線粒體DNA(mtDNA)在腫瘤發生發展中的作用多年來備受關注。前期研究揭示,大部分腫瘤細胞mtDNA體細胞突變很可能都是由于其線粒體氧化磷酸化功能限制降低而產生的副產品。而mtDNA種系突變不僅存在于腫瘤組織,同樣也存在于正常組織中。但是目前仍不清楚腫瘤細胞mtDNA種系突變是否和體細胞突變的模式相類似。
為了探討該問題,在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孔慶鵬研究員與汕頭大學醫學院李恩民教授的共同指導下,劉佳等對153個癌癥患者正常組織及561個正常個體的線粒體基因組全序進行了研究。結果顯示,無論是在單倍型類群的組成、突變模式以及突變的致病性潛力等方面,癌癥患者和正常群體之間的種系突變模式均無顯著差異。事實上,該發現進一步印證了腫瘤細胞產能方式發生了激烈轉變(由有氧呼吸轉為糖酵解)這一特征,其原因是mtDNA突變雖能夠影響呼吸鏈的氧化磷酸化水平,但對腫瘤細胞能量代謝的影響卻有限,進而提示mtDNA種系突變對腫瘤易感性的影響很可能被高估。
該研究成果已在線發表于Current Molecular Medicine。
“真正要在科學上有所作為,我覺得最重要的就是‘愛’。這份愛不是簡單的興趣,而是一種從內心生發出的理性思考。這種驅動力強烈到你愿意為它付出所有。”近日,在回答“科研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時,中國科學院院士、......
近日,山東大學晶體材料國家重點實驗室教授仇吉川、劉宏與基礎醫學院教授郝愛軍發展了一種用于改善納米顆粒與細胞的相互作用的普適性策略。研究成果發表于《德國應用化學》。納米材料在藥物遞送、組織工程、生物成像......
在固若金湯的實體瘤面前,免疫細胞始終是弱小的一方。去年8月份,美國范德堡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殺傷性T細胞竟然在接觸腫瘤后的6-12小時內就能發生耗竭[1]。去年年底,以色列魏茨曼科學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
美國西北大學科學家確定了一種以前未知的腫瘤免疫逃避調節因子ATXN3基因。研究顯示,抑制ATXN3增強了小鼠的抗腫瘤免疫能力,并提高了PD-1抗體療法的療效。相關論文發表于新一期《臨床研究雜志》。抗腫......
導讀:三陰性乳腺癌在分子驅動因素和免疫性狀方面表現出異質性。我們之前將三陰性乳腺癌分為四種亞型:管腔雄激素受體(LAR)、免疫調節型、基礎樣免疫抑制(BLIS)和間充質樣(MES)。本研究,我們旨在評......
1月11日,《細胞》(Cell)編輯團隊向《中國科學報》發來創刊50周年祝詞,回顧創刊歷程,并展望了未來的發展。以下為相關內容:1984年,《細胞》創刊。自創刊伊始,《細胞》的目標便是發表“令人興奮的......
“人體細胞也有生命周期。細胞衰老凋亡后,細胞內的物質會滲透出來。其中,DNA會隨之‘崩裂降解’,進入血液,成為游離DNA。”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防癌科副主任張凱教授告訴科技日報記者,“腫瘤細胞的游離......
近日,華東理工大學生物反應器工程國家重點實驗室葉邦策教授課題組在DNA傳感裝置的設計及生物納米雜合系統研究中取得了重要進展。該研究構建了納米機械-天然雜合細胞,賦予了天然細胞非傳統信號分子的感知、分析......
2023年12月29日,中核集團230MeV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及治療端通過驗收技術測試。這意味著中核集團布局治癌回旋加速器及治療端技術取得又一重要突破。質子治療是精準放射治療的抗癌利器,是世界先進的腫......
12月29日,鄭州大學與河南卓臻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卓臻生物)科研合作啟動儀式在鄭州舉行,雙方將發揮各自專業優勢,共同研究和開發共性腫瘤新抗原疫苗。腫瘤是一種常見且對人類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的慢性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