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輪教育經費投入有何不同
11月30日,教育部、國家統計局、財政部發布的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執行情況統計公告顯示,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約為5.30萬億元,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約為4.29萬億元,占GDP比例為4.22%。這是自2012年以來連續第九年做到“不低于4%”,也意味著“十三五”期間持續做到了“不低于4%”。教育經費總投入,折射出教育事業被重視程度,關系到千家萬戶。數據背后透露出哪些關鍵信息?數據升降間,又預示著何種趨勢?記者對此進行了梳理。占GDP比例近四年最高公告顯示,2020年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為53033.87億元,比上年增長5.69%。其中,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為42908.15億元,比上年增長7.15%,占GDP比例為4.22%。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和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密切相關。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分別于2012年、2016年、2019年,突破2萬億元、3萬億元、4萬億元。國家財政性教育經費是全國教育經費總投入的大頭,在其帶動......閱讀全文
教育部考試中心更名為教育部教育考試院
據教育部官網消息:經中央編委批準,按照深化事業單位改革的要求,教育部部分直屬事業單位進行調整:1.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和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整合,組建新的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2.課程教材研究所和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教材發展中心整合,組建新的課程教材研究所。3.教育部外資貸款事務中心并入全國學生資助管理
教育部組織開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工作
教育部科技司關于組織開展2018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工作的通知教技司 〔2018〕235號 有關高等學校: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是高等學校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期評估是工程中心管理的重要環節。為加強工程中心運行管理,促進持續健康發展,根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
教育部組織開展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工作
教育部科技司關于組織開展2018年度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評估工作的通知教技司 〔2018〕235號 有關高等學校: 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以下簡稱工程中心)是高等學校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定期評估是工程中心管理的重要環節。為加強工程中心運行管理,促進持續健康發展,根據《教育部工程研究中
教育部將評估信息科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
為加強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管理,促進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可持續發展,根據《高等學校重點實驗室建設與管理暫行辦法》和《教育部重點實驗室評估規則》的要求,教育部科技司決定今年對中央直屬高校信息科學領域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進行評估(參評實驗室清單)。 評估工作分現場評估和綜合評估兩個階段,計劃于9月進行現場
教育部介入調查“論文博士”
山東省國土資源廳廳長徐景顏在清華就讀博士一事引熱議,清華大學官方回應稱徐景顏系“論文博士”()。而早在2008年,國務院學位辦副主任郭新立曾表示不存在所謂的論文碩士和論文博士,若發現這類情況,教育部將“決不手軟”。目前,教育部新聞辦已介入調查此事。 昨(5月3日)晚,對徐景顏在清華讀博一事,清
教育部同意設立西湖大學
教育部關于同意設立西湖大學的函 浙江省人民政府: 《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商請設立西湖大學的函》(浙政函〔2017〕95號)和《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報送西湖大學考察意見建議研究情況的函》(浙政函〔2018〕16號)收悉。 根據《高等教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民辦教育促進法實施條例》《普通高等學校設
教育部和國防科工委共建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啟動
據教育部官方網站消息,1月15日下午,教育部、國防科工委、湖南省人民政府共建中南大學,教育部、國防科工委共建電子科技大學,教育部、國防科工委、陜西省人民政府共建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的協議簽字儀式在教育部隆重舉行。這標志著教育部、國防科工委共建教育部直屬高校工作正式啟動。?教育部部長周濟部長在講話中指出,
簽約教育部,共建新職教平臺
1月29日,教育部、浙江省人民政府聯合發布《關于推進職業教育與民營經濟融合發展助力“活力溫臺”建設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以部省共建的形式,通過國家、省、市三級推動,建設溫臺職教創新高地。
教育部重申不應公布高考“狀元”
教育部發言人續梅昨天(6月23日)表示,教育部一直要求各地教育部門不要對高考考生成績進行排名,不要公布高考“狀元”,也真誠地希望大家不要炒作高考“狀元”。 今年高考之后,各地陸續開始查分,像北京等地的高考“狀元”信息迅速在社會上傳播。續梅昨天回答提問時表示,教育部一直要求各地教育行政部門不要公
大學寒假怎么放?教育部回應
15日,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節日期間疫情防控工作有關情況,會上有記者提問:現在正值學生放寒假、大學生返鄉的春運期間,社會接觸面比較廣泛,病毒傳播的風險也比較高,請問教育部如何加強大學生流動方面的管理?對此,王登峰表示,現在高校開始陸續放寒假,大學生開始返鄉。從教育部的角度來講,對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