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研究人員參與的一個團隊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報告說,他們成功解析了玉米細胞一個重要信號開關分子——G蛋白對玉米發育及免疫信號的雙重調控機制,為提高玉米產量提供指導。
圖片來源于網絡
G蛋白是對細胞信號傳導起重要作用的開關分子,由α、β、γ三個亞基組成。此前研究表明,G蛋白分子對植物的分生組織發育起著重要的調控作用,而對玉米等農作物來說,分生組織發育情況決定了影響單產的果穗形態等,因此研究玉米G蛋白分子調控機制對玉米增產具有重要意義。
但是該領域存在諸多瓶頸,尤其是對Gβ亞基的研究。由于玉米等單子葉植物敲除了Gβ亞基相關的基因就會死亡,導致無法對其功能進行深入解析。
在最新研究中,中國農業科學院、山東大學和美國冷泉港實驗室等多家機構研究人員參與的團隊首先確認,玉米Gβ亞基基因突變致死是由自體免疫所致,隨后通過遺傳篩選,使發生Gβ亞基基因突變的玉米在特定條件下“起死回生”,并首次展現其發育表型。團隊通過關聯分析發現,Gβ亞基基因與玉米穗的行數這一重要性狀顯著關聯。
研究人員表示,這一研究不但能幫助理解植物G蛋白分子的信號傳導功能,也為優化發育和免疫平衡、提高玉米及其他作物的綜合產量提供重要依據。
單胺類神經遞質是廣泛分布在人體內的一類化學信號分子,包括多巴胺(dopamine,DA)、腎上腺素(adrenaline)和五羥色胺(serotonin,5-HT)等,這些信號分子共同調控人體內包括情......
花序的分枝數目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籽粒數目,進而影響籽粒產量。近日,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線發表了華中農業大學玉米團隊教授張祖新和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教授SarahHake的合作成果。該成果揭示了F......
據路透社19日報道,當地時間周四,美國財政部長珍妮特·耶倫對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表示,美國將暫時保留特朗普時期對華關稅,但將在全面審視后評估該如何推進。耶倫說,“現階段,我們保留了特朗......
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和齊魯師范學院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玉米功能基因組學術研討會在海南三亞召開。會議旨在通過創新共享玉米EMS突變體庫種質材料,搭建全國玉米功能基因組研究協......
近日,由中國農業科學院生物技術研究所、安徽農業大學和齊魯師范學院共同主辦的第四屆全國玉米功能基因組學術研討會在海南三亞召開。會議旨在通過創新共享玉米EMS突變體庫種質材料,搭建全國玉米功能基因組研究協......
玉米,是全世界種植范圍最廣、總產量最高、用途最多的作物,也是我國第一大糧食作物。如何通過科技創新提升玉米的價值,讓它扛起萬億級產業?10月20日,首屆中國玉米產業鏈大會在北京舉......
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我國“藏糧于技”科研任務在這天帶來一個好消息。記者從中國農業科學院獲悉,農業農村部玉米專家指導組組織專家日前對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栽培與生理創新團隊的玉米......
李平華(左二)和研究生查看模式植物長勢山東農大供圖10月9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李平華等中外科學家合作研究成果。他們探索出高通量研究玉米轉錄因子調控位點的新技術,利用大規模......
中國農業科學院的一個科研團隊經過多年研究,創制出玉米密植高產潛力挖掘、機械粒收與全程機械化生產、水肥一體化資源高效利用、地膜替代等關鍵技術,并在生產中大面積推廣應用。這是記者日前從中國農科院作物科學研......
彭博社記者:美國總統特朗普稱,他取消了原定于上周末舉行的中美經貿磋商,并稱中國處理疫情的方式不可想象。中方對此有何評論?趙立堅:關于抗疫問題,我們已經多次以時間線的方式介紹中方抗疫舉措和成效,事實非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