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不足,會帶來很多壞處:熊貓眼、頭疼、身乏……
更嚴重的是,缺乏睡眠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包括動脈粥樣硬化、心臟病。
為什么睡眠會與動脈堵塞有關聯?這一直是個謎。
現在,《Nature》期刊上一篇文章試圖解開謎團:科學家們以小鼠為模型,在“大腦-骨髓-血管”之間發現了一個前所未有的信號,或可解釋睡眠不足加劇心血管疾病風險的原因。
科學家們相信,如若這一機制同樣適用于人類,它將有助于揭示睡眠與多種疾病的關聯,例如肥胖、癌癥等。
“并非有所睡眠不足的人都會患上心血管疾病。” 賓夕法尼亞大學佩雷爾曼醫學院的行為神經學家Namni Goel認為,這項研究打開了一個“窗口”,讓我們有機會找到真正危險的人。
https://doi.org/10.1038/s41586-019-0948-2
缺少睡眠,會加速動脈粥樣硬化
許多心血管疾病,脂肪沉積物會聚積在動脈壁上,并且會破裂引發中風或者心臟病。免疫細胞(特別是單核細胞)也在其中發揮關鍵作用。他們會涌向脂肪沉積物,并生成有助于斑塊生長的細胞。
免疫學家Filip Swirski帶領團隊以遺傳上更易發生動脈斑塊的小鼠為模型。為了擾亂它們的睡眠,研究人員將小鼠放置在特殊的籠子里——在小鼠本應正常休息的12個小時內,籠子地板上有一根金屬條會周期性地滑動。每隔2分鐘,小鼠會感受到金屬條的靠近,然后醒過來跳過它。
圖片來源:Nature
聽起來有點慘,但是研究人員認為,這是該領域夢寐以求的最有壓力的睡眠中斷技術之一(其他方法有讓小鼠陷入水中等)。
相比于正常睡覺的小鼠,經歷12周“碎片化睡眠”的小鼠動脈中病斑較大(比對照組高出1/3),且血液中單核細胞和中性粒細胞的水平較高。
相比于睡眠不受干擾的小鼠主動脈(左圖),右圖中睡眠受擾的小鼠動脈中明顯有更多的斑塊聚積(紅色)。圖片來源:Nature
與大腦有關?
這些超標的免疫細胞來源于骨髓中的干細胞。但是科學家們并不清楚,為什么干細胞如此活躍?
他們研究了下丘腦(調控覺醒的腦區域),結果顯示,在長期睡眠不足的小鼠大腦中,下丘腦中分泌的信號分子hypocretin減少了。
Hypocretin是1998年發現的一種食欲刺激分子,研究證實其也有促進覺醒的功能。而且在嗜睡癥患者大腦內,表達這一信號分子的神經元較少。
研究人員發現,因為遺傳因素無法分泌hypocretin的小鼠,它們血液中含有更多的免疫細胞。
隨后,研究團隊在小鼠骨髓中搜索了表面攜帶hypocretin受體的細胞。他們發現,對hypocretin敏感的細胞是白細胞的一個子集。而且,hypocretin似乎限制了一種促進骨髓干細胞產生更多免疫細胞的關鍵蛋白質。
這意味著,hypocretin可能是一種“剎車因子”,是免疫細胞產生的重要制約因素。
缺少睡眠會導致hypocretin水平降低,進而導致骨髓中一系列驗證變化(免疫細胞產生過多),伴隨著時間的累積最終破壞血管并引發動脈粥樣硬化的發生。(圖片來源:Filip Swirski)
Filip Swirski推測,除了促進覺醒之外,hypocretin還會給骨髓細胞傳遞信號,讓它們“堅持正道”。一旦小鼠反復被喚醒(缺乏睡眠),負責產生hypocretin的神經細胞會因為過度勞作而“罷工”。
這可能不是關聯睡眠和心血管疾病的唯一機制。波士頓塔夫斯大學的遺傳學家JoséOrdovás認為,這可能有助于解釋人類觀察到的風險增加,他們最近發現即使控制了肥胖等危險因素,睡眠不足或縮短的人也更容易患上動脈粥樣硬化和高血壓。
參考資料:
Poor sleep could clog your arteries. A mouse study shows how that might happen
Study helps solve mystery of how sleep protects against heart disease
飯后走一走,活到九十九!跑步傷膝蓋,練器械傷腰,成年人最后的掙扎可能就是每日的飯后走步運動了。每天走多少步最好呢?既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又能提高效率節省時間,今天就告訴大家。走路最佳步數8763和71......
·“在中國,目前有將近6800萬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OSA)患者。很多患者的死亡發生在睡眠狀態。OSA會導致夜間睡眠打鼾并伴有呼吸暫停,但呼吸暫停并不是主要死因,約70%的患者死于睡眠時突發心血管疾病......
·BMI并不測量體脂,它也忽略了一些其他影響健康的因素,如年齡、性別和種族等,因此并不是所有BMI高的人都健康狀況不佳或死亡風險更高。·由于BMI是根據白人的測量數據開發的,有色人種“不太適合這些參數......
想不起來了沒關系,摸一摸腦袋,頭發會給你最誠實的答案。頭冷并不是唯一的副作用,夜班值多了,可能真的會有病……我是說2型糖尿病。最新研究:夜貓子更容易得糖尿病9月12日,《內科學年鑒(AnnalsofI......
工作、學習、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帶給我們最明顯的問題就是睡眠障礙,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全球睡眠障礙率達27%,而在中國,成年人失眠發生率高達38.2%,六成以上90后覺得睡眠不足。我們都知道,......
近日,北京大學人口學院郭超研究員團隊在GlobalTransitions期刊發表了題為:Theeffectof5Gpolicydevelopmentonself-ratedhealthamongChi......
你工作日每天睡幾個小時呢?你已經有多久沒有享受過愉快放松、睡眠充足的周末了?《中國睡眠研究報告2023》顯示,2022年中國民眾每晚平均睡眠僅僅為7.4小時,而7小時睡眠對于忙碌的打工人來說已經算睡眠......
此前有研究指出,亞洲人睡眠狀況比歐洲、北美人差。近日,一項發表于《睡眠醫學》的新研究,使用了客觀睡眠指標而非主觀報告來進行分析,發現亞洲人不僅睡得晚、睡眠時間短,而且睡眠質量低于世界其他地區的人。此外......
據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癌癥研究所等團隊,在肺部發現了第一個脂質血管“郵政編碼”。將藥物輸送到人體需要的部位,對于成功治療癌癥等疾病和避免毒副作用至關重要,但這......
經過漫長一周的早出晚歸,每個人都想在周末睡個懶覺。盡管感覺很好,但在周六、周日早上多睡幾個小時,其實并非有益健康的好習慣。根據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發表在最新的《歐洲營養雜志》上的論文,這可能會對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