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及研究員柯海波聯合密蘇里科技大學副教授溫海明、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楊超等科研人員,通過全新工藝設計,成功開發兼具高壓縮強度(3119 MPa)與大塑性(38.6%)的“殼—層—核”三層結構鈦合金,克服了引入增強相導致的強塑性矛盾,為開發高強韌結構材料提供新思路。相關成果發表于《國際塑性雜志》。
鈦合金及鈦基復合材料是應用廣泛的結構材料之一。除常規鈦合金外,通過銅模鑄造法制備的多組元非晶態鈦合金具有顯著提高的力學性能,如TiCuNiSnTa等。然而,銅模鑄造法對合金成分有嚴苛要求,限制了多組元鈦合金的廣泛發展。后來,研究人員基于多組元非晶合金的晶化方法,成功制備出等軸超細fcc第二相和bcc β-Ti基體,或微米晶fcc第二相和超細共晶基體的雙尺度鈦合金,但其強韌性仍然受限。
為進一步提高結構材料鈦合金的強度,研究人員在鈦合金中設計新結構或引入硬質增強相的策略是有效且應用最廣泛的方法之一。但是,引入增強相可能犧牲其塑性,并且現有策略需要引入額外增強顆粒或后處理工藝以構建理想的微觀結構。因此,如何在鈦合金中原位構建全新的微觀結構,以獲得兼具高強度和塑性的鈦合金是開發該領域的重要挑戰,對拓寬其在結構領域的應用也至關重要。
受三層高爾夫球結構啟發,研究人員設計出基于單相熔化的半固態燒結法,制備具有“殼-層-核”結構的新型Ti68.8Nb13.6Co6Cu5.1Al6.5鈦合金。區別于外加引入增強相或后處理搭建“核-殼”結構的傳統思路,該工作以機械合金化Ti68.8Nb13.6Co6Cu5.1Al6.5非晶/納米晶粉末為原料,通過半固態燒結調控CoTi2相的形態與分布,原位實現全新的三層結構。
基于單相熔化的半固態燒結策略,該研究工作有望開發更多兼具高強度和大塑性的結構鈦合金,并廣泛應用于內燃機、液壓系統等結構件中。
你知道怎樣準確診斷和預防航空發動機的“心臟病”嗎?那就要克服制約其性能的最大瓶頸之一——葉片金屬疲勞。金屬也會疲勞,每分鐘幾萬轉,轉得久了,就存在裂碎風險。散裂中子源可以用于航空發動機葉片應力測試,以......
中國科學院金屬研究所介紹,該所科研人員近期制備出具有高抗疲勞性能的3D打印鈦合金材料,未來有望在航空航天領域發揮作用。該成果于北京時間2月29日在國際學術期刊《自然》發表。?由科普世界提供據了解,理想......
零壓縮是一種罕見的力學現象,它能夠在靜水壓力環境下展現出一個或多個軸向尺寸的穩定性。與一維零壓縮材料相比,二維零壓縮(即零面壓縮)材料不僅擁有更高維度的機械穩定性,同時能夠在依賴于通量面積的信號傳輸中......
金屬結構材料的高力學性能化是材料科學研究的前沿熱點問題,沉淀強化是提高金屬力學性能常用的手段之一。然而,沉淀相的非均勻析出和異常長大會嚴重影響材料的性能,尤其是塑性。如何有效利用沉淀強化提升材料強度的......
工業和信息化部日前發布的最新信息顯示,今年以來,我國新材料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創新能力持續提升,新材料產業進入蓬勃發展的加速期。就在幾天前,由我國企業自主研發的高溫氣冷堆核電站堆芯支承結構中的石墨材......
11月12日,由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以下簡稱高能所)與中山大學共建的高能非彈性中子散射譜儀(以下簡稱高能非彈譜儀)在中國散裂中子源園區揭牌。這是中國散裂中子源首臺非彈性散射類型譜儀,也是國內首臺......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及研究員柯海波聯合密蘇里科技大學副教授溫海明、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楊超等科研人員,通過全新工藝設計,成功開發兼具高壓縮強度(3119MPa)與大塑性(38.......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及研究員柯海波聯合密蘇里科技大學副教授溫海明、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楊超等科研人員,通過全新工藝設計,成功開發兼具高壓縮強度(3119MPa)與大塑性(38.......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及研究員柯海波聯合密蘇里科技大學副教授溫海明、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楊超等科研人員,通過全新工藝設計,成功開發兼具高壓縮強度(3119MPa)與大塑性(38.......
近日,中國科學院院士、松山湖材料實驗室主任汪衛華及研究員柯海波聯合密蘇里科技大學副教授溫海明、華南理工大學教授楊超等科研人員,通過全新工藝設計,成功開發兼具高壓縮強度(3119MPa)與大塑性(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