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浙江大學醫學院、第二軍醫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唾液酸結合性免疫球蛋白樣凝集素-G(Siglec-G)通過破壞MHC I類分子-抗原肽復合物形成抑制了樹突狀細胞的抗原交叉提呈。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8月22日的《自然免疫學》(Nature Immunology)雜志上。
我國著名的免疫學家曹雪濤(Xuetao Cao)院士是這篇論文的通訊作者。曹雪濤現任職浙江大學醫學院、中國醫學科學院、第二軍醫大學,主要從事腫瘤免疫治療和分子免疫學方面的研究,曾在樹突 狀細胞的免疫學和腫瘤的免疫與基因治療研究方面獲得重要成果,以通訊作者的身份在Nature Immunology、Nature Communications、Immunity等國內外知名雜志發表論文200多篇。2013年當選為Cell雜志的編委。
本月,曹雪濤課題組接連發表了多項引人注目的研究成果。8月8日,曹雪濤院士領導第二軍醫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的研究人員證實,腫瘤外泌體RNAs通過激活肺泡上皮TLR3招募中性粒細胞促進了肺轉移前微環境形成。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Cancer Cell雜志上。
8月9日,曹雪濤院士和軍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的張紀巖研究員合作證實,RNF122通過靶向RIG-I CARDs介導RIG-I降解,抑制了抗病毒I型干擾素生成。這一研究發現發布在PNAS雜志上。
抗原的交叉提呈是指外源性抗原進入MHC-Ⅰ類分子處理途徑的現象,能夠特異性啟動細胞毒T細胞(CTL)應答,構成防御病毒、腫瘤和胞外病原微生 物的重要一環,而且還參與維持機體免疫耐受的形成,與多種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發病機制有關。樹突狀細胞(dendritic cells,DCs)是功能最強大的抗原遞呈細胞,對于啟動初次過繼性免疫反應非常重要。在樹突狀細胞的不同亞群中 ,僅有CD8α+DCs被認為具有抗原交叉提呈功能。但目前人們對于抗原交叉提呈的調控機制仍不清楚。
唾液酸結合性免疫球蛋白樣凝集素(Siglecs)是一類免疫球蛋白超家族(IgSF)成員,可通過識別含有唾液酸的糖鏈結構,介導細胞與細胞或病 原體間的相互作用,在固有免疫和適應性免疫中發揮重要的調控作用。近年來研究表明,Siglec家族成員參與免疫細胞活化、增殖以及凋亡的調控;同 時,Siglec家族成員也參與免疫耐受的調控,并在自身免疫疾病、炎癥反應以及腫瘤發生中發揮重要的免疫調控作用。在以往的研究中,曹雪濤院士發現 RNA病毒通過誘導Siglec家族蛋白質分子Siglec-G,促進RIG-I降解,抑制了先天免疫反應。這一研究成果發表在2013年1月31號的 Cell雜志上。
在這篇新文章中研究人員報告稱,發現Siglec G在CD8α+DCs的表達降低,并且Siglecg缺陷(Siglecg?/?)小鼠通過產生更多的抗原特異性CTLs抑制了胞內細菌感染和腫瘤生長。 相比于Siglecg+/+ CD8α+ DCs,Siglecg?/? CD8α+ DCs上MHC I類分子-抗原肽復合物的表達更高。機制研究證實,吞噬體表達Siglec-G招募磷酸酶SHP-1,從而去磷酸化NADPH氧化酶組件p47phox, 并抑制了吞噬體上的NOX2激活。這導致了外源性抗原被過度降解,導致用于抗原交叉提呈的MHC I類分子-抗原肽復合物形成減少。
因此,Siglec G通過破壞MHC I類分子-抗原肽復合物形成抑制了樹突狀細胞抗原交叉提呈,由此提供了有關適應性免疫中抗原交叉提呈調控機制的新認識。
分析測試百科網訊近日,科技部發布了有關論文涉嫌造假調查處理情況的通報,公布了南開大學曹雪濤院士、中科院裴鋼院士、中科院上海藥物所耿美玉研究員、首都醫科大學饒毅教授、武漢大學李紅良教授等的相關論文涉嫌造......
LMU研究人員的一項研究表明,在幼兒中發現的未成熟樹突狀細胞能夠誘導強大的免疫反應。結果可能導致改進的疫苗接種方案。(圖片來源:Www.pixabay.com)樹突狀細胞是先天免疫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肝細胞癌(HCC)是一種致命的惡性原發性肝癌,在與癌癥相關的死亡中排名第四,在全球突發事件中排名第六,其5年生存率低。持續的肝損傷會引起慢性肝炎和反復代償性肝細胞增生,最終導致肝癌的發生。肝癌發生的潛......
8月21日,生物化學界老牌期刊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發布聲明,撤回曹雪濤等人一篇題為:LeptinInducesCD40ExpressionthroughtheAct......
1先說幾句題外話吧。你可能還記得,2019年12月份,中國學術界出過一個大新聞——中國著名的生物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曹雪濤,被指控學術論文造假。短時間內,他實驗室發表的數十篇論文被人指出,可能存在圖片......
6月26日的《生物化學期刊》就曹雪濤團隊的12篇論文發表關注聲明。2020年6月26日,《生物化學雜志》(Journalofbiologicalchemistry,JBC)編輯部在最新一期的雜志中對免......
如何科學地評價一所大學,近年來一直備受關注。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注意到,現行的各類評價體系常以排名的方式對高校或其學科進行評判。他認為這種“一刀切”的評價標準迫切需要改革。......
4月9日晚,中國工程院院士、南開大學校長曹雪濤在《自然—免疫學綜述》在線發表了題為《新冠肺炎的免疫病理及其對于治療的啟示》的評述文章。據悉,《自然—免疫學綜述》隸屬《自然》出版社,會定向向有學術影響力......
最近,曹雪濤團隊被曝大量的文章一圖多用,同時中國工程院,教育部等機構表示,要進一步調查。截至到2020年3月16日,曹雪濤團隊已經糾正了13篇文章,同時曹雪濤團隊表示:對圖形組裝過程中的錯誤感到遺憾,......
截至2019年12月31日,中國學者在Cell,Nature及Science在線發表了186篇文章,其中生命科學領域有109篇,材料學有30篇,物理學有20篇,化學有12篇,地球科學有15篇。iN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