痛苦和加速痊愈,我們往往會服用抗生素治療,可以在免疫反應清除感染細胞和細菌的同時,防止細菌在身體中放肆侵襲。但隨著抗生素的濫用,細菌也會通過突變和獲得抗生素抗性遺傳元件進......
隨著水產養殖業在全球范圍內的激增,越來越多藥物被用于預防和治療疾病以及養殖促生長。水產養殖業已成為全球抗菌劑耐藥性傳播的關鍵領域......
微生物組能夠提升作物生產力,利用微生物組服務作物生長和抗逆是當前農業的發展趨勢。作物如何實現對根際微生物組的有效調控,是當前迫切需要回答的科學問題。對此,中國科學院東北地理與農業生態研究所黑土區農業生......
抗生素在人類與動物疾病防治中發揮了巨大作用。然而由于抗生素大量使用,造成了環境中抗生素濃度的增加與污染。環境中的抗生素一方面會直接對生物體產生毒性效應,更嚴重的是,其能誘導環境微生物的抗性基因(ARG......
MayoClinic消費者健康提示:揭露COVID-19謠言您可能聽說過聲稱可以預防、治療或治愈2019冠狀病毒病(COVID-19)的食品、藥物或其他方法。雖然在疫情期間可能會禁不住使用某種可疑的產......
近日,媒體曝光了肯德基的大供貨商-山西粟海集團“45天食用雞”事件。一只雞用飼料和藥物喂養,從孵出到端上餐桌,只需要45天!報道稱,僅在養殖階段的11天中,就有多達11種抗生素藥物喂給肉雞。這則消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