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10-12 15:10 原文鏈接: 李平華團隊開發出高通量研究玉米基因位點新技術

    李平華(左二)和研究生查看模式植物長勢 山東農大供圖

      10月9日,《自然—通訊》在線發表了山東農業大學農學院教授李平華等中外科學家合作研究成果。他們探索出高通量研究玉米轉錄因子調控位點的新技術,利用大規模轉錄因子數據重新構建了玉米葉片基因表達調控網絡,使玉米基因編輯不再“大海撈針”。

      玉米是世界范圍內的重要農作物,是我國種植面積最大、總產量最多的糧食作物,抓好玉米生產對確保我國谷物基本自給、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而葉片是保證玉米產量的重要器官,研究玉米葉片表達相關轉錄因子,解析其調控機制和網絡,對玉米遺傳改良具有重要意義。

      論文通訊作者之一李平華介紹,轉錄因子在動植物生長發育及其對外界環境的反應中起著重要作用,是調控基因表達的最關鍵因子之一,也是生物學研究領域的焦點和熱點。真核細胞內部的轉錄調控網絡由轉錄因子的組合作用所決定,但業內對植物中轉錄因子的結合研究較少,對這種復雜的網絡仍知之甚少。

      該研究成果首次在玉米中全面解析了葉片表達轉錄因子的結合位點,構建了玉米葉片轉錄調控網絡,分析了轉錄因子結合位點對葉片形態、吐絲開花等農藝性狀的影響,解析了其在物種進化中的保守性和變化,提出了轉錄因子共結合是影響植物轉錄調控特異性的關鍵因素的新觀點。

      該研究推動了植物界對植物基因轉錄起始調控的認識,使得遺傳學及育種學專家可以有目的地對基因調控位點進行改造,并編輯和創制新的基因調控位點,訓練機器學習模型來預測轉錄因子結合和共定位,建立智能組合優良等位基因,豐富基因多樣性。

      同時,該成果為世界玉米基礎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資料,也為玉米種質資源創新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有利于實現智能、高效、定向培育新品種,促進作物育種學科向更高層面發展。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38/s41467-020-18832-8

    相關文章

    蒲瓜基因組組裝和果實生長發育調控研究獲進展

    廣東省農業科學院蔬菜研究所瓜類研究一室與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研究員左進華團隊合作,在廣東省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戰略專項資金(高水平農科院建設)項目等的資助下,研究揭示了蒲瓜基因組組成和進化關系及果實生長發育......

    2025第十三屆國際基因節將于明年四月日本開幕,邀您共繪生命科學新藍圖

    在過去的二十年間,我們見證了生命科學領域的飛速發展與深刻變革,而這一切的起點,正是1953年4月25日,詹姆斯·沃森博士與弗朗西斯·克里克博士在《自然》雜志上揭示DNA雙螺旋結構的偉大時刻。為紀念這一......

    我國科研團隊發現宜機收玉米育種新“鑰匙”

    記者13日從華中農業大學獲悉,該校校長、湖北洪山實驗室首席科學家嚴建兵教授團隊研究鑒定到一個影響籽粒脫水的小肽(即蛋白質片段)microRPG1。該小肽是玉米及其近緣種中特有的一種含31個氨基酸的新型......

    研究結果表明細胞暴露在缺氧條件下可能存在某種記憶

    約翰霍普金斯金梅爾癌癥中心的科學家們已經確定了16個基因,乳腺癌細胞在逃離腫瘤的低氧區后,利用這些基因在血液中存活。每一種都是阻止癌癥復發的潛在治療靶點,其中MUC1已經在臨床試驗中。這項研究于9月2......

    研究揭示一種新型殺手基因能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葉克窮研究組和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杜立林研究組合作,在裂殖酵母中發現一種新型殺手基因tdk1,并揭示其蛋白質產物控制細胞生存的分子和結構機制。兩篇相關論文11月1日發表于美國《國......

    農業農村部:大豆加工補助、儲備收購等政策正在加快推進并將適時出臺

    農業農村部黨組成員李敬輝10月25日在國新辦發布會上表示,目前,各地秋糧陸續豐收上市,逐步進入購銷旺季,農業農村部會同相關部門加強對今年秋糧收購形勢會商研判。近期,中儲糧在黑龍江等主產區也啟動了新季玉......

    科研團隊揭示遺傳因素在母嬰健康中的重要作用

    10月9日,華大生命科學研究院、華大基因聯合武漢兒童醫院、深圳市婦幼保健院、中山大學等多家機構科研人員組成的團隊,在《細胞》子刊《細胞基因組學》上以封面、專輯的形式發表了6篇研究論文,系統解析了孕期生......

    印遇龍等:基因編輯并不違背自然選擇規律

    在生命科學領域,基因編輯技術尤其是CRISPR/Cas9系統的出現,為科學研究帶來革命性突破。這項技術改變了人類對基因的認知,重新定義了自然選擇與人工干預間的界限。老百姓眼中,基因編輯可能也是類似于“......

    學者開發出基因結構注釋“拋光”工具

    華南農業大學園藝學院教授夏瑞團隊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資助下,開發了一種基于基因共線性進行物種基因組基因結構注釋矯正的工具——SynGAP(Synteny-basedGenestructureAn......

    我國科研團隊在玉米全基因組選擇育種上獲重大突破

    14日,記者從四川農業大學獲悉,該校玉米研究所蘭海教授團隊利用全基因組選擇技術構建了西南玉米區域新的雜優模式,并運用該技術在國內首次選育出玉米新品種。相關成果近日發表在《植物科學前沿》上。蘭海介紹,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