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1-12-19 12:52 原文鏈接: 方舟子:讓院士恢復“榮譽稱號”本義

      著名學者饒毅和施一公落選中科院院士,引發學界對院士制度反思。一直關注科學規范和科研誠信的學者方舟子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如今困局根本的解決辦法并非改變院士選舉制度,而是削弱院士特權。

      方舟子認為,目前中國的院士權力太大,已不僅僅是榮譽稱號,而是代表著掌握很大學術權力,擁有更多學術資源的副部級頭銜。比如,國內有一些不成文的規定,重大科研項目須由院士領銜,而院士的與正教授65歲退休不同,是終身制的。

      這些特權與與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有很大區別,美國院士僅僅是榮譽。方舟子說,其唯一的特權可能是有在《美國科學院院刊》上發論文的便利,而無其它實質性好處。院士特權成為科研工作者千方百計,甚至動用各種“關系”當選院士的動力所在,甚至因此形成一定院士“圈子”。

      具體到饒毅和施一公落選院士一事,身為生物化學博士的方舟子認為,值得思考的是中科院院士是根據什么標準來選,如果論學術水平,這幾位曾任美國大學教授的學者比部分院士水平還要高。

      實際上,高水平學者未入選院士并非饒、施個案。此前也出現過學者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卻未入選中科院院士情形。比如,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所長周忠和,于2010年當選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后于2011年才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而中科院上海微系統與信息技術研究所研究員李愛珍,于2007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外籍院士,卻至今未入選中科院院士。

      曾有一位不愿具名的中科院院士透露:饒、施二人落選并非其學術水平問題,其中施一公落選主要是國籍問題,“當初申報院士的時侯,還沒有證明己從美國獲得取消美國國籍的證明”。

      方舟子稱,曾有幾位生物學領域的院士與他談及饒毅和施一公落選一事,他們認為,饒、施二人剛回國沒多久,對中國的貢獻未曾顯示出來,而兩人此前還在《科學》雜志撰文批評國內科研經費分配。另外,也有人對饒、施二人牽頭成立“北京大學-清華大學生命科學聯合中心”,可能獲得更多科研經費表示不滿。

      不過,方舟子認為,上述理由包括國籍問題僅是公開說的理由,因為實際上有比饒毅更晚回國被選為院士的。不便明說的理由是,院士圈子中反對饒、施者以早年的海歸為主,擔憂饒施跟他們競爭,同時二人在國內外已經名、利皆已不少。同時,更有人擔心如饒毅一旦進入院士群體,很可能將其更多內情公開。

      至于院士增選程序如何改進,方舟子并不樂觀,他曾撰文認為,只要院士特權在,再好的選舉程序也會出現不正常的選舉結果。因為與權力的結合讓院士成為各個部門相互爭奪、利益分割的“肥肉”,而此時候選人的學術成就反而是次要的。

      不過,方舟子告訴記者,至少可以借鑒美國經驗,比如全體院士投票。因為一個學部只有幾十個人投票,容易形成“內部人”選舉。全體院士投票,可以在提名階段分學部進行,通過學部介紹候選人,然后大家依標準評判投票。

    相關文章

    院士增選、退出制度,定了!

    中國工程院院士(以下簡稱院士),是國家設立的工程科學技術方面的最高學術稱號,為終身榮譽。為防止院士隊伍中的不正之風,近年來國家有關部門重拳出擊,效果顯現。據不完全統計,已有6名院士被撤銷院士稱號。在2......

    重磅:院士增選、退出等制度,再修訂

    中國工程院(英文名稱:ChineseAcademyofEngineering,簡稱工程院)是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界的最高榮譽性、咨詢性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也在今年迎來建院30周年。《中國工程院章程》出臺3......

    歐洲科學院2024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國內多位教授入選

    近日,歐洲科學院2024年院士增選結果公布。華東理工大學張立新教授、天津醫科大學總醫院施福東教授、上海紐約大學教授張駿、深圳大學微納光電子學研究院袁小聰教授等中國高校學者當選歐洲科學院院士。歐洲科學院......

    圓滿成功!中國工程院召開2023年院士增選工作總結會

    1月9日,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從嚴從實加強對黨員干部的管理監督》一文。中央紀委委員,中央紀委國家監委駐科學技術部紀檢監察組組長高波表示,“要堅持嚴的基調,堅持辦案是最有力的監督,堅持政治監督和日......

    高校頂級師資排名出爐,看看五年三次院士增選中各大高校入選人數如何?

    近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增選結果,引起了廣泛關注。院士作為我國學術界的最高榮譽,各個高校擁有的院士數量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著高校的科研和師資實力。近五年來,我國共增選了三次兩......

    顏寧院士回復成功秘訣:抽出時間與實驗室面對面交流

    11月22日,2023年兩院院士增選結果正式揭曉,45歲的顏寧新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新晉兩院院士工作高校、本科畢業院校統計:15所985掛零。顏寧回應當選院士:“帽子”不重要。11月23日上午,在女科......

    官宣!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工程院院院士增選結果公布

    11月22日,中國科學院和中國工程院分別公布了2023年院士最終增選結果。2023年中國科學院選舉產生了59名中國科學院院士;2023年院士增選共選舉產生74位中國工程院院士。其中,清華大學、深圳醫學......

    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出爐,風頭為何轉向整治不正之風?

    2023年5月31日,中國科學院發布2023年度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通知。其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名額共79名,增選向國家急需的關鍵領域和基礎學科、新興學科、交叉學科傾斜;向為國防和國家安全作......

    655人|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褚良銀、鄒全明等入選

    經中國工程院第八屆主席團第六次會議審議,中國工程院黨組審定,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公布,確認中國工程院2023年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655人。四川大學褚良銀教授、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軍......

    共583人|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出爐毛蘭群、顏寧等入選

    經第九屆中國科學院學部主席團第十次會議審議,中國科學院黨組審定,中國科學院公布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名單,確認2023年中國科學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583人。其中,北京師范大學毛蘭群教......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