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陳宜峰課題組在烯烴的不對稱多組分偶聯反應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
近年來,過渡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偶聯反應已經成為了構建各類Csp3立體中心最為直接有效的策略之一,并被廣泛用于天然產物和藥物分子的合成中。然而,利用過渡金屬催化的分子間的不對稱偶聯反應構建全碳季碳中心仍然存在巨大的挑戰,目前含全碳季碳的連續手性中心的不對稱偶聯反應鮮有報道。
課題組利用雙配體交換共催化的策略,實現了鈀催化非導向三取代烯烴分子間多組分的不對稱1,2-雙芳基化反應,以專一的區域選擇性和非對映選擇性以及高對映選擇性構建了含季碳的連續手性中心。此外,團隊與天津大學教授黃根平課題組合作,通過DFT計算闡明了該反應的對映選擇性調控的細節和雙配體在反應中的作用,即手性的雙惡唑啉配體調控遷移插入時的對映選擇性;非手性富馬酸酯加速了還原消除步驟,從而提高了反應效率,且該策略有效避免了導向基的使用。
研究簡介。圖片來源于《美國化學會志》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員張長生團隊和廈門大學教授王斌舉團隊合作,在細胞色素P450酶催化糖肽分子內苯酚偶聯反應的機制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這為發現和開發更多新穎的雙環肽類化合物奠定了研究基礎......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陳宜峰課題組在烯烴的不對稱多組分偶聯反應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近年來,過渡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偶聯反應已經......
華東理工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教授陳宜峰課題組在烯烴的不對稱多組分偶聯反應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在線發表于《美國化學會志》。近年來,過渡金屬催化的不對稱偶聯反應已經......
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732006、51821006、51961135104、21927814)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傅堯、陸熹研究團隊在飽和碳偶聯領域取得進展。相關研究成果以“鈷催化......
圖1鈷氫催化不對稱偶聯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21732006、51821006、51961135104、21927814)資助下,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傅堯、陸熹研究團隊在飽和碳偶聯領域取得進展。......
中國科學院上海有機化學研究所有機氟化學重點實驗室張新剛課題組和美國加州洛杉磯分校KendallN.Houk課題組合作,首次通過鈀金屬完成了二氟卡賓親核與親電反應性調控并可調控地用于有機合成中,實現了對......
光誘導有機反應由于具有條件溫和,環境友好等優點受到廣泛關注。為使其順利進行,反應體系中通常需要加入能被光激發的催化劑,如銥、釕、有機染料等。最近,通過電子給體-受體復合物(EDA復合物)或光敏的有機激......
光催化利用光照來激發電子引發化學反應,能夠在溫和條件下實現化學鍵的斷裂與重組。相比于傳統的加熱反應,具有綠色清潔、安全環保和易于控制等優點。近年來,光催化反應在合成化學領域不斷取得突破,一系列光催化反......
銅催化的Ullmann類偶聯反應是構建芳基碳雜鍵最為經典以及重要的方法之一,在有機合成以及藥物研發中應用極為廣泛。但在Ullmann類偶聯反應中獲得光學選擇性是一個顯著的挑戰。在這類偶聯反應一百多年的......
相對于儲存能量的白色脂肪,機體內還存在燃燒能量的棕色脂肪(BAT)。BAT含有豐富的血管、神經和線粒體。BAT的線粒體通過去偶聯反應把ATP轉化為熱量。科學家們利用PET-CT證明在成人體內也存在著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