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10-11 10:00 原文鏈接: 最新報告稱:骨質疏松對女性的未來獨立性造成威脅

      根據世界骨質疏松癥基金會 (International Osteoporosis Foundation, IOF) 今天發布的最新報告,女性的壽命有望更長,但是如果不采取行動保護自身的骨骼健康,其生活質量將會受到嚴重影響。絕經后的女性最易受到骨質疏松和骨折的傷害。預計全世界約有2億女性身處骨折疏松的影響之中,并且50歲以上女性約有三分之一會因骨質疏松而引發骨折。到2050年,全世界將有一半的骨折發生在亞洲;而在中國,由骨質疏松所造成的相關治療費用預計將高達2,650億美元。

      最近40年來,香港髖部骨折的人數增加了300%,而新加坡則增加了500%。在中國大陸,50歲以上的人群中有將近7,000萬人身受骨質疏松癥之苦,每年發生的髖部骨折高達687,000例。這些地區此類骨折的治療費用呈現激增的趨勢。日本一年的急性護理費用約為 65億美元(2002年),而韓國則是6,500萬美元(2004年)1。隨著人口的不斷老齡化,相關費用將會繼續上升,同時,將會產生對醫療體系以及專業護理人員的巨大需求。

      IOF主席John A. Kanis教授表示:“現在就是采取行動的時候。在2012年舉行的世界衛生大會上,各國政府承諾,在2025年以前把非傳染性疾病 (non-communicable disease, NCD) 的發病率降低25%。我們這些在非傳染性疾病社會團體工作的人員對此感到非常高興。作為骨骼、肌肉和關節健康的倡導者,我們已經確定了一些符合成本效益、以事實依據為基礎并且可以立即實施的解決方案,而這些解決方案不僅可以降低醫療成本,最終也可以幫助各國政府達到上述目標。”

      《絕經后女性的骨骼保健》報告為骨折的預防和管理提供了諸多解決方案。由于50歲以上的女性在家庭和社會中扮演著看護者和經濟支柱的角色,因而她們的骨骼健康是保障子孫后代生活的重要因素。例如:在美國,43%的照顧者為50歲以上的女性;而在西班牙,70%的65歲以上女性幾乎每天都要照看孫輩。在世界各地,負責看護年邁父母以及殘障或生病家人的大多數是50歲以上的女性。

      “盡管預防越早超好,但當女性到了更年期時,就已經刻不容緩。更年期是針對可能導致骨質疏松、摔傷以及骨折的骨質流失和肌肉無力采取預防措施的關鍵時期,”報告的合著者、美國波士頓塔夫茨大學Jean Mayer USDA人類營養研究中心負責老齡化方面的骨骼新陳代謝實驗室主任Bess Dawson Hughes教授如是說。

      骨折會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對于45歲以上的女性而言,由此造成的住院天數超過了很多其他疾病,包括:糖尿病、心臟病以及乳腺癌。

      防止續次骨折也是該報告中的重要信息。IOF科學顧問委員會主席Cyrus Cooper教授表示:“發生過骨折的人遭受續次骨折的風險要比沒有骨折過的人高一倍。絕經后的女性如果發生腕骨骨折或脊柱骨折,往往預示著將發生更多的骨折,應當被視為警告,需要接受測定和預防治療。鑒于發生髖部骨折的病患中有20%在一年內離世,如果我們不采取行動改變這一現狀,是無法令人接受的,也是不公平的。”

      《絕經后女性的骨骼保健》已被翻譯為七種語言,并且由IOF在“世界骨質疏松日” 率先發布,“世界骨質疏松日”定于每年的10月20 (http://www.worldosteoporosisday.org )。全世界有200多個病患和醫療團體會在這一天舉辦的各種活動上宣傳防治骨質疏松是訊息。

    相關文章

    哺乳小鼠體內的這種激素有望治療中國科學報

    動物在正常哺乳期可能出現骨質疏松癥狀,這是因為骨骼中的鈣被剝離以支持乳汁產生,從而導致骨量和骨密度降低。但近日一項在小鼠身上開展的研究發現,在哺乳期,大腦會釋放一種激素,引發額外的骨骼形成,幫助減輕骨......

    新激素可維持哺乳期骨骼強健

    哺乳期媽媽存在鈣流失,但有一種激素有助保持骨骼強壯。圖片來源:美國妊娠協會網站科技日報北京7月10日電(記者張佳欣)美國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和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的研究人員解決了一個長期存在的難題:哺乳期......

    科學家發現骨質疏松可加速認知功能衰退

    南京大學醫學院副教授郭保生、教授蔣青團隊與教授石云團隊發現了骨腦軸代謝紊亂加速病理狀態下認知功能損傷的新調控機制,這是國際上首次發現骨質疏松可加速認知功能衰退,為臨床治療阿爾茲海默癥等提供新思路。日前......

    中國居民對骨質疏松癥認知不足

    “我國骨關節炎的發病率高達8.1%,按人口為14億進行估算,我國骨關節炎患者約有1.1億人,是一個十分驚人的數據。但我國居民對骨質疏松癥的認知普遍不足,骨密度檢測率亟待提高。”北京協和醫院外科學系主任......

    科學運動——對骨質疏松患者的忠告

    許多被確診患有骨質疏松癥的患者都恐懼運動,認為運動會增加骨折的風險。事實上,這種擔憂大可不必。規律及適度的體育鍛煉有助于改善骨密度和骨骼質量,并提高肌肉力量和身體協調能力,反而能夠減少患者出現摔倒和骨......

    研究顯示京滬等地骨質疏松患病率較低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2/494523.shtm 中新網上海2月24日電(記者陳靜)骨質疏松癥患病率高,極易繼發骨折,致死......

    最新研究揭示:骨細胞是骨骼“抗衰老”的關鍵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學者開始關注骨細胞的重要功能。記者22日獲悉,中澳學者的一項最新發現揭示了骨細胞在衰老相關骨代謝性疾病中的重要作用,這為未來開發靶向骨細胞治療衰老相關骨代謝性疾病奠定了理論基礎。據悉......

    我國科學家發現調節骨骼肌代謝的新機制

    骨骼肌由肌纖維、血管、神經和結締組織構成,是機體內最大的代謝器官。血管為骨骼肌組織運輸氧氣、營養物質和代謝廢物,在肌肉發育、肥大和代謝調控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然而,我們對血管在骨骼肌代謝中的機制還不明晰......

    打噴嚏都能骨折?遠離骨質疏松危害,這點千萬要注意……

    10月20日是世界骨質疏松日。說起骨質疏松,老年朋友特別關注。數據顯示,我國65歲以上的老年人有近三成患有骨質疏松癥 。這個病有哪些臨床表現?除了老年人,還有哪些人群需要特別關注?骨質疏松癥......

    我國學者在骨質疏松癥發生機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圖皮膚角質細胞分泌胱抑素-A(Csta)調控骨代謝的作用模式圖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批準號:82172507、81700783、81991511)等資助下,南方醫科大學黃彬團隊在骨質疏松癥發生機制方......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