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掘鏟將蘿卜松土,扶纓器捋直蘿卜纓,夾拔帶拔出蘿卜,切割器斬斷蘿卜纓,蘿卜落入傳送帶后被傳送至收集箱……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竹鎮蔬菜種植基地里,一壟壟蘿卜就這樣被整齊劃一地連根拔起,輕松完成了“采收之旅”。
眼下,正值蘿卜采收季。我國蘿卜類蔬菜常年種植面積2000多萬畝,胡蘿卜、蘿卜總產量、出口量均居世界第1位。收獲是蘿卜類蔬菜生產的重要環節,用工量占生產全過程的1/3以上,作業成本占總成本的50%以上。作為我國重要的蔬菜作物,其種植區域廣、土壤多樣、品種繁雜,實現機械化收獲難度大,而收獲的傳統方式往往效率低、成本高,面臨人力不足的問題。
為破解蘿卜類機械化收獲技術裝備短缺問題,農業農村部南京農業機械化研究所西南丘陵山區農機與電動裝備團隊依托中國農業科學院科技創新工程,自主研發了系列蘿卜類聯合收獲機。
胡蘿卜聯合收獲機。中國農科院供圖
該團隊攻克了胡蘿卜收獲振動減阻挖掘、螺旋錐輥分扶纓、立式直角夾持輸送、自動對齊高效切纓等關鍵技術,研發出輕簡型胡蘿卜聯合收獲機。在此基礎上,根據不同的動力配套型式,開發出牽引式胡蘿卜聯合收獲機,實現了胡蘿卜從采收、清選、運輸各環節的智能化作業。
蘿卜聯合收獲機。中國農科院供圖
此外,輕簡型蘿卜聯合收獲機攻克了蘿卜收獲浮動限深挖掘、柔性協同撥入、低振輸送分離、防夾帶順暢交接等關鍵技術,能一次性完成挖掘、輸送、去土去雜、集果和拋纓等系列作業。該收獲機收凈率達97%,每小時能收獲2畝蘿卜,相當于以往30多名工人一天的采收量,大大提高了效率,降低了收獲損失和人工成本。蘿卜類聯合收獲機為適應我國的種植模式而設計,能夠適應蘿卜類蔬菜多土壤、多品種、多壟距種植。
挖掘鏟將蘿卜松土,扶纓器捋直蘿卜纓,夾拔帶拔出蘿卜,切割器斬斷蘿卜纓,蘿卜落入傳送帶后被傳送至收集箱……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竹鎮蔬菜種植基地里,一壟壟蘿卜就這樣被整齊劃一地連根拔起,輕松完成了“采收之......
挖掘鏟將蘿卜松土,扶纓器捋直蘿卜纓,夾拔帶拔出蘿卜,切割器斬斷蘿卜纓,蘿卜落入傳送帶后被傳送至收集箱……在江蘇省南京市六合區竹鎮蔬菜種植基地里,一壟壟蘿卜就這樣被整齊劃一地連根拔起,輕松完成了“采收之......
蔣新松(1931年8月3日—1997年3月30日)人們知道錢學森,知道李四光,卻未必聽說過蔣新松的名字。1998年3月,中共中央組織部、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共國家科委黨組、中共中國科學院黨組、中共中國工......
5月15日,百度在武漢舉辦ApolloDay2024活動,系統展示了百度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和最新進展情況。活動現場百度發布全球首個支持L4級自動駕駛的大模型ApolloADFM,并率先在武漢推出搭載......
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朱紅惠團隊在釀酒酵母生物合成類胡蘿卜素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國際生物大分子雜志》(InternationalJournalofBiologicalMa......
12月19日,《自然-計算科學》發表的一項研究描述了一種機器學習方法,能夠從不同方面準確預測人類生活,包括早死可能性和個性的細微差異。該模型或許能提供對人類行為的量化認知。社會科學家對人類生活是否能被......
近日,南京農業大學作物遺傳與種質創新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園藝學院蘿卜遺傳育種團隊在植物學領域權威期刊PlantBiotechnologyJournal在線發表了題為“Achromosome-level......
2022年12月30日,《核酸研究》(NucleicAcidsResearch)在線發表了中國農業科學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種質資源團隊最新研究成果。他們在人工合成的蘿卜×甘藍(RRCC)異源四倍體中建立了......
癌癥以高發病率和高死亡率嚴重威脅著人們的生命健康。因此,尋找腫瘤治療新原理、新方法,提高治療效果,并降低副作用,是當前生命化學和醫學領域亟待解決的科學問題。近日,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副教授錢......
零距離中國團隊歷時8年打造“最強化學大腦”機器化學家誕生記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機器化學家實驗室,可以看見頗具科技感的一幕——一個體型“敦實”但動作靈活的機器人,在操作臺之間穿梭,伸出機械手臂配制試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