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30日,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顯示,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約為5.30萬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約為4.29萬億元,占GDP比例為4.22%。
這是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九年做到“不低于4%”,也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持續做到了“不低于4%”。
教育經費總投入,折射出教育事業被重視程度,關系到千家萬戶。數據背后透露出哪些關鍵信息?數據升降間,又預示著何種趨勢?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
占GDP比例近四年最高
公告顯示,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3033.87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908.15億元,比上年增長7.15%,占GDP比例為4.22%。
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和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密切相關。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分別于2012年、2016年、2019年,突破2萬億元、3萬億元、4萬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是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大頭,在其帶動下,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也分別于2013年、2017年、2019年,突破3萬億元、4萬億元、5萬億元。
4%是一個標志性數據,它作為國家目標被提出,寫入了《中國教育現代化2035》。2017年《關于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再一次明確,“保證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支出占國內生產總值比例一般不低于4%”。換句話說,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與占GDP比例進行“軟掛鉤”,一定程度上保障了教育發展的投入底線。
“2020年,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占GDP的比例達到4.22%,為近四年來最高水平,前三年分別為4.14%、4.11%、4.04%。”北京大學中國教育財政科學研究所副研究員魏建國認為,“這有力支撐了世界上最大規模的教育體系。”
因面臨疫情影響和復雜經濟形勢,部分教育財政專家曾對2020年是否能達到4%這一目標表示擔憂。北京師范大學中國教育政策研究院副教授楊小敏表示,在如此復雜的經濟形勢下,繼續實現“不低于4%”的目標,“體現了各級政府對教育的重視和極大努力,教育優先發展戰略在經費保障的層面得以鞏固”。
學前教育生均各項指標增速最快
公告顯示,2020年,全國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為15280.54元,比上年的14997.44元增長1.89%。其中,全國幼兒園為9410.76元,比上年的8615.38元增長9.23%。普通小學為12330.58元,比上年的11949.08元增長3.19%。普通初中為17803.60元,比上年的17319.04元增長2.80%。全國幼兒園增速最高。
與此類似,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公用經費支出增長情況中,全國幼兒園增速同樣名列第一,分別比上一年增長9.65%、12.49%,遠高于其他類型教育。
“目前,義務教育和高等教育的經費保障機制相對完善,經過多年的發展,這兩個領域的經費投入在相對值和絕對值上都達到了較高水平。”楊小敏坦言,“相比之下,受舉辦體制和管理體制機制的影響,學前教育的發展和相應的投入一直較為薄弱。隨著國家人口戰略和三孩政策等的實施,勢必要進一步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發揮好公共財政投入的重要支撐作用。”
普通高校三個生均指標系統性減少
自2018年開始,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分別統計各級教育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教育事業費支出”“公用經費支出”增長情況等三個指標。至今只有全國普通高校在2020年這三個指標上,呈現同時減少狀態。
具體而言,全國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經費為22407.39元,比上年的23501.26元減少4.65%,全國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教育事業費支出為20919.17元,比上年的22086.86元減少5.29%,全國普通高校生均一般公共預算公用經費支出為8119.51元,比上年的9180.87元減少11.56%。
“2019年我國的高等教育毛入學率達到51.6%,2020年,則進一步提升到54.4%,我國的高等教育邁入普及化階段。在此背景下,普通高校在這三個指標上出現系統性減少的現象,值得高度關注。”魏建國介紹,可供對比的是,美國、英國、澳大利亞等高等教育發達國家,在高等教育普及化水平更高的時期,公共投入在高等教育投入中的占比雖在降低,但從絕對數來講,公共投入和私人投入都在共同增加。
魏建國建議:“對于邁入普及化階段的我國高等教育,也應該采取類似的經費投入策略,國家財政性經費和非財政性經費應該齊頭并進,共同增加,從而支撐起一個高質量發展的普及化高等教育體系。”
多渠道優化來源,發揮財政資金帶動作用
“教育經費數據變化,既反映著各類教育在不同發展階段的經費需求,同時受到財政經常性收入變化的影響。”東北師范大學教授秦玉友認為,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減弱,財政經常性收入會實現常態化增長,各級各類教育經費將有更大增長空間。
秦玉友預測,從趨勢看,處于規模有序增長的學前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學校數量與學生數量都在增加,生均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將保持一個較高幅度的增長,完成普及任務的義務教育階段教育經費增幅將放緩。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水平最高的普通高校,經費投入受財政經常性收入變化的影響會更加敏感,調整空間會更大。
“不低于4%目標”得以實現,但是教育經費在各類教育中配置比例不均衡,硬件和軟件投入結構不合理,城鄉區域存在差距等問題突出。在連續9年完成目標的“后4%時代”,教育經費投入結構性優化也被給予更多關注。
“總體上,要側重于教育軟件和軟實力的提升,著重于以教師隊伍為關鍵的學校內涵建設的經費投入保障。既要保基本、補短板,也要強化側重效率性,進一步加大對學前教育的投入,持續加大對欠發達地區鄉村教育的經費保障。”楊小敏表示,同時,要適應創新驅動和區域協調發展等國家重大戰略實施的需要,經費的投入要向國家基礎研究和科技創新重要領域、關節環節的人才培養上進行傾斜。
從教育經費投入的來源渠道角度上看,我國公共財政投入以外的社會力量,對教育經費投入的相對數量規模和占比都非常小。對此,楊小敏建議,“未來教育經費投入要在多渠道上進行優化,發揮財政資金引領帶動社會資本、民間資本等支持教育事業發展,形成教育經費投入上的政府與社會合力。”
5月15日,教育部官網發布《關于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對24所學校擬同意設置的本科高校予以公示,由民政部申報設立的公辦高校民政職業大學位列其中。此前,民政部官網曾于2023年12月發布《關于......
關于擬同意設置本科高等學校的公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高等教育法》《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普通本科學校設置暫行規定》《本科層次職業學校設置標準(試行)》等有關規定以及第八屆全國高等學校設置評議委員......
為加強高校實驗室安全精細化管理,提高高校實驗室安全風險防范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教育部近期印發《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對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的責任體系、工作原則、管理要求等作......
4月26日,教育部黨組在北京外國語大學宣布了有關任免決定,賈文鍵同志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楊丹同志不再擔任北京外國語大學校長、黨委副書記職務。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王嘉毅出席會議并講話。北......
中國科協教育部科技部中國科學院中國社科院中國工程院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國防科工局關于印發《2024年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工作要點》的通知全國科學道德和學風建設宣講教育領導小組各成員單位,各省、......
2024年雷達成像與微波光子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課題指南為了促進雷達成像與微波光子領域的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及學術交流,促進新興和交叉學科的形成與發展,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雷達成像與微波光子技術......
日前,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以下簡稱《辦法》)對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的責任體系、工作原則、管理要求等作出相關規定。《辦法》中的實驗室,是指隸屬于高校從事教學、......
近日,教育部印發《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對高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的責任體系、工作原則、管理要求等作出相關規定。高等學校實驗室安全分級分類管理辦法(試行)第一章總則第一條為加......
4月19日,基礎學科系列“101計劃”工作推進會暨計算機“101計劃”成果交流會在京召開。教育部黨組成員、副部長吳巖出席并講話。會議指出,基礎學科系列“101計劃”是拔尖創新人才培養的一項筑基性工程,......
教育部辦公廳關于進一步做好普通高等學校本科專業設置工作的通知教高廳〔2024〕1號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有關部門(單位)教育司(局),部屬各高等學校、部省合建各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