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源于網絡
一項新研究對一名成年男性尼安德特人的胸部進行了虛擬三維重建。分析顯示,尼安德特人的胸部大小與現代人的胸部大小相似,但形狀不同。基于這一發現,作者推斷尼安德特人的呼吸機制可能與現代人的呼吸機制稍有不同。
自150多年前首次發現尼安德特人的肋骨以來,科學界對尼安德特人的胸部大小和形狀一直存在爭議。有些觀點認為尼安德特人的胸部形態與現代人無異,有些則認為其具有顯著差異。
在近日發表于《自然—通訊》的文章中,西班牙雷奧亞巴斯克大學的Asier Gomez-Olivencia及同事對迄今發現的最完整的成年尼安德特人Kebara 2(K2)的胸部進行了重建,發現重建后的胸廓大小與現代人相似,但下段更寬。
研究人員指出,K2胸部下段直徑較大導致了橫隔膜表面也更大。分析顯示,下段較寬的胸腔在吸氣時會產生更多增量(呼吸量)。他們因此假定,尼安德特人的呼吸機制相比現代人更依賴橫隔膜收縮。
科學家指出,只有發現更多化石并開展進一步研究,才能理解這一解剖部位的演化。
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石漠化治理與生態恢復成效顯著,但是該區人口壓力較大,經過幾十年保育恢復的生態系統仍面臨被再次開墾利用和土壤退化的風險。土地利用變化會對土壤微食物網產生強烈影響,以往研究通常采用時空替......
中新網北京4月25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醫學論文稱,研究人員在實驗室中培養出一個能真實再現結直腸癌發生的類器官模型。這一被形象稱為“迷你結腸”的細胞培養物,或能用于研究......
4月19日發表在《先進材料》(AdvancedMaterials)上的一項成果,在輻射冷卻液晶智能窗構筑領域取得新研究成果。湘潭大學化學學院博士研究生鄧媛為論文第一作者,湘潭大學教授謝鶴樓、北京大學教......
·“我們的研究表明,受孕前父親的飲食類型可以影響下一代的具體特征,不僅是飲食總量的多少,還包括飲食的結構。這使我們向研究的最終目標又邁進了一步,即通過為父親制定飲食指南,以降低下一代患代謝疾病和情緒障......
中新網北京4月24日電(記者孫自法)作為億萬年前曾稱霸藍天的古脊椎動物,翼龍自200多年前發現以來,其神秘的起源與滅絕、同恐龍和鳥類的關系,以及復雜頭骨的演化等一直備受關注,也持續存在爭議并充滿挑戰。......
中新網4月23日電據中國科學院網站消息,4月19日,中國科學院分子細胞科學卓越創新中心王紅艷研究組聯合上海大學、復旦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在《免疫》(Immunity)上在線發表了題為25-Hydrox......
中新網北京4月11日電(記者孫自法)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生態學研究論文稱,負責任森林管理認證體系覆蓋區域內的哺乳動物比非認證管理森林里的哺乳動物更豐富,被捕獵的威脅更低。這項研究基于對......
中國科學院亞熱帶農業生態研究所環江喀斯特生態系統觀測研究站研究員王克林團隊在我國西南喀斯特地區歷史人類擾動及森林演變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研究成果4月5日發表在Earth’sFuture上。大規模生態......
著名教育家、北京師范大學原校長、中國民辦教育協會學術委員會主任鐘秉林于2024年4月7日辭世,享年73歲。鐘秉林是中國教育事業發展的重要推動者,擔任國家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北京師范大學校長、中國教育......
福建農林大學教授吳雙團隊首次解析了番茄通過形成特殊表皮毛,改變花的結構,進而改變授粉方式的分子機制。該研究為未來改造植物授粉方式,增加結實率和提高植物的逆境適應力,以及未來轉基因作物的安全控制提供了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