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癌癥研究所等團隊,在肺部發現了第一個脂質血管“郵政編碼”。
將藥物輸送到人體需要的部位,對于成功治療癌癥等疾病和避免毒副作用至關重要,但這仍然是一個重大挑戰。其中一種方式是識別存在于人體特定部位血管表面的獨特蛋白質受體,這些受體的作用類似于血管的“郵政編碼”。這些“郵政編碼”可與配體(如小蛋白或抗體)在物理上配對,將藥物或診斷成像劑等引導和遞送到其特定的分子地址。其中一些配體-受體對已經在抗癌和減肥藥物的臨床試驗中進行了測試。
此前,人們已知的所有血管“郵政編碼”都是蛋白質。最新發現揭示了血管中前所未知的可作為“郵政編碼”的脂質網絡,并為改進診斷和治療開辟了新途徑,例如針對肺氣腫、新冠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病和肺癌等嚴重人類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
研究人員在肺血管上發現的脂質“郵政編碼”稱為C16-神經酰胺。它屬于一個脂分子家族,執行許多重要的細胞功能,例如能幫助埃博拉病毒和新冠病毒等進入細胞,引發細胞死亡。長期以來,人們已知神經酰胺水平升高與許多肺部疾病有關。因此,C16-神經酰胺為許多不同的診斷或治療應用提供了一條尚未探索的途徑。
為了證實他們發現了一種新的脂質血管“郵政編碼”和配體對,研究人員在基因編輯神經酰胺缺失小鼠身上進行了測試。實驗表明,通過將配體附著到金納米粒子上,或可用于某些肺部疾病的早期診斷和監測。使用光學和分子成像技術,金納米粒子可用于照亮肺部。此外,該配體還可將一種新型新冠疫苗直接輸送到肺部,并刺激局部免疫反應,這可能比目前的注射疫苗更具保護性。
接下來,該團隊計劃發現更多的脂質血管“郵政編碼”,尤其是與腫瘤有關的血管,以更好地設計抗癌藥物并轉化為臨床應用。
將藥物通過特定途徑送到特定位置,讓它精準、高效地發揮作用,一直是研究人員關注的課題。要想將藥物準確送達,就得獲得目標地點的“郵政編碼”,只是人類已知的“郵政編碼”種類還比較有限,還有許多區域無法“配送”。此次,新的脂質血管“郵政編碼”被發現,和配體配對成功后,它能對肺部疾病的監測和診斷起到積極作用。未來,若能找到更多“郵政編碼”,就能形成四通八達的藥物遞送網絡,使更多患者從中獲益。
脂質是一類生物大分子,包括簡單脂質和復合脂質兩大類,脂質生物學與疾病之間存在許多關聯。復合脂質被定義為具有三個或更多化學部分,磷脂是其中最常見的類型之一,它們在細胞膜中起著重要作用。早期研究表明,復合......
血管是貫穿人體的重要通道,為人體各個器官輸送氧氣,排出廢物。一旦堵塞,將會導致血液的運輸系統癱瘓,造成致命性的損害。近日,北京大學人民醫院青島醫院血管外科成功為兩例骼動脈閉塞患者“疏通”生命通道。手術......
4月23日,《美國醫學會雜志·神經病學》發表了首都醫科大學宣武醫院吉訓明院士團隊一項隨機對照研究結果顯示,急性缺血性卒中發病24小時內靜脈應用替羅非班抗血小板治療可以顯著降低早期神經功能惡化,且不增加......
國際研究團隊將先進的單細胞技術與肺部器官樣體研究相結合,以繪制人類早期肺部免疫細胞的發展過程。他們的研究結果概述了這些細胞在人類肺部組織的發育過程中如何起到積極而密切的指導作用,揭示了免疫系統和呼吸系......
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研究員尚萬峰課題組與香港科技大學智能制造中心的研究人員合作,針對血管等流體環境下微型醫療機器人逆流游動難、控制力不足等挑戰,提出了無束縛微型機器人獨特軟膜膠囊結構及其掛壁旋......
據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癌癥研究所等團隊,在肺部發現了第一個脂質血管“郵政編碼”。將藥物輸送到人體需要的部位,對于成功治療癌癥等疾病和避免毒副作用至關重要,但這......
據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癌癥研究所等團隊,在肺部發現了第一個脂質血管“郵政編碼”。將藥物輸送到人體需要的部位,對于成功治療癌癥等疾病和避免毒副作用至關重要,但這......
據14日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上的論文,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癌癥研究所等團隊,在肺部發現了第一個脂質血管“郵政編碼”。將藥物輸送到人體需要的部位,對于成功治療癌癥等疾病和避免毒副作用至關重要,但這......
據發表在最新一期《科學》雜志上的一項研究,一種通過血管輸送的超小型、超柔韌的電子神經植入物可記錄大鼠大腦深處的單個神經元活動。這項技術可作為與大腦深部區域的長期、微創生物電子接口。腦機接口(BMI)可......
近日,一篇發表在國際雜志ProceedingsoftheNationalAcademyofSciences上題為“DivalentsiRNAsarebioavailableinthelungand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