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3-11-01 15:41 原文鏈接: 新成果有望讓肺癌患者免除過度治療

    根治性放化療是局部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近年來研究顯示,與單純的放化療相比,放化療聯合鞏固免疫治療(即根治性放化療)將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提高了14%,減少近50%的腫瘤復發風險,成為新的標準治療模式。

    與此同時,這種治療模式也帶來了新的問題:19%的患者經放化療后被治愈,繼續進行免疫治療并不能帶來生存獲益,反而增加了患者的不良反應和經濟負擔。

    日前,廣東省人民醫院吳一龍教授團隊首次提出“放療早期MRD清零”的概念,并證實了肺癌早期MRD清零者預后更佳,可能不需要接受長期的鞏固免疫治療。相關成果日前刊發于國際醫學雜志《癌癥細胞》。

    MRD即分子殘留病灶,指通過外周血進行高深度基因檢測時發現其中癌來源的突變分子信號。2019年,在吳一龍的帶領下,廣東省肺癌研究所設計了早中期手術、局部晚期放化療、晚期系統治療的肺癌MRD“三部曲”,建立起ctDNA-MRD檢測技術框架。

    吳一龍團隊在既往的早中期肺癌術后患者的研究中發現,若患者術后一直保持MRD陰性,即為潛在治愈人群,這在此次研究中得到進一步證實。

    研究顯示,局部晚期患者在放化療結束后,一直保持MRD陰性的患者中僅2個人腫瘤復發,2年的無進展生存率高達88.4%。

    吳一龍團隊首次提出“放療早期MRD清零”的概念,是局部晚期肺癌MRD臨床應用的重要突破。“通過MRD檢測,能夠精準區分出放化療后哪些患者需要繼續進行免疫治療,哪些患者不需要,這就是研究最大的意義。”廣東省人民醫院腫瘤醫院院長周清說,對于不需要繼續進行免疫治療的患者而言,如果給腫瘤細胞過度打擊,反而可能造成耐藥性,導致腫瘤復發。

    “以前只能靠回顧數據‘算命’,告訴患者‘放化療后有20%的機會能治愈’。現在我們能明確每位患者放化療后是已治愈不用做免疫治療,還是需要免疫鞏固。”吳一龍說。

    據悉,目前廣東省肺癌研究所正開展一項真實世界研究,進一步驗證上述研究結果,并逐步把其應用到臨床治療中,讓更多患者獲益。

    相關文章

    新成果有望讓肺癌患者免除過度治療

    根治性放化療是局部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近年來研究顯示,與單純的放化療相比,放化療聯合鞏固免疫治療(即根治性放化療)將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提高了14%,減少近50%的腫......

    新成果有望讓肺癌患者免除過度治療

    根治性放化療是局部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近年來研究顯示,與單純的放化療相比,放化療聯合鞏固免疫治療(即根治性放化療)將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提高了14%,減少近50%的腫......

    新成果有望讓肺癌患者免除過度治療

    根治性放化療是局部晚期肺癌的主要治療手段。近年來研究顯示,與單純的放化療相比,放化療聯合鞏固免疫治療(即根治性放化療)將不可切除局部晚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的5年無進展生存率提高了14%,減少近50%的腫......

    非遺傳機制下的肺癌治療新突破!

    最近,由醫學腫瘤學Arthur&RosalieKaplan主席和RaviSalgia博士領導的一項研究中,來自美國最大的癌癥研究和治療機構之一的CityofHope和其他機構的研究人員發現,非......

    抗體新藥誕生,200萬非小細胞肺癌患者有救了

    今日,FDA官網信息顯示,重磅PD-1抑制劑Keytruda已經獲得美國FDA批準,與含鉑化療聯用作為手術前新輔助治療,并在手術后單藥作為輔助治療,用于治療可切除(腫瘤≥4厘米或淋巴結陽性)的非小細胞......

    肺癌早篩步入商業化階段,相關檢測儀器受到重視

    2023年,腫瘤早篩行業已正式步入商業化階段,目前,市場集中度不高,主流技術得到驗證,商業模式整體處于探索期。在國家對腫瘤防治的系列政策中,腫瘤早篩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也被傾入更多期待。腫瘤早篩,是指......

    德國科學家發現基于miRNA的液體活檢或可用于肺癌早篩!

    近期,德國HummingbirdDiagnostics的BrunoRSteinkraus團隊開發了一種集合了18個小RNA特征的診斷模型miLung。在驗證隊列中,miLung檢測早期肺癌的準確性很高......

    “新輔助治療”有望提高局部晚期食管癌治療效果

    近日,中山醫院胸外科譚黎杰、尹俊教授團隊聯合華大基因在國際頂級學術期刊《NatureMedicine》(《自然·醫學》)(2022影響因子JIF=82.9)發表研究成果——采用PD-L1抗體免疫新輔助......

    肺癌病因學和放化療應答研究取得新突破

    13日,記者從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獲悉,該院腫瘤中心宋啟斌、姚頤、張平鋒研究團隊在肺癌病因學和放化療應答研究上取得新突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最新一期《自然·化學生物學》。這項研究成果揭示了葡萄糖代謝異常促......

    上海藥物所關于肺癌抑制轉移最新進展

    肺癌是歷年來死亡率最高的惡性腫瘤之一,其死亡率居高不下主要是因為其極易發生轉移。如今,原位肺癌的控制與治療已趨成熟,但對于轉移性肺癌依然缺乏有效的治療手段。因此,深入研究肺癌轉移的發病機理對于肺癌的控......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