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1-03-11 16:53 原文鏈接: 月球科研站如何建?載人登月如何開展?

      中國探月工程總師詳解月球科研站如何建?載人登月如何開展?

    中俄兩國9日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未來月球科研站將如何建設?預期將完成哪些科研目標?載人登月又將如何開展?全國兩會召開期間,全國政協常委、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詳實梳理了相關構想。

    共建國際月球科研站

    2020年12月17日,嫦娥五號返回器攜約1731克月球樣品成功著陸于內蒙古四子王旗,標志著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畫上圓滿句號。

    按照規劃,未來中國探月工程四期還規劃了三次任務:嫦娥六號計劃在月球南極采樣返回,嫦娥七號計劃開展月球南極資源詳查,嫦娥八號持續深化月球科學探測與應用,并進行相關關鍵技術月面試驗,為構建月球科研站做前期探索。吳偉仁透露:“目前中國已經完成探月工程四期實施方案論證,未來有望在月球南極建立國際月球科研站。”

    國際月球科研站是在月球表面或月球軌道上建設可進行月球自身探索和利用、月基觀測、基礎科學實驗和技術驗證等多學科多目標科研活動,長期自主運行的綜合性科學實驗設施。此前,中國、俄羅斯、歐空局等都曾提出過建設月球科研站的相關構想。

    此番中國與俄羅斯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讓月球科研站的建設往前邁進了一大步。在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的框架內,中俄兩國利用在空間科學、研發與使用空間設備和空間技術方面積累的經驗,將共同制定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路線圖,并在建造國際月球科研站項目的規劃、論證、設計、研制、實施和運營等方面開展緊密協作。

    對于中俄兩國的合作,中國國家航天局指出,探索浩瀚宇宙是人類的共同夢想,中國愿與世界各國一道,聯合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共同為拓展人類認知邊疆而努力。

    中國為何要在月球南極建設科研站?月球科研站有何作用?吳偉仁解釋道,之所以選擇月球南極,是因為這里有可能像地球的南、北極一樣存在極晝或極夜現象,月球的自轉周期等于其公轉周期,即28天一個周期。如此一來,月球南極有可能連續180多天存在光照,這對航天員在月球開展科研任務是極大的便利,必須充分利用好月球的自然資源。

    載人登月提上日程

    “如果月球科研站能夠成功實施,中國載人登月將不會遙遠。目前中國載人登月也提上了日程,中國科學家、工程師們正論證如何實現載人登月。”吳偉仁說。

    從阿姆斯特朗在月球踏出人類第一步開始算起,美國已通過6次任務將12名宇航員送上月球,但基本停留在月球正面赤道南北緯附近一帶。吳偉仁稱,未來中國載人登月將考慮在月球南極一帶著陸,盡管難度更大,但其環境條件更好。一旦成功著陸,月球科研站的建設便可以逐漸開展。這將是長期的月球駐留,而非短期停留。

    “相比美國宇航員登陸月球后只能短暫停留幾十個小時,中國航天員在月球停留的時間將更加漫長,航天員有望在月球上開展一些科研工作。我們駐留時間更長,做的事情更多,規模可能也會更大,對此我們還是充滿信心的。”吳偉仁說。

    載人登月的關鍵是航天員。吳偉仁表示,參與載人登月的航天員,和參與中國空間站任務的航天員區別不大。除了傳統的飛行員以外,航天員隊伍還會有科學家、工程師,他們將開展一系列科學工程的相關試驗。

    要想成功實施載人登月,首先要保證探測器和航天員能安全精準地著陸月球。當前,中國現役火箭尚不具備將航天員送到月球的能力,研發更大推力的運載火箭“箭在弦上”。令人欣喜的是,“十四五”期間中國將持續推進重型運載火箭的研制,突破現有火箭的箭體尺寸以及發動機推力,從而支撐更遠距離的深空探測。

    對于中國后續的探月任務,吳偉仁充滿了期待:“有人提出要在月球進行3D打印、在月球上蓋房子,我認為這并非不可能實現。隨著時間的推移、技術的進步和國家經濟發展,這些設想有望在未來的幾十年內變成現實。”

    相關文章

    我國計劃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月

    中國航天人的時間表正在一步一個腳印徐徐展開。從2024年到2030年前,幾乎每一年都能留下中國航天人探索浩瀚宇宙的足跡線,月亮很圓、很耀眼,中國人巡天探宇的腳步很忙、很勇敢,以前“人攀明月不可得”,現......

    載人登月初步方案公布

    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副總師張海聯今天上午在武漢舉辦的第九屆中國(國際)商業航天高峰論壇上披露,我國計劃在2030年前實現載人登陸月球開展科學探索,其后將探索建造月球科研試驗站,開展系統、連續的月球探......

    我國用于載人登月火箭將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

    2022年中國航天大會正在海口舉行,記者從大會上獲悉,我國用于載人登月的新一代載人火箭將于2030年前完成研制,重型運載火箭研制也已取得階段性成果。中國工程院院士,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總師......

    國家航天局:完成勘察后再用十年建設月球科研站

    1月28日,國家航天局副局長吳艷華在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介紹國際月球科研站的有關情況。他表示,中國探月工程四期的目標就是要初步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我國“嫦娥六號”“嫦娥七號”和俄......

    載人登月正開展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

    對于中國航天員要不要上月球的問題,中國載人航天工程辦公室總體技術局局長、中國載人航天工程總設計師助理董能力17日在北京表示,中國現階段正在開展載人登月關鍵技術攻關和方案深化論證工作,相信到時候一定會有......

    “長征”之路向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延伸

    記者10日從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六院(以下簡稱:航天六院)獲悉,該院將用8年時間,研制以500噸級液氧煤油發動機和百噸級補燃循環液氧液氫發動機為代表的9型泵壓式液體火箭發動機,支撐載人登月、深空探測、天地......

    月球科研站如何建?載人登月如何開展?

     中國探月工程總師詳解月球科研站如何建?載人登月如何開展?中俄兩國9日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未來月球科研站將如何建設?預期將完成哪些科研目標?載人登月又將如......

    月球科研站如何建?載人登月如何開展?

     中國探月工程總師詳解月球科研站如何建?載人登月如何開展?中俄兩國9日簽署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諒解備忘錄的消息引發廣泛關注。未來月球科研站將如何建設?預期將完成哪些科研目標?載人登月又將如......

    中俄將聯合推動國際月球科研站廣泛合作

     3月9日記者從國家航天局獲悉,3月9日,經兩國政府批準,中國國家航天局局長張克儉與俄羅斯國家航天集團公司總經理羅戈津通過視頻會議簽署《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和俄羅斯聯邦政府關于合作建設國際月球......

    去月球挖土的“嫦娥”如何帶著月壤安全回家

    “‘嫦娥’要去月球挖土了!”11月24日,隨著嫦娥五號成功發射,這句頗為形象的話很快在網絡上流傳開來。作為我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中的最后一步“回”,嫦娥五號將開啟我國首次地外天體采樣返回之旅......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