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室基因中心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在鋅離子污染環境下,對斑馬魚行為變化、免疫調節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取得新進展。
研究團隊評估了雄性斑馬魚(Danio Rerio)在1.0或1.5ppm(mg/L)氯化鋅暴露6周后的行為和生理變化。鋅暴露導致雄性斑馬魚出現焦慮行為,同時改變了兩個暴露組的社交偏好。轉錄組分析表明,在雄性斑馬魚大腦中,鋅對免疫和神經遞質功能產生了不同的影響。暴露于1.0ppm的氯化鋅會導致大腦結構性免疫失調,而暴露于1.5ppm的氯化鋅會損害其神經遞質谷氨酸。在雄性斑馬魚腸道中,鋅會影響腸道細胞自我更新,有可能令其喪失防御功能。此外,暴露在1.5ppm的氯化鋅會抑制腸道免疫功能和酪氨酸代謝。本研究表明環境中的鋅離子可以通過調控神經遞質和免疫調節信號來改變雄性斑馬魚的行為。相關論文成果“Zinc alters behavioral phenotypes, neurotransmitter signatures, and immune homeostasis in male zebrafish (Danio rerio)”發表在環境毒理學一區期刊《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上,生物技術研究室基因中心于凡博士為第一作者,徐跑研究員為通訊作者。
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動物科技學院水域生態團隊基于前期黃河流域(陜西段)中增塑劑污染情況的調研工作基礎,使用斑馬魚探究了典型增塑劑—鄰苯二甲酸二丁酯(DibutylPhthalate,DBP)的水生態毒理,......
今年4月26日,載有4條斑馬魚和金魚藻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組件由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送往中國空間站問天艙的生命生態科學實驗系統的小型受控生命生態實驗模塊中,開展在軌實驗,目前已經過去了二十余天,科研人......
神舟十八號載人飛船從酒泉衛星發射中心發射升空。一箱斑馬魚也一同進入太空。中國探索以斑馬魚和金魚藻為研究對象,在軌建立穩定運行的空間自循環水生生態系統。記者29日走訪長期與各類新發與再現傳染病打交道的上......
石墨烯基材料(GBMs)廣泛應用于組織工程和再生醫學,是生物材料領域中的最具發展潛力的材料之一。 &nbs......
意大利科學家發現,斑馬魚幼魚在孵化后96小時里可以識別不同數量的黑條,研究者表示這一發現表明數字能力可能在新生斑馬魚中是與生俱來的。相關研究3月24日發表于《通訊—生物學》。過去的研究表明,人類新生兒......
斑馬魚幼魚能夠弄清它們在哪里,去過哪里,以及如何回到原來的位置。幼體斑馬魚在被洋流推離航道后如何追蹤自己的位置并導航呢?科學家發現,這與一種多區域的大腦回路有關。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細胞》。“我們研究......
2,4-二氯酚通過雌激素受體ESR2a依賴的信號途徑導致斑馬魚原始生殖細胞數量增加蘭州大學供圖氯酚作為化工原料被廣泛使用于工農業生產和日常生活中,為水環境普遍存在的一類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氯酚類化合物可......
人體中,部分非免疫細胞也可以發揮免疫調節作用,促進個體的健康發育。在人類發育過程中,紅細胞的免疫調節功能所依據的分子和細胞機制仍有待研究。中國醫學科學院血液學研究所研究人員通過單細胞轉錄組學分析,發現......
中新網海南文昌7月24日電(馬帥莎)7月24日,長征五號B遙三運載火箭在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問天實驗艙。“問天”已奔“天宮”,未來將開展哪些實驗?記者從中國科學院獲悉,問天實驗艙部署的生命生態實驗柜......
近日,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生物技術研究室基因中心以斑馬魚為研究對象,在鋅離子污染環境下,對斑馬魚行為變化、免疫調節等方面開展研究,并取得新進展。研究團隊評估了雄性斑馬魚(DanioR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