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日報北京10月10日電 (實習記者張佳欣)日本國家材料科學研究所開發了一種耐用的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面積僅為1平方厘米,能夠在陽光下以超過20%的光電轉換效率(即發電效率)連續發電1000多個小時。由于這種太陽能電池可以在大約100℃的溫度下在塑料材料表面制造,因此這項技術將能用于開發輕型、多功能的太陽能電池。
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被認為是下一代太陽能電池,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因為它們比傳統太陽能電池更容易生產,且成本更低。然而,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也有缺點:當它們與水分子反應時很容易降解。事實證明,它們很難實現既耐用又高效。
大多數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都有相似的發電機制。當鈣鈦礦層吸收陽光時,會產生電子和空穴。然后,這些電子和空穴分別遷移到相鄰的電子傳輸層和空穴傳輸層,它們在此處流動以產生電流。為了同時提高鈣鈦礦型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耐用性,這些層和它們之間的界面需要使電子和空穴能夠更自由地通過,同時使界面不透水分子。
該研究團隊在電子傳輸層和鈣鈦礦層之間的界面中添加了含有疏水氟原子(5F-phz)的肼衍生物。這種界面成功地阻止了穿透電子傳輸層的水分子與鈣鈦礦層接觸,從而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耐久性。該界面的使用還減少了鈣鈦礦層表面形成的結晶缺陷的數量,這是導致發電效率下降的一個原因。此外,該團隊在空穴傳輸層和鈣鈦礦層之間的界面添加了一種膦酸衍生物(MeO-2PACz),最大限度地減少了空穴傳輸層中缺陷的形成,從而提高了太陽能電池的發電效率。
10月20日,廣東一女子發布信息稱,自己購買的小米磁吸無線充電寶在凌晨2點多發生爆炸。據介紹,她在2023年4月18日購買了一款199元小米磁吸無線充電寶。在發生爆炸之前很少使用,直到最近才用了兩三次......
(300750.SZ)10月24日發布增混新品。除了長續航與超充功能以外,新品增混電池讓寧德時代的鈉離子電池再次落地新的應用場景。瞄準增長中的增混市場10月24日下午,寧德時代超級增混電池品牌暨新品發......
截至2023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保有量達2041萬輛;而無論是動力電池還是新能源車,中國均占據全球超過60%的份額。在快速發展的同時,電池的安全問題日益成為關注的焦點。英國赫爾有限公司(H.E.L)自......
近日,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前沿交叉研究院柔性電子研究中心常晶晶教授團隊提出了一種在鹵化物鈣鈦礦晶格中直接引入具有強電負性的氟離子,以抑制鈣鈦礦離子遷移,并穩定晶相的策略。該方法顯著提升了鈣鈦礦光伏器件性能......
電池是新能源汽車的“動力心臟”,其充電能力、低溫性能和安全性能都關系到車輛的續航能力和安全保障。未來充一次電就能跑1000公里?即使零下70度也可以實現正常運轉?中國科學院院士、南開大學副校長陳軍正帶......
北京時間9月30日晚,國際頂尖學術期刊《自然》在線發表南開大學化學學院袁明鑒教授課題組與加拿大多倫多大學愛德華·薩金特教授課題組的聯合研究進展。研究團隊針對鈣鈦礦太陽能電池在高溫工況條件下穩定性不足這......
鈣鈦礦薄膜制備過程中殘余應力與缺陷導致紫外線易降解鈣鈦礦材料,降低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的效率和穩定性,限制了鈣鈦礦光伏的產業應用。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綠色印刷院重點實驗室宋延林課題組利用具有紫外異構功能的......
當汽車、飛機、船艦或計算機采用一種既能作為電池又能作為承重結構的材料制造時,其重量和能源消耗將大大降低。據10日發表在最新一期《先進材料》雜志上的論文,瑞典查爾姆斯理工大學研究團隊在“無質量儲能”研究......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儲能技術研究部研究員李先鋒、張長昆團隊,聯合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李勝海,在水系有機液流電池研究方面取得進展。該團隊提出了原位電化學氧化合成方法,制備出耐氧性的萘衍......
西班牙《國家報》8月25日刊文稱,全球電池領域正醞釀一場新革命,先進的儲能系統將成為經濟增長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關鍵。需求顯著增加隨著電池技術的發展,它們將在可再生能源轉型中扮演核心角色,并有望逐步減少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