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消息,為幫助自費出國留學人員正確選擇國外學習學校,加強對自費留學中介活動的監管,引導自費留學中介機構與國外正規學校開展合作,教育部通過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www.jsj.edu.cn)和中國留學網(www.cscse.edu.cn)公布了33個中國公民主要留學國家1萬多所學校名單,基本涵蓋了中國公民主要留學目的地國的正規高等學校。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自費出國留學是國家人才培養的一個重要渠道。近年來中國自費出國留學人數增多,中外教育機構之間的合作日趨頻繁,總體形勢很好。但是,由于部分留學人員、留學中介機構和國內院校對國外學校情況缺乏真實和全面的了解,影響了正確選擇學校和正常開展合作,有的留學人員到國外后發現上當受騙,損失很大。
其中三個方面的問題比較突出,一是國外學校質量存在問題。特別是一些國家近年來所新辦的私立學校質量較低,甚至頻繁出現倒閉。有的國家一味強調教育所帶來的經濟利益,完全把教育當成貿易來做,在招收留學生過程中非常積極,但對于給留學生提供可靠和優質的教育資源方面卻重視不夠。一些國家法律體系表面上看很完善,但一旦出現留學生利益受損害的問題,依法處理起來期限過長,學生利益很難及時得到有效維護。
二是留學人員和家長選擇自費出國留學帶有一定的盲目性。部分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和家長對國外的情況缺乏深入和全面的了解,自身留學能力特別是獨立生活和學習能力也有欠缺,出國后很難適應。有的留學人員在國內難以完成正常學業,直接了選擇出國留學,出國后更容易出現各種問題,甚至有極個別的出現刑事犯罪等極端情況。
三是非法留學中介活動和部分留學中介開展業務不規范使留學者的利益受到損害。總的看,留學中介服務機構在自費出國留學工作中發揮了很大作用,留學中介所取得的成績應予充分肯定。根據有關部門的統計數據,至少有一半以上的自費出國留學人員出國留學系通過留學中介,有的地區這個比例達到了百分之七十以上。但是,確實還存在極少數留學中介受利益驅動,通過發布虛假留學信息或簽訂不負責任的中介服務合同等欺騙留學者的現象。另外,還有一些不具備留學中介資格的機構或個人,包括以種種名義從事招生活動的國外機構或個人通過非法途徑從事留學中介活動。其中,有的互聯網站,包括個別有影響的大型互聯網站也發布虛假的留學信息,個別機構或個人包括國外某些辦學機構通過互聯網等途徑發布虛假信息,或以境外院校“辦事處”“招生代理”名義等從事留學中介活動,以上活動對留學人員和家長進行了嚴重的誤導,甚至直接使少數留學人員上當受騙。
一個時期以來,針對自費出國留學等教育涉外活動中的突出問題,教育部采取了五個方面的措施加強對自費出國留學的引導、服務和管理。
第一,從2003年起,分三批向社會公布推薦了美國等33個國家約1萬多所學校名單,為留學人員能到國外質量比較可靠的正規學校學習提供了基本保證。目前這個名單已成為留學人員選擇國外學校的主要和可靠的依據。同時,在中外合作辦學過程中,這個名單在對國外教育資源的把關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引導作用。
第二,建立留學預警發布制度,隨時就出國留學活動中的突出問題發布“留學預警”。留學預警的發布對于預防和解決留學突發問題起到了重要作用,被人們形象地稱為“自費出國留學的風向標”。
第三,開通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 (www.jsj.edu.cn)。通過網站發布與留學相關的重要信息。目前,網站不僅在國內而且在國外都有非常大的影響。該網站每天都有超過幾萬人次訪問,作為一個政府進行管理和服務工作的網站,較好地滿足了廣大人民群眾的需要。一些留學人員家長表示,涉外監管信息網如同24小時開放的電子圖書館,留學信息隨時可查,非常方便。
第四,聯合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頒布了《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委托合同(示范文本)》,以規范留學中介的業務活動。示范合同對于維護留學人員的利益和提高中介服務質量,規范中介業務行為產生了直接的影響和作用。
第五,與外國政府建立了教育合作與磋商制度,就自費出國留學相關問題直接與國外政府或其他主管部門進行磋商,同時,我駐外機構在第一線積極開展工作,督促國外機構加強學校的監管,督促學校重視學生利益。
另外,教育主管部門還與公安、工商部門聯合開展了對非法留學中介的專項查處和打擊活動。從來自各方的反映來看,這些措施取得了比較明顯的效果,具體表現為留學人員利益受損害事件逐步減少,人們選擇出國留學逐步趨于理性,自費出國留學人員的合法權益維護意識進一步增強。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指出,公布國外院校名單是教育部保護留學人員利益,引導留學人員到國外資質比較可靠的學校學習,規范自費出國留學活動,加強對自費留學中介和其他涉外教育活動監管而采取的一項重要舉措。為及時準確地反映國外學校的實際情況,教育部定期對所公布的國外學校名單進行調整,并增加公布其他中國公民留學國家的學校名單。同時,為了引導留學人員接受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鼓勵和支持國內教育機構與國外優質教育資源開展合作,還將積極推動依托相關機構適時向社會公布得到公認的國外知名大學、專業等優質教育資源名錄。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提醒:留學人員、留學中介機構及國內院校在選擇國外留學學校或合作學校時,應注意四個方面的問題:
