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央視《每周質量報告》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給皮革廢料進行脫色漂白和清洗,隨后熬制成工業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藥用膠囊生產企業,最終流向藥品企業。記者調查發現,9家藥廠的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其中超標最多的達90多倍。(4月16日《新京報》)
鉻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容易進入人體內蓄積,具有致癌性并可能誘發基因突變。救人的藥品變成了害人的“毒藥”,不法企業的行為之惡劣讓人震驚。據悉,不少知名藥企,如修正藥業、通化金馬藥業等均卷入其中。
關于藥用膠囊的生產,不是沒有政策和制度。《中國藥典》明確規定,生產藥用膠囊所用的原料明膠至少應達到食用明膠標準。然而,為了牟取暴利一些不法企業置公眾的生命安全與健康不顧,讓皮革的下腳料通過藥用膠囊的偽裝,進入患者胃腸。
讓人感到更可怕的是,記者實地調查中發現,使用工業明膠生產藥品膠囊已是業內公開的秘密。為了逃避監管部門的追究和打擊,原料供應企業明知道自己是用工業廢料生產的“工業明膠”,卻強迫膠囊生產企業同自己簽訂“食用明膠”供貨合同以推脫責任;而膠囊生產企業為圖近萬元一噸的差價,也欣然同意。
從硫磺熏制生姜是行業“潛規則”,到潲水油煉制食用油成油脂行業“潛規則”, 再到這次有毒工業明膠生產藥品膠囊成這該行業的“潛規則”,我們不禁想問,到底有多少“潛規則”在危害公眾健康與安全?在種種“潛規則”下,誰又能是幸存者?那些生產有毒藥品膠囊的人,敢說自己不生病不吃藥?那些用硫磺熏制生姜的人,能保證就不會遭遇到地溝油?在“潛規則”下,人人都是受害者。
面對“毒膠囊”事件,我們無法回避這樣的疑問,為什么這個業內公開“秘密”能為害如此之久?除了歸咎于職能部門的監管不力和法律制度的漏洞外,公眾自身是不是也有值得反思的地方?“毒膠囊”事件中,如果生產“皮革明膠”和“有毒膠囊”的不法企業的員工們,能有人站出來揭發“潛規則”,讓“潛規則”暴露在陽光之下,“毒膠囊”還會存在如此之久嗎?
在一個共生社會,每個人都應堅守道德底線和商業倫理。面對危害公眾健康與安全的“潛規則”,如果每個知情者都事不關心、高高掛起,那么“潛規則”的受害者,下一個或許就輪到你。面對食品安全領域的“潛規則”,每個人都有義務說“不”!
美國科羅拉多博爾德大學ATLAS研究所團隊開發出一種DIY(自己動手制作)機器,可以將可持續來源的明膠等材料制成纖維,進而制成衣物面料。研究發表于近日《計算機系統人為因素學會會議論文集》。這種機器非常......
西安交通大學生命學院方吉祥教授團隊基于前期對模板合成法及前驅體在模板介孔通道中遷移擴散機理的深入研究,提出了“單顆粒軟包裹”策略用于模板法制備三維復合金屬納米催化劑。4月4日,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NAN......
根據《中藥品種保護條例》規定,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正大青春寶藥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冠心寧片為首家中藥二級保護品種,保護品種編號為:ZYB2072023004,保護期限自公告日起七年。特此公告。......
12月28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一項中藥品種保護受理公示。序號申請事項品種名稱劑型生產企業受理日期1初保枳術寬中膠囊膠囊劑朗致集團雙人藥業有限公司2023.12.28......
近日鐘南山團隊發布的一項國際多中心研究表明,連花清瘟膠囊對輕至中度新冠肺炎(COVID-19)患者的癥狀恢復顯示出顯著效果。該研究在中國、泰國、菲律賓和越南的17個研究點進行,共納入410名接受連花清......
雖然可吞咽視頻膠囊內窺鏡已經存在多年,但由于醫生無法主動控制,這種膠囊只能受重力和人體自然運動驅使而被動移動。據美國喬治·華盛頓大學的一項首創研究,醫生可遠程驅動微型磁控膠囊到整個胃部,以可視化和拍攝......
近期,國家藥監局組織對GlaxoSmithKline(Ireland)Limited開展藥品境外非現場檢查,檢查品種為度他雄胺軟膠囊(英文名稱:DutasterideSoftCapsules;注冊證號......
在發表于最近的《科學機器人》雜志的一項最新研究中,美國布列根和婦女醫院和麻省理工學院的研究人員開發了一種藥物膠囊,有朝一日或能取代注射給藥的方式。該膠囊的“機器人帽”到達小腸時,會旋轉并穿過粘液屏障,......
負載益生菌的卷軸在模擬胃腸液的保護和釋放行為。中國農科院油料所供圖近日,中國農科院油料所油料品質化學與加工利用創新團隊成功創建了pH響應性纖維素營養遞送卷軸,并揭示了遞送卷軸在模擬胃腸液環......
以嶺藥業發布公告稱,近日收到美國FDA的通知,全資子公司向申報的塞來昔布膠囊(50mg、l00mg、200mg、400mg規格)的新藥簡略申請(ANDA)已獲得批準。ANDA即美國仿制藥申請,申請獲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