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9-04-23 07:12 原文鏈接: 新工具!依據200多萬個位點的基因變異評估變胖的風險

      在一項新的研究中,來自美國麻省總醫院和布羅德研究所的研究人員開發出一種新的工具,它可根據基因組中200多萬個位點的基因變異來評估一個人變胖的風險。相關研究結果發表在2019年4月18日的Cell期刊上,論文標題為“Polygenic Prediction of Weight and Obesity Trajectories from Birth to Adulthood”。

    圖片來自Cell, 2019, doi:10.1016/j.cell.2019.03.028。

      論文通訊作者、麻省總醫院心臟病專家Sekar Kathiresan表示,“長期未來,我們已有證據表明肥胖會受到遺傳因素的影響。這項新的研究的真正吸引人之處在于能夠將從每個人基因組中獲得的變胖風險提煉成一個簡單的數字,并將這個數字與其他人進行比較。”

      Kathiresan及其團隊開發了一種算法,將身體質量指數(BMI)與210萬個基因變異相關聯在一起,并使用10萬人的數據集驗證了它在遺傳學中預測BMI的準確性。這些研究人員隨后將這種風險評估應用于30多萬人,發現那些得分較高的人平均而言要比那些得分較低的人重13公斤。然而,這些用于評分的基因變異一起占基因對肥胖的貢獻的不到10%。

      在這項研究中年齡最小的參與者中,這一趨勢早在三歲時就開始顯現,那時風險評分較高的兒童開始增加體重。

      這些研究人員表示,了解人們攜帶這種風險可能對預防性干預有用,比如控制體重的藥物。

      不過這也存在一個危險,即風險評分會鼓勵宿命論(fatalism)。比如,另一項研究已發現如果人們了解到他們有變肥胖的遺傳傾向,他們會吃得更多,美國西達賽奈醫療中心的Mark Goodarzi說道。“我想他們認為,‘我是命中注定的。反正我是會變胖的。為什么抵抗它呢?’”

      這些研究人員承認,較高的風險評分不能確保一定變得肥胖,正如他們的數據顯示的那樣。他們在報告中寫道,“盡管具有較強的關聯性,肥胖的多基因易感性并不是確定性的。在GPS(genome-wide polygenic score, 全基因組多基因評分)前十分之一的人群中,83%的人超重或肥胖,但是也有17%的人的BMI在正常范圍內,0.2%的人體重過輕。”


    相關文章

    gjb2基因雜合突變是什么意思

    gjb2基因雜合突變:可以引起常染色體隱性遺傳性的耳聾,它是遺傳性耳聾的一個致病基因。只有父母雙方都攜帶有gjb2基因雜合突變,其生下的小孩大概有1/4的幾率,可以得遺傳性耳聾。新生兒生下來以后,要進......

    一文看全!史上59家測序儀公司的“爭霸戰”

    要談測序,首先要向華人生物學家、DNA測序技術的奠基人吳瑞先生致敬。大家大多都聽過桑格,但很少有人知道吳瑞。其實吳瑞早在1968年就發表第一篇論文測定了DNA的堿基組成,1970年的新文章既測定DNA......

    蛋白印跡法有什么作用?可用來基因檢測么

    蛋白質印跡法(免疫印跡試驗)即WesternBlot。它是分子生物學、生物化學和免疫遺傳學中常用的一種實驗方法。其基本原理是通過特異性抗體對凝膠電泳處理過的細胞或生物組織樣品進行著色。通過分析著色的位......

    研究發現基因決定飲食和運動的健腦功效

    定期進行常規鍛煉和攝入健康飲食可以使你的大腦年輕嗎?這取決于你的基因。擁有在大腦衰老中發揮關鍵作用的基因的人,似乎對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預反應更好。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的SandrineThuret說,這說明......

    操縱體內微生物真的可以幫助減肥么?

    肥胖已經被認為是一種全球流行病,而且還在持續增加。根據美國疾病控制中心(CentersforDiseaseControl)的數據,超過40%的美國人被認為患有肥胖癥。與肥胖相關的不良健康影響范圍很廣,......

    中外研究人員發現鼻咽癌預后分子新標記物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研究員貝錦新聯合國際研究團隊,率先完成了首個大規模鼻咽癌患者生存相關的遺傳學研究,發現RPA1基因變異與鼻咽癌患者總體生存期長短相關,并進一步研究了RPA1生物學功能,說明其可作為......

    沉默一個基因即可徹底逆轉小鼠1型糖尿病

    1型糖尿病(曾被稱為青少年糖尿病)患者體內幾乎無法生產胰島素,因為他們的免疫T細胞錯誤地將產生胰島素的β細胞識別為威脅并殺死它們,導致胰島素完全缺乏。由此產生的混亂必須通過終生的飲食、血糖測量和胰島素......

    研究發現肥胖可能會傳染

    一項新的研究表明,生活在肥胖或超重兒童周圍的青少年會認為自己的體型是理想的。研究人員表示,這些青少年本身就容易肥胖或超重。研究負責人AshleshaDatar說:"較高的肥胖率可能會使青少年......

    研究探索青少年肥胖成因及影響

    肥胖會對T細胞產生驚人的影響圖片來源:DENNISKUNKELMICROSCOPY/SCIENCESOURCE1月不減肥,2月徒傷悲、3月徒傷悲……終于,3月23日,《肥胖》拉響4月肥胖警報。其中精選......

    植物基因轉化方法分為這三種!

    農桿菌介導基因轉化:轉化原理:農桿菌是普遍存在于土壤中的一種革蘭氏陰性細菌,它能在自然條件下趨化性地感染大多數雙子葉植物的受傷部位,并誘導產生冠癭瘤或發狀根。根癌農桿菌和發根農桿菌中細胞中分別含有Ti......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