第一,要注意各國的教育管理體系不盡相同,學校的規模大小不一, 教育、教學質量參差不齊,尤其是不少國家將教育作為出口產業進行大力推銷的背景下,為保證選擇到合適的留學學校或合作伙伴,應通過正規渠道深入全面了解學校的實際辦學情況,如辦學資質、條件、水平等。
第二,如果選擇提供學歷、學位教育的學校,尤其是選擇一些國家的私立學校,務必弄清學校所頒發的學歷、學位是否經所在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權威機構承認或注冊,不要選擇那些雖經所在國有關部門批準合法辦學并能授予學位,但是其頒發的學歷、學位卻不被所在國政府教育主管部門或其授權的權威質量評估或認證機構承認或注冊的學校。從相關情況看,這些學校的辦學雖然合法,但由于辦學質量沒有保證,頒發的證書得不到專業組織和社會認可,缺乏相應的就讀價值,應盡量避免就讀。
第三,一些國家的私立學校、大學預科學校特別是私立語言學校與高等教育機構并不接軌,而有的國家根本就沒有大學預科,有的國家的大學則為招收國際學生而舉辦屬于商業公司性質的辦學實體,對這些情況應全面了解,以免被不實信息或虛假廣告宣傳誤導。
第四,對于那些未列入公布名單的學校,或資質情況不夠了解的國外學校,務必注意通過可靠渠道了解其實際情況。此外,如果通過留學中介辦理出國留學,還要注意簽署能保護自身利益的留學中介服務合同。建議留學人員使用或參考使用教育部、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聯合發布的《自費出國留學中介服務委托合同(示范文本)》。
教育部有關負責人建議通過以下兩種途徑了解有關情況和信息。一是通過教育部教育涉外監管信息網和中國留學網進行查詢;二是咨詢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我駐外使領館教育處組、外國駐華使館等。
據教育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國外學校名單公布工作由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具體負責承辦。為便于廣大留學人員和有關機構了解國外學校的詳細情況,教育部留學服務中心接受留學人員和社會各界對國外學校資質情況的查詢。
附:教育部批準馬來西亞正規高校名單:
公立大學
1. Universiti Kebangsaan Malaysia
2. Universiti Malaya
3. Universiti Putra Malaysia
4. Universiti Sains Malaysia
5. Universiti Teknologi Malaysia
6. Universiti Utara Malaysia
7. Universiti Malaysia Sabah
國外高等院校在馬來西亞分校
1. Curti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Sarawak Campus Malaysia
2. Monash University Malaysia Campus
3. The University of Nottingham in Malaysia
私立院校
1. City University College of Science &Technology
2. Help University College
3. INTI College Sarawak
4. INTI International College Subang
5. INTI International University
6. KBU International College
7. KDU University College
8. Kuala Lumpur Infrastructure University College
9. Limkokwing University of Creative Technology
10. Linton University College
11. Multimedia University (Cyberjaya Campus)
12. Nilai University College
13. SEGi College Kuala Lumpur
14. SEGi University College
15. Stamford College
16. Sunway University College
17. Taylor's University College
18. UCSI University
19. UCTI University Colle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