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1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第五代寬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關鍵技術設計驗證與研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江陰召開。
在當天的會議上,清華大學深空技術中心揭牌。
第五代寬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MUST)是國際領先的大科學裝置,旨在暗能量演化、暗物質本質、系外行星等前沿方向上,取得重大基礎性、原創性突破。
啥是寬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
寬視場巡天望遠鏡項目(以下簡稱MUST項目)由清華大學牽頭,聯合國內外頂尖天文單位,在國內建設并部署國際首臺第五階段光譜巡天望遠鏡,該望遠鏡口徑6.5米,可同時觀測至少20000個天體的中高分辨率光譜,光譜分辨率≥2000,光譜覆蓋從0.36–1.0微米,相比目前世界上最高性能望遠鏡,MUST在巡天綜合能力上有10倍以上的提高,有望在十年內在暗能量、暗物質、引力波宇宙學和星系形成等前沿方向上取得重大基礎性、原創性突破,并有望取得諾貝爾獎級的一流成果。
MUST項目已被科技部列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并獲得科技部千萬元支持。該項目還開啟了民營資本支持基礎科學裝置的新模式,目前,民營資本已到賬2億元。
相關業內專家認為,該項目不僅符合國家在天文學、深空探測和空天科技長期的戰略發展需求;作為大科學裝置,更加快了基礎物理、精密光電等領域重大科技基礎設施體系化布局。
MUST項目為何選擇落地無錫?
“作為中國制造業第一縣,江陰產業集聚度高、門類齊全,符合MUST項目選址條件。”MUST項目經理、清華大學天文系副主任蔡崢教授介紹,MUST項目研發基地的落地對于選址條件較為苛刻,江陰在優質的產業基礎之外,還有一個條件非常對MUST項目的胃口,那就是得天獨厚的水運條件。原來,巡天望遠鏡的配件都比較大,通江達海的江陰擁有長江和京杭大運河兩條“黃金水道”,擁有得天獨厚的大件運輸條件。
江陰自2021年以來,以“江陰—清華創新引領行動計劃”為紐帶,建立了與清華大學的高效資源涌流通道。
2023年5月7日,MUST項目正式簽約落地江陰霞客灣科學城創智園,填補大科學裝置的空白。目前,項目已于2023年12月完成初步設計,預計2025年實現投產。作為MUST項目主要的建造和裝調場地,該基地有望于今年四季度在江陰市霞客灣創智園建成,為打造深空技術產業集群提供支撐。
在蔡崢看來,選擇無錫還有一個重要原因,那就是清華與無錫淵源深厚、情誼綿長,在諸多領域合作廣泛、成果豐碩。
據悉,自1995年無錫與清華大學簽署全面合作協議以來,一大批清華校友南下無錫發展,從投身江南大學、中船七〇二研究所等高校院所,再到搭建國家超算無錫中心等創新平臺,足跡遍布無錫產業、科技等重點領域。
尤其是2012年,雙方共建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十多年間,頂尖高校的科技、人才資源優勢,與無錫地方強勢產業發生著強烈的“化學效應”,截至目前,已孵化引進卓勝微等創新型企業近150家、實施產學研合作項目超500項。
MUST項目能帶來什么?
“MUST項目涉及的精密光學加工、精密機械制造傳動技術及精密控制等三大技術方向,均代表先進制造業的頂尖水平,有助于進一步打響先進制造業科創中心的江陰品牌,進而打造基礎科學裝置帶動地方產業發展的江陰模式。”
江陰市科技局局長徐飛認為,大口徑、寬視場、高效率的新一代光譜巡天望遠鏡的研發建設,可充分依托產業鏈上下游的協同交互,望遠鏡的建成將成為江陰打造先進制造業科創中心最具說服力的名片。
業內人士分析,MUST項目基地將從清華大學集聚“大口徑鏡面精密制造及檢測、精密驅動控制、高性能光譜儀、整機裝調”等研發檢測領域的數億元儀器裝備,建成集先進光學加工、精密制造、集成調試、實驗測試、科普教學于一體的精密光電系統實驗基地。
依托頂尖設備平臺資源,一批空天科技、高端光學裝備制造等領域的高端人才、團隊將被吸引而來;同時,在精密光電、高端裝備等衍生相關領域的成果轉化,也將集聚一批上下游配套企業落戶江陰,加速精密光電產業集群的形成。
近來,校地雙方在發展新質生產力方面,更是頻頻開展深度合作。如今,智能產業創新中心、寬視場巡天望遠鏡精密光電系統研發基地等項目正加速推進。
近期,無錫市與清華大學簽署新一輪《深化全面合作實施協議》,通過共建智能產業創新中心、成立精密光電研發中心等打造研究院“升級版”。今年3月20日,無錫市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促進中心揭牌,該中心以清華大學無錫應用技術研究院智能產業創新中心為支撐平臺,充分發揮清華大學人才與科研優勢,推動人工智能技術和產品在錫發展,牽引優質資源落戶無錫,打造無錫人工智能產業“戰略引擎”。
無錫與清華“強強聯手”,新一輪戰略合作風生水起,更多豐碩成果值得期待。
4月21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第五代寬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關鍵技術設計驗證與研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江陰召開。在當天的會議上,清華大學深空技術中心揭牌。第......
4月21日,“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大科學裝置前沿研究”重點專項“第五代寬視場光譜巡天望遠鏡關鍵技術設計驗證與研制”項目啟動暨實施方案論證會在江陰召開。在當天的會議上,清華大學深空技術中心揭牌。第......
作為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的承載區——北京懷柔科學城目前正在加速建設。先期布局的五大科學裝置穩步推進,部分裝置2024年有望投入正式運行。我國首臺高能同步輻射光源建筑主體完成在北京懷柔科學城,我國首臺高能......
你知道怎樣準確診斷和預防航空發動機的“心臟病”嗎?那就要克服制約其性能的最大瓶頸之一——葉片金屬疲勞。金屬也會疲勞,每分鐘幾萬轉,轉得久了,就存在裂碎風險。散裂中子源可以用于航空發動機葉片應力測試,以......
據《自然》報道,天文學家通過追蹤遙遠星系團的X射線,重建了近90億年的宇宙演化歷程。該分析支持了宇宙學標準模型。根據該模型,神秘的暗物質的引力作用是宇宙結構形成的主要因素。“我們沒有看到任何偏離宇宙學......
暗能量與暗物質被稱為“21世紀初物理學天空的兩朵烏云”,但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員高宇和暨南大學理工學院教授楊嶠立在接受科技日報記者采訪時,不約而同地指出,經過多年探索,物理學家開始意識到,被......
導讀:一個望遠鏡從太空邊緣掉落的原因,這是有關暗物質、氣球望遠鏡的故事NASA的SuperBIT氣球望遠鏡充氣,NASA的超高壓氣球在新西蘭瓦納卡機場充氣。這個氣球在40天內環繞地球的南半球飄行了將近......
美國能源部宣布其伯克利國家實驗室通過超級計算機構建了分析宇宙暗物質的軟件系統“Nyx”。該軟件可根據理論預測當期的觀測數據。如果觀測數據顯示出不同的情況,則表明觀測結果存在問題,或者理論存在差距。美能......
想象一下,在地下2400米,我們能看到什么?就在這樣的“深淵”中,深藏于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一群科研人員伴隨著原子核信號放大后的微微閃光,在不間斷運行的儀器旁凝神尋找、捕捉。這里,就是中國錦屏地下實驗......
近日,中山大學教授李文均團隊在荒漠特殊生境微生物暗物質資源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npjBiofilmsandMicrobiomes。&n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