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嘩與騷動。對于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網9日報道,美國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指出,“奧陌陌”可能是一團宇宙“塵兔”,給其“身世之謎”再添疑云。
在地球上,“塵兔”(dust bunnies)是指由靜電聚集在一起的一團塵土和碎屑,微風吹過,這些“塵兔”會在房間飄蕩。由挪威奧斯陸大學天文學家盧珍妮(音譯)領導的新研究指出,“奧陌陌”(基本上)可能是一個加大版的“塵兔”。它由位于太陽系外的一顆彗星核上吹出的塵埃形成,被太陽輻射推向太空,最終“流落”到太陽系,并短暫停留。
2017年,“奧陌陌”偶然闖入太陽系,其外觀呈雪茄形狀,速度高達92000公里/小時。隨后有關其真實身份、如何形成以及為何能如此快速地在太空飄蕩等問題,科學家提出了諸多理論。有研究人員提出,也許“奧陌陌”由固體氫組成,當接近恒星時,固體氫會變成氣體并推動“奧陌陌”向前移動;另一些研究人員認為,“奧陌陌”實際上更像盤狀;還有一些人懷疑,“奧陌陌”可能是外星飛船等等,不一而足。
在最新研究中,盧珍妮團隊則講述了一個不同的故事:可能曾經有一塊大巖石,將一個彗核砸開,從彗核中流出的塵埃和氣體顆粒附著于巖石碎片上,最終形成了“奧陌陌”。而且,這塊碎片隨時間的流逝不斷變大,從彗星流出的氣體最終會將其推入太空。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一篇天文學研究論文指出,星際天體奧陌陌(‘Oumuamua)之前原因不明的加速其實是源于儲冰產生的氫氣。該論文介紹,奧陌陌是人類探測到的首個起源于太陽系外并穿越太陽系的......
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嘩與騷動。對于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
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嘩與騷動。對于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
2017年,“奧陌陌”(Oumuamua)成為首個闖入太陽系的“星際訪客”,在天文學界引發一陣喧嘩與騷動。對于其身份,科學家眾說紛紜,包括外星人的飛船、小行星等,迄今仍未有定論。據美國太空......
據美國太空網日前報道,2017年,雪茄形狀的“奧陌陌”闖入太陽系,成為科學家發現的首個星際訪客,引發了不小的轟動。盡管它是小行星、彗星還是外星飛船還是個未知數,但美國科學家近日表示,類似“奧陌陌”這樣......
在地球上方400千米處,研究人員分析了微重力條件下復雜等離子體中的波并且發現這些微粒在各種電場中的表現方式并不統一。他們在美國物理聯合會(AIP)出版集團所屬《等離子體物理》雜志上報告了來自“等離子體......
銀河是夜空中最壯美的景觀。在銀河繁星中,存在一些肉眼可見的“黑色星云”(圖1)。這些“黑云”由恒星之外的中性氣體和固體顆粒所構成,是新一代恒星的誕生地。這些固體顆粒被通稱為星際塵埃。星際塵埃主要產生于......
大爆炸僅為宇宙提供了一些基本構建模塊:大量氫,一些氧,還有少量其他輕元素。藝術家對最早星系A2744_YD4的繪圖。圖片來源:ESO/M.Kornmesser形成行星和生命的所有其他元素都是由恒星燃燒......
中科院上海天文臺科研人員從宇宙學原理出發,基于塵埃在短波段消光較強的特征,首次利用光學范圍內波長最短的u波段的海量觀測數據,對銀河系的消光進行了系統統計研究。相關成果已被《天文學雜志》正式接受。銀河系......
銀河系是一個盤狀星系,在銀盤上有很多氣體和塵埃,因此形成了肉眼可見的壯觀的“黑色星云”。在沿著銀盤的方向(低銀緯)上,由于塵埃的嚴重消光,在光學波段幾乎無法看到銀河系以外的天體。因此,一般來說,銀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