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10-30 16:09 原文鏈接: 換帥!河南籍院士出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

      10月29日,據人社部網站發布國務院任免國家工作人員消息:任命吳孔明為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副部長級);免去唐華俊的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職務。

      官方簡歷顯示,吳孔明出生于1964年7月,河南省固始縣人,中共黨員,研究員,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昆蟲學專業農學博士。2012年10月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2019年1月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學習工作經歷

      1980.09--1984.07 河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系植物保護專業學生;

      1984.09--1987.06 河南省農林科學院研究生部昆蟲學專業碩士研究生;

      1987.07--1992.09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92.09--1994.09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生院昆蟲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1994.09--1999.07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助理研究員、農業蟲害系副主任;

      1999.07--2003.12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農業害蟲系主任、植物病蟲害生物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

      2003.12--2006.01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副所長、黨委副書記(主持行政工作);

      2006.01--2012.10 中國農業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所長、黨委副書記(其間:2011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

      2012.10--2019.01 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

      2019.01 --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直屬機關黨委書記。

      主要研究領域及成果

      吳孔明長期從事農業害蟲監測預警與防治技術、轉基因植物的生態安全與風險管理技術研究工作。先后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二等獎2項、三等獎1項。在Science、Nature等國際SCI源刊物發表研究論文200余篇。1998年獲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1999年被農業部授予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榮譽稱號,2006年獲第九屆中國青年科技獎和國家自然科學杰出青年基金,2007年入選“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家級人選,2010年獲“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2011年獲何梁何利科學與技術進步獎,2012年獲第四屆中華農業英才獎。

      中國農業科學院前任院長為唐華俊。他出生于1960年10月,四川省閬中市人,中共黨員,農業土地資源專家,2015年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唐華俊長期從事基于遙感技術的農業土地資源合理利用、農作物種植面積空間分布和結構變化研究。

      從1982年起,唐華俊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干部;農業自然資源和農業區劃研究所農業資源信息室主任、副所長、所長;農業資源與農業區劃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農業部食物與營養發展研究所所長;中國農業科學院黨組副書記、副院長。2016年12月起,任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

      中國農業科學院成立于1957年,是國家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目前已發展成為擁有34個直屬研究所與9個共建研究所、超萬名職工、在國際上有重要影響力的國家級綜合性農業科研機構。


    相關文章

    19項河南省“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重大課題研究項目擬立項

    根據《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管理辦法(試行)》、《河南省科技計劃項目信息公開管理辦法》和《河南省“十五五”科技創新規劃重大課題研究實施方案》,經廳長辦公會研究、專家評審等程序,省科技廳采取定向委托的方式,......

    新修訂!《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公布

    為了獎勵在科學技術進步活動中作出突出貢獻的個人、組織,調動科技工作者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建設國家創新高地和重要人才中心,近日,省長王凱簽署第230號省政府令,新修訂的《河南省科學技術獎勵辦法》(以下簡稱......

    葛墨林院士:忘我科研,樂在其中

    葛墨林在為本科生上課。南開大學供圖人物小傳葛墨林,1938年出生于北京,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教授。長期從事理論物理研究,致力于研究“楊—米爾斯規范場”及其無窮維代數結構、“楊—巴克斯特系統”及其物......

    陳清泉院士:電池壽命4年跟電廠壽命30年不匹配

    陳清泉院士:新能源電池壽命問題亟待解決,推動電動汽車與電網雙贏發展中國工程院院士、世界電動車協會創始主席陳清泉,作為電動汽車及智慧能源領域的專家,早在20世紀80年代便專注于電動汽車的研究,致力于推動......

    諾獎得主、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司徒塔特逝世

    天津大學藥物科學與技術學院消息,諾貝爾獎化學獎獲得者、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天津大學原兼職教授詹姆斯·弗雷澤·司徒塔特(JamesFraserStoddart),于2024年12月31日逝世,享年82歲......

    紀念侯祥麟、閔恩澤院士系列活動在京舉辦

    為深切緬懷我國石油化工科學家侯祥麟、閔恩澤院士,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12月27日,“讓創新之光照亮前行之路——侯祥麟、閔恩澤先生銅像揭幕儀式及弘揚新時代科學家精神座談會”成功舉辦,近百位能源化工行業......

    曹臻院士:“事情開始有趣起來”

    回顧2024年,高海拔宇宙線觀測站(簡稱“拉索”)首席科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曹臻算了算,這一年,他在國內外作了20多場報告。每一次作報告前,他都會把“拉索”的最新研究進展加進演示文稿里。“我們2024......

    有長期穩定的支持,才有后面的精彩故事

    初冬時節,珞珈山青磚黛瓦,疊翠流金。走進武漢大學校園東北角的實驗室,龐大的“薄膜生長缺陷跨時空尺度原位/實時監測與調控實驗裝置”(以下簡稱薄膜生長實驗裝置)正在高速運行。該裝置由“進樣腔”“高真空環形......

    何季麟:懷揣靶材報國夢的“稀有”院士

    捐贈儀式后,何季麟院士給師生帶來“材料人同上一堂愛國主義課”。學校供圖■我取得的獎勵來源于科技,也想把它反哺到科技領域。這些資金很微薄,希望盡微薄之力,獎勵優秀學子,吸引更多青年才俊投身材料科學事業,......

    如何應對AI帶來的認知安全挑戰?黃殿中院士提出四點對策

    12月5日,2024第三屆北外灘網絡安全論壇在上海“世界會客廳”舉行。多位院士專家與會,共同探討網絡安全技術的最新進展、分享標桿案例與應用經驗,探索多層次、多維度合作機制,推動構建更加安全、可靠的網絡......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