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07 07:13 原文鏈接: 日本海底“破冰”之舉或將影響全球能源供應格局

      日本經濟產業省新近宣布,成功從近海地層蘊藏的可燃冰中分離出甲烷氣體,標志著日本可燃冰開采商業化邁出關鍵一步。專家表示,日本近幾年海洋能源開發接連有重大突破,顯示出福島核事故后對于能源需求的迫切性。可燃冰利用符合全球環保趨勢,一旦找到商業化捷徑,或將影響全球能源供應格局。

      作為新一代能源,可燃冰在自然界廣泛存在,是一種重要的潛在未來能源。日本此次試驗是世界首次成功從海底采集到甲烷氣體,因此格外引起世界關注。據估算,日本周邊海域可燃冰的天然氣潛在蘊藏量相當于日本100年的天然氣消費量。

      中國石油和化學工業聯合會副會長李壽生一直關注著日本可燃冰的開采動向。“應該說這是一個好消息,對于人類新能源的開采是一次重大突破,未來有可能為替代傳統能源提供一種新思路。”

      能源壓力是日本向海洋要能源的主要原因。中國社科院財經院副院長史丹指出,此次日本的成功試驗是在其國內能源壓力下的重大舉動。日本屬于能源相對匱乏的國家,約95%能源需從國外進口。2011年“福島核事故”后,日本國內大部分核電站停止運營,能源需求與供給之間關系更為緊張。此次官方宣布成功開采可燃冰的時間節點,恰逢“311海嘯及核事故”兩周年紀念日,這也彰顯出日本對于提升能源自給率方面的決心。

      “日本在對新能源的勘探、開發、利用方面,特別是海洋資源的研究方面從未停止過。”中國石化工程建設公司副總工程師林融說。

      日本經濟產業省曾于2001年7月發布了一個為期18年的“可燃冰開發計劃”。第一階段已于2008年結束,成果主要是確認相關海域蘊藏大量的可燃冰以待開發。從2009年至今正處于第二階段,其最主要目標活動是進行生產試驗。該階段近期還將再進行一次分離提取甲烷氣體作業試驗,從而為2016 至2018年度第三階段的商業化開采進行技術基礎鋪墊。

      近年來,日本海洋能源開發領域推進明顯加速。去年,日本就曾在其排他性專屬經濟區海底探明了可供使用220年的稀土礦床。除擺脫能源進口依賴外,此舉也可為開展“能源外交”增加談判籌碼。日本瑞穗綜合研究所主任研究員松井英章就曾表示:“供應手段的增多將有利于日本與能源資源大國的交涉。”

      專家指出,短期內日本可燃冰開采商業化還難以實現。李壽生說:“日本一貫做法是對新技術加強保密,不會很快擴散,其他國家在此項科技上的突破還有一個過程。”

      史丹說,可燃冰作為一種清潔能源,符合日本乃至全球未來能源應用發展趨勢,盡管商業化暫時有一定難度但戰略價值突出,會帶動其他國家加大對可燃冰開采的科研進度。受此利好影響,日本可能會增加海洋科技投入,海洋科技產業也會有快速發展。

      結合近期美國掀起的“頁巖氣革命”,可燃冰的開發利用將給天然氣市場提供更多的供應可能性。受此影響,世界能源市場的格局也將在未來中長期進一步發生改變。

      事實上,據估算中國也擁有數百億噸油當量的可燃冰資源,主要分布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和青藏高原。有專家預計,2020至2025年左右,我國將迎來能源需求的高峰期。專家認為,對于中國來說,加快對可燃冰勘探開采的科研進度已經更為緊迫。隨著海底新能源的開采更為便利,未來還需妥善處理可能引發的新爭議。

    相關文章

    研究揭示可燃冰及其衍生技術緩解全球變暖

    近日,《能源與環境科學》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發了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技術與綜合利用研究室研究員李小森團隊撰寫的最新文章。該文章系統地闡述了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及其應用技術在全球......

    研究揭示可燃冰及其衍生技術緩解全球變暖

    近日,《能源與環境科學》以封面文章的形式刊發了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天然氣水合物開采技術與綜合利用研究室研究員李小森團隊撰寫的最新文章。該文章系統地闡述了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及其應用技術在全球......

    大尺度全尺寸可燃冰三維綜合試驗開采系統面世

    中國科學院廣州能源研究所研究員李小森團隊針對海域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野外試采風險大、成本高等難點問題,基于我國南海天然氣水合物成藏條件,歷時3年自主研制出國際首套有效體積2585升、最大模擬海深......

    開采可燃冰速率有望再提速

    日前,我國海域可燃冰第二輪試采圓滿成功。經過前期的理論研究和實驗,這次試采創新利用水平井鉆采技術,使用了多種自主研發的技術設備,有效提高了產氣規模、開采效率。從探索性試采到試驗性試采,我國的可燃冰產業......

    產氣總量86.14萬立方米日均產氣量2.87萬立方米

    26日從自然資源部獲悉,由自然資源部中國地質調查局組織實施的我國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即“可燃冰”)第二輪試采日前取得成功并超額完成目標任務。在水深1225米的南海神狐海域,試采創造了“產氣總量86.14......

    聚焦我國首次成功試采海域可燃冰可燃冰在哪個海域?

    5月18日,一則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傳來,我國在南海神狐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又稱“可燃冰”)試采實現連續187個小時的穩定產氣。標志著我國可燃冰開采取得了歷史性突破,也是“中國理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

    寧波材料所在可燃冰開發方面取得新進展

    隨著生態環境的惡化以及能源的短缺,開發清潔環保的新能源成為建設可持續發展社會的迫切需要,而籠型水合物在新型清潔能源開發、能源儲存、溫室氣體捕獲和氣體分離等領域具有巨大的應用前景。籠型水合物是在一定溫度......

    可燃冰產業化生產再進一步,可燃冰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再次邁出關鍵一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中海油牽頭的天然氣水合物戰略研究啟動會近日在北京中國海油大廈舉行。以中海油作為依托單位申報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已獲得國家科技......

    可燃冰國家重點實驗室揭牌產業化生產再進一步

     可燃冰(天然氣水合物)產業化生產再次邁出關鍵一步。第一財經記者獲悉,中海油牽頭的天然氣水合物戰略研究啟動會近日在北京中國海油大廈舉行。以中海油作為依托單位申報的天然氣水合物國家重點實驗室已......

    日本離“可燃冰”商業開發還有多遠?

    福島核事故后,日本面對能源自給率破安全警戒線,化石燃料占比過高,可再生能源難以基荷,核電無法重啟的難題,安倍政府不得不另尋出路,一手拿著可燃冰,一手握著氫能,試圖以這兩大“國產資源”為抓手,一舉甩掉“......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