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落后,是當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總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端科學儀器研制尤其受制于關鍵部件,一方面是國外對高端儀器零部件的出口限制非常嚴,甚至有些不對外出售;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國內對關鍵部件的研發不足,“卡脖子”問題明顯突出。2023年11月30日,第八屆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 2023)同期將特別舉辦“分析儀器關鍵部件創新進展論壇”。誠摯邀請大家關注和參與!
組織機構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關鍵部件專家組
報告日程
報告人簡介
劉俊標,男,1974年4月出生,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研究員;電子束離子束專業委員會委員;主要從事電子光學、微焦斑射線源、電子束及應用、壓電電機和精密定位技術等方面的研究;主持和參與了多項國家級和省部級科研任務;自主研制了小型真空壓電工件臺和快速束閘等關鍵技術,為科研院所提供了多套小型電子束曝光系統;成功研制的新型盲文打印機參與了08北京殘奧會、2010上海世博會和2010年廣州殘亞會現場服務;研制不同加速電壓和功率的電子槍,成功應用到高功率密度微焦斑X射線源和電子束增材制造系統開發。發表論文20余篇,著作1部,授權發明專利10余項。
羅滸物理學博士,上海精測半導體技術有限公司電子束產品經理。長期從事于離子光學、電子光學研究和集成電路制造量測技術與缺陷檢測設備的開發及產業化工作,包括聚焦離子束和場發射掃描電子顯微鏡等設備,先后主持與承擔過科技部基礎科研重大科學儀器項目,國家02重大專項等研究項目。
陳玉,教授,博士生導師,IEEE/CSEE/CES/CIS高級會員,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陜西省秦創原“科學家+工程師”隊伍建設首席科學家,陜西省四主體一聯合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校方主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科普工作委員會委員,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電磁測量信息處理儀器分會理事,中國核學會輻射物理分會理事,陜西省儀器儀表學會理事,中國電工技術學會電工測試專業委員會委員,中國計量測試學會自動計量測控技術專委會委員,《電測與儀表》編委,西安交通大學電氣學院電測教研室副主任。日本早稻田大學客員講師,九州工業大學研究員,日本名古屋大學、京都大學訪問學者。近年來,主持縱向課題10余項,橫向課題10余項。獲得教育部技術發明獎一等獎1項,聯合出版著作3部,譯著2部,發表學術論文100余篇,獲授權專利17項,軟件著作權13項。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子課題、總裝預研項目、陜西省科技計劃項目等多項。主要研究方向:電子能譜類材料表面分析高端科學儀器研制與應用。
耿旭輝,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微型分析儀器研究組組長,遼寧省深海組分探測技術重點實驗室主任。長期從事高靈敏小型熒光檢測器及應用研究,帶領團隊研制出系列我國首套4500 m級深海原位熒光傳感器(在南海海底開展長期應用示范,CCTV-13報道)、黃曲霉毒素熒光檢測器、小型熒光檢測模塊(mFLD,在新冠病毒抗體和毒品檢測等國家重大需求中應用)、小型激光誘導熒光檢測器(mLIF),靈敏度比國際上同類儀器高數倍至一個數量級。熒光檢測裝備經成果鑒定為國際領先/先進水平。發表論文26篇、授權發明專利28項。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中科院科研儀器設備研制項目;入選國家高層次人才特殊支持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中國科協青年人才托舉工程;獲中國儀器儀表學會青年科技人才獎、遼寧省技術發明二等獎;任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副秘書長、中科院青年創新促進會工程與裝備分會秘書長。
石巖,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級科技領軍人才,IET Fellow,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首席科學家。主要研究方向是氣動系統精密檢測與智能控制,提出了多項氣動元件關鍵共性檢測與控制技術,研究成果被采納制定為ISO國際標準2項,GB國家標準2項。發表SCI論文80余篇;授權發明專利34項,出版學術專著2部;研究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國家級學會科技進步獎一等獎4項。
張海慶,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高級專家,中電科思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線經理,主要從事精密數據采集、自動測試系統等方面的研發工作,先后主持十余項國家和省部級項目研制,當前在主持科技部重大專項“多通道可變分辨率數據采集卡研制及應用開發”研制工作,具有豐富的數據采集卡和微波組件、集成電路測試產品研制、工程化和產業化經驗,為多個重大工程或型號提供了先進測試技術和測試手段支撐,獲省部級獎勵1項,發明專利授權9項。
