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7-20 17:53 原文鏈接: 最小納米氣泡改變超聲造影和藥物遞送

    科技日報記者張夢然

    美國萊斯大學生物工程團隊開發出一種超小且穩定的菱形氣泡,約50納米大小。它是一種氣體填充的蛋白質結構,可自由浮動,有望徹底改變超聲成像和藥物遞送。與目前太大而無法有效穿過生物屏障的微氣泡或納米氣泡不同,這種氣泡被認為是迄今最小的醫學成像結構。研究成果發表在《先進材料》雜志上。


    圖片來源:萊斯大學

    微氣泡在超聲成像和超聲介導的基因或藥物遞送方面具有重要應用。它們可作為造影劑,在分子水平提供有關靶向生物標志物或細胞類型的相關信息。但目前的微氣泡體積太大,直徑約為1—10微米,這一點限制了它們在一些組織中的有效性。

    相比之下,新氣泡可穿透組織。研究表明它們能夠到達淋巴結中重要的免疫細胞群。這為以前無法進入的細胞成像開辟了新的可能性。

    淋巴組織的電子顯微鏡圖像顯示,大型納米結構隊列聚集在細胞內,在先天免疫反應的激活中起著關鍵作用,表明它們在免疫療法、癌癥預防、早期診斷和傳染病治療中具有潛在用途。

    這一突破為超聲介導的疾病治療開辟了新途徑,影響未來的醫療實踐和患者的預后。研究對治療癌癥和傳染病具有顯著意義,因為淋巴結駐留細胞是免疫療法的關鍵靶標。

    同時,這些納米結構完全由蛋白質組成,并且是在活細菌中產生的,所以與合成材料相比,這種生物材料的性能更好。該研究也預示了未來的幾個發展方向,包括評估納米氣泡的生物安全性和免疫原性,確定體內應用的最佳超聲參數等。這項材料設計的重大進步,有可能為多個科學領域帶來創新應用。

     


    相關文章

    智能醫學時代,醫學信息學科如何發展?

    “生物技術(BT)與信息技術(IT)作為21世紀的兩大熱門技術領域,融合發展相互促進,已成為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醫學信息學作為‘醫學-衛生-健康’的賦能之術,在‘促、防、診、控、治、康’六個方......

    重大醫學突破!阿爾茨海默癥關鍵致病細胞已確定或可逆轉病情

    在一項最新研究中,美國紐約市立大學(CUNY)研究團隊揭示了大腦細胞壓力與阿爾茨海默癥(AD)進展之間的關鍵機制。該研究被發表在了最新一期《神經元》(Neuron)雜志上。據悉,這項研究主要聚焦于大腦......

    議程首發!2024第十六屆(蘇州)細胞產業大會將于11月2829日在蘇州舉辦,誠邀參會!(文中附參會指南)

    會議議程位置指引......

    我國學者在膽汁淤積癥治療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FXR-FGF4-FGFR4-LRH-1信號通路調控膽汁酸合成的機制模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373934、U22A20385)等資助下,溫州醫科大學黃志鋒研究員、宋林濤副研究員、李......

    上海擬資6700萬助力醫學創新研究

    關于發布上海市項目申報指南的通知滬科指南〔2024〕35號各有關單位:為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根據《上海市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科技創新中心“十四五”規劃》,上......

    他48歲回歸學術界,任西湖大學教授

    穿著灰色Polo衫、踩著一雙休閑帆布鞋,不久前,48歲的鄭冶楓首次以大學教授的身份,登上了西湖大學的講臺。此前他的身份是產業界的科學家。2006年至2017年,鄭冶楓在西門子醫療美國研究院工作。201......

    武漢專家發現腦膠質母細胞瘤治療新方案

    中新網武漢9月2日電(楊岑)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湖北省人民醫院)神經外科研究團隊設計并構建一種具有自催化功能及腦腫瘤靶向能力的納米粒子,在穿透血腦屏障、靶向腦膠質母細胞瘤方面表現出顯著能力,并在抑制腦膠......

    【NCASI2024】第32分會:檢驗醫學POCT邀請函

    會議簡介為推動我國分析科學與儀器領域自主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加強產學研用協作,促進分析科學基礎研究和儀器研發,提升人才培養和企業發展的水平,中國分析測試協會決定于2024年11月8-12日在成都召開“首......

    “勸人學醫天打雷劈?”“學醫一定要讀博?”張文宏巧妙解答

    近日,復旦大學“步青”高中生學術見習計劃開營儀式暨《走進醫學圣殿》課程開班儀式在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明道樓一樓報告廳舉行。作為開營儀式的中心環節兼《走進醫學圣殿》課程的第一講,國家傳染病醫學中心主任、復......

    浙大研究團隊定義細胞偶聯藥物

    近年來,將藥物和功能細胞進行偶聯成為一種新興藥物形態。日前,浙江大學藥學院、金華研究院教授顧臻和研究員王金強等在《自然·生物醫學工程》上發表綜述論文,將這類形態的藥物定義為細胞偶聯藥物。論文總結了細胞......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