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是咸的”雖是眾所周知,但全球海洋鹽度長期空間如何變化需要科學家持續監測研究。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咸、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
這一氣候變化和海洋生態領域重要科研進展的研究論文,近日已在國際專業學術期刊《氣候雜志》(Journal of Climate)發表。該研究構建出一套更為準確的、大于60年的長時間序列全球海洋鹽度格點數據,進一步證實海洋“咸變咸、淡變淡”的鹽度長期空間變化格局,并首次給出海洋0-2000米深度的平均鹽度變化趨勢,提出一個新的過去半世紀全球水循環變化估計。
海洋鹽度可估算水循環變化
論文第一作者兼通訊作者、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成里京副研究員介紹說,水循環是聯系地球各圈層和各種水體的“紐帶”,是地球各圈層之間能量轉移的重要通道和氣候系統的核心過程之一,水循環的變化對人類社會經濟生活有關鍵影響。
海洋鹽度是水循環的一個指針,可用來估算水循環的變化。中科院大氣所團隊采用自主研發的格點化技術,構建出一套新的1960年至今的覆蓋全球海洋0-2000米深度的鹽度格點數據,并在國際上首次利用2005年之后具有近全球覆蓋的數據,對重構的鹽度數據準確性進行系統性驗證。
水循環變化驅動海洋咸淡差異
成里京指出,新數據表明,過去60年,鹽度相對較低的太平洋在進一步變淡,淡化最明顯的海域為中國臨近的西北太平洋以及澳大利亞以東海域;相反,鹽度相對較高的大西洋中低緯度區域顯著變咸,而大西洋極地區域顯著變淡,主要由于冰蓋和海冰融化引起的淡水注入海洋導致;在印度洋,鹽度表現出南北相反的變化。總體而言,自1960年以來,全球海洋上層2000米“高-低”鹽度差異已增大1.6%,而海表鹽度差異已增加7.5%。
他認為,海洋“咸變咸、淡變淡”的鹽度變化主要由全球水循環“干變干、濕變濕”的變化驅動,根據最新研究利用新的鹽度格點數據推算,自1960年以來的全球水循環變化——全球“干變干,濕變濕”水循環格局已經加劇(即全球平均氣溫每上升1攝氏度,水循環加劇2-4%)。而通過與氣候模式模擬結果結合發現,人類活動是造成海洋鹽度格局變化加速的主要原因,這反映了人類活動對海洋環境的另一項“改造”。
成果估算預警干旱、降水加劇
成里京表示,基于最新研究成果估算,如果本世紀全球氣溫比工業革命前升高2攝氏度(《巴黎協定》目標的上限),全球水循環將至少加強4-8%,這意味著更為劇烈的蒸發(特別是在已經較為干旱的區域)和更為強烈的降水(特別是在降水已經較多的地區)。
其中,蒸發更為劇烈意味著干旱的地方將變得更為干旱,也容易帶來野火,直接威脅農業生產和糧食安全,影響人民生命和財產安全;更為劇烈的降水則更容易造成更大的暴雨、洪澇等氣象災害。同時,臺風天氣下降水強度將加大,未來沿海、小島和低洼地區將會面臨更嚴峻的防護壓力。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研究人員發現可能是海平面以上最早的淡水和地塊證據表明,地球水循環或至少始于40億年前。地球上的水通過蒸發和降水等過程在陸地、海......
中新網北京6月4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地球科學》最新發表一篇研究論文顯示,研究人員發現可能是海平面以上最早的淡水和地塊證據表明,地球水循環或至少始于40億年前。地球上......
全球變暖背景下,青藏高原正在經歷暖濕化和失衡趨勢,高原的水循環過程也相應呈現出一定的變化特征,青藏高原的蒸散發在這種變化背景下如何響應?青藏高原蒸散發的響應變化由什么因素主導,是當前高原水循環研究亟需......
山區積雪是全球水循環過程中的關鍵要素之一,其特殊的物理特性對土壤凍融循環、流域水文過程、植被物候、農田灌溉和水力發電等方面具有重要影響。作為天然的固體水庫,積雪是中高緯度地帶和高海拔山區水資源的重要組......
6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獲悉,該所研究人員發現,新生代顯著的全球性氣候事件對生態系統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哺乳動物在此環境背景下經歷了由古老類群為主向現代類群為主的轉變。這種轉變受到......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2/7/482272.shtm已持續五年的第二次青藏高原綜合科學考察研究(以下簡稱第二次青藏科考),今年開啟了&l......
如何提高大氣水循環的模擬能力是氣候模式研發領域的挑戰性問題,這一問題在青藏高原地區尤為突出。青藏高原被譽為“亞洲水塔”,其降水對局地和下游的生態及環流有深遠影響。然而,當前氣候模式對青藏高原的降水模擬......
隨著氣候增暖,大氣持水能力增加,全球水循環將持續增強。在全球尺度上,表現為總降水量增加與降水極端性增強。降水變率的變化是水循環變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界卻鮮有關注。降水變率是指降水事件可能的波動或振蕩......
“海水是咸的”雖是眾所周知,但全球海洋鹽度長期空間如何變化需要科學家持續監測研究。由中國科學家聯合瑞士、美國同行最新合作完成的海洋鹽度數據結果顯示,海洋咸、淡差異加劇,全球水循環加速。這一氣候變化和海......
在全球增暖背景下,大氣持水能力增加,水分和能量平衡過程發生改變,全球以及區域尺度的水循環將隨之改變,并進一步影響到全球水資源分布和旱澇災害的發生,對生態系統和社會、經濟發展具有重要影響。基于形態,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