王興超,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光電倍增管、微通道板等電真空探測器件的設計與研制工作。作為項目負責人或主要成員,參與了國家科技部重點研發計劃項目《高性能光電倍增管研制》、國家科工局軍工技術推廣專項《高性能微通道板型光電倍增管產業化研究》、裝發預研及型譜等多個重點項目。先后獲得科工局國防科學技術二等獎、兵器集團科學技術一等獎、中國光學工程學會科技進步一等獎、中國質量協會質量技術二等獎等多項獎勵。在國內外重要學術期刊或學術會議公開發表論文10余篇,申請國家發明專利20余項。
關于ACAIC 2023
第八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 2023)定于2023年11月28-30日在浙江杭州召開。主題為“分析儀器創新進展、挑戰及對策”,將邀請科技管理人員、院士、知名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參會并作學術報告。
會議包括:大會特邀報告、分會邀請報告、專題報告與討論、論文墻報展講、儀器展商/公司交流會等。同期還將舉行分析儀器、關鍵部件展覽。會議規模預計超過500人。
主辦單位:
中國儀器儀表學會分析儀器分會
承辦單位:
浙江大學生物醫學工程與儀器科學學院
中國計量大學計量測試工程學院
專題論壇:
2、質譜儀器創新論壇
3、色譜儀器創新論壇
11、分析儀器關鍵部件創新進展論壇
詳細信息請見:
報名參會
點擊或掃描二維碼報名參會
會議地址
杭州太虛湖假日酒店
參會贊助聯系
孫立桐(電話:15801142901,微信同號;郵箱:slt@fxxh.org.cn)
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落后,是當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總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端科學儀器研制尤其受制于關鍵部件,一方面是國外對高端儀器零部件的出口限制非常嚴,甚至有些不對外出售;另一方面更重要......
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落后,是當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總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端科學儀器研制尤其受制于關鍵部件,一方面是國外對高端儀器零部件的出口限制非常嚴,甚至有些不對外出售;另一方面更重要......
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落后,是當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總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端科學儀器研制尤其受制于關鍵部件,一方面是國外對高端儀器零部件的出口限制非常嚴,甚至有些不對外出售;另一方面更重要......
關鍵技術和關鍵部件落后,是當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總體水平落后于發達國家的重要因素之一。高端科學儀器研制尤其受制于關鍵部件,一方面是國外對高端儀器零部件的出口限制非常嚴,甚至有些不對外出售;另一方面更重要......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生物光學成像技術已經成為生物醫學領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這項技術能夠讓生物學家們深入了解細胞和組織的結構、功能及其變化,從而幫助他們探索機體生理和病理的本質。近幾年來我國生物光學成像......
隨著科技的不斷發展,生物光學成像技術已經成為生物醫學領域研究中的重要手段。這項技術能夠讓生物學家們深入了解細胞和組織的結構、功能及其變化,從而幫助他們探索機體生理和病理的本質。近幾年來我國生物光學成像......
第八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3)定于2023年11月28-30日在浙江杭州召開,主題為“分析儀器創新進展、挑戰及對策”,將邀請科技管理人員、院士、知名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參會并作學術報......
第八屆中國分析儀器學術大會(ACAIC2023)定于2023年11月28-30日在浙江杭州召開,主題為“分析儀器創新進展、挑戰及對策”,將邀請科技管理人員、院士、知名學者和青年科技工作者參會并作學術報......
近年來,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市場拓展和完善產業鏈等方面的努力,我國質譜儀器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質譜儀器研發團隊不斷突破關鍵技術難題,提升技術實力,推出新型質譜儀器,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2023......
近年來,通過技術創新、人才培養、市場拓展和完善產業鏈等方面的努力,我國質譜儀器技術水平得到了顯著提升。質譜儀器研發團隊不斷突破關鍵技術難題,提升技術實力,推出新型質譜儀器,滿足不同領域的需求。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