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南方科技大學作為我國高校改革的試驗田廣受社會關注。南科大校長朱清時表示,南科大的一小步將成為中國高校改革的一大步。對中國教育來說,一個最大的癥結就是大學的自主權不足,大學兩個最核心的自主權,就是招生自主權和授學位自主權。央視《新聞1+1》2010年12月20日播出節目《南科大:不再等了》,以下為節目實錄:
主持人(李小萌):歡迎來到《新聞1+1》。
如果一所大學承諾你有好的師資力量,但是卻跟你說,他發的文憑并不是教育部認可的,是他自己發的,這樣的大學你還會選擇嗎?而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南方科技大學,有人說中國大學改革的希望就要看這塊試驗田怎么樣,也有人說,這注定是南柯一夢。就連這所大學的創辦人朱清時校長都說,如果當時知道有這么難的話,他都不會輕易答應來當這個校長了,今天我們來關注這個話題。
朱清時(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今天就開始看考試綜合情況,就是決定那些錄取的,我們就趕快通知,通知他們做準備,來了,但是來之前,先給我們學校簽訂一個協議,就是自愿參加這個教改試驗。
解說:今天南方科技大學的校長朱清時正為下一步的招生工作緊張忙碌著,而剛剛過去的幾天由一個艱難決定所引發的社會關注,顯然還在持續發酵。
2010年12月17日新聞
盡管還沒有獲得教育部的招生許可證,但是南科大決定不等了,將進行自主招生。
朱清時:全世界的高校的模式都是自己學校授(學位)的,都不是教育部授的。我們國家教育模式所有學位都授予不授的,這是原來計劃經濟留下的東西,實際上我們現在的南科(南方科技大學)的發展,現在遇到最大的瓶頸,也就是最大的障礙,就是授學位的問題。
解說:12月15號籌備三年的南方大學官方網站刊登出校長朱清時致報考南方科大考生的家長的一封信,信中宣布,要建立首個實驗班,信中還說要想創辦一所新的高校,只能先辦大專或學院,若干年后,辦的好的,評審合格再升成大學,然后再一個個地申請碩士、博士,幾十年后才可能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學,所以盡管時間緊迫,但依然決定堅持招生。
如果有一所大學,在未經國家教育部門批準的情況之下,自主招生,并且畢業時發的畢業證有可能也得不多教育部門的承認,那么這樣的學校你敢上嗎?
雖然減免學費,并每年補助每人一萬元人民幣,做生活費,但沒有招生許可證的南科大是否能像吸引媒體的聚焦一樣吸引家長的熱情,依舊未知。上周六,南方科大舉行的自主招生咨詢會上,這一切有了答案。
社會對南科大到底有多關注,看看前來咨詢會的學生和家長就知道了,原本只安排了一場的自主招生會,卻由于報名的學生和家長爆棚,臨時改成了三場,這讓朱清時有些意外。更出人意料的是,在招生會上,很少有家長對此表示擔憂。
學生家長1:人有能力,金子總到哪里都要發光。
記者:一點都不擔心(學位不被教育部認可)。
學生家長1:我不擔心。只要自己有本事到哪兒都不用擔心。
學生家長2:在深圳這個地方,只要人有本事,這個我們不用擔心,不擔心找不到工作,不擔心沒飯吃。
解說:盡管大多家長信心滿滿,盡管今天媒體已經打出呼吁以投考支持朱清時,但是做過十年中科大校長的朱清時,以及未來的老師并不希望以激情來吸引學生。
朱清時:我們沒有教育部的大印蓋的文章做依靠,我們的學生畢業能不能被社會接受完全靠我們的教學質量,完全靠社會對我們學校的認可程度,逼著我們背水一戰,我們一定要把教學搞得最好。
解說:首期教改實驗班將采取多種培養方式,每個學生都會依托一個研究所,在課程設置上南科大將對課程進行優化壓縮,強調課程,以及強調學生的人文氣質和素養,同時南科大計劃百分之百使用原版教材,并采用全英文授課。
如今,教師、課程、校舍、食堂,南科大一切就緒了,但所招錄來的學生卻只有一人。
10歲的山東男孩蘇劉溢,今年高考最小的考生,566分成績的他,沒有選擇其他大學,而是南下深圳參與了單獨面試,走進了南科大。如今,諾大的校園之中只有他一名學生,他在等待著自己的新同學,他也在等待著他的大學,他更期待著,他將來如果想深造,他所拿到的南科大一紙文憑,不會被其他學校所拒絕。
主持人:畢業證書上沒有教育部的大印,我們難免按照慣性思維會為學生們的未來有所擔心。校長也說了這是背水一戰,巖松你覺得他們被動嗎?
白巖松(評論員):表面上看這是一種無可奈何的選擇,深圳做一個這樣大學的夢有30年了,這個南科大籌辦已經3年多了,聘校長已經兩年多了,招進第一個10歲的孩子已經幾個月了,在這樣的情況下,在不能再等了的情況下,他無可奈何,做出了這樣的決定,其實他在用不再等了在等待,對嗎?
主持人:你要說什么?
白巖松:但是咱們做一個極端的觀點,能不能就此開始,南科大還真就不等了,就永遠也不等了。
主持人:給也不要了嗎?
白巖松:就做一個,我們像一個公辦的私塾一樣,就培養有特色的這樣的畢業生,我覺得對南科大好,對于將來投考它的學生好,對于深圳好,對于教育部也好。
主持人:此時此刻,朱校長也在看我們的節目,稍后我們會連線他,巖松出的這個主意,您看是不是餿主意,您能接受嗎?您也想想。我也替朱校長問你這個問題,如果我們真的有學位這個許可的情況下,都不接受的話,我們感覺始終走在一條鋼絲上,那我心里都沒底,如果有的話,心里還是踏實。
白巖松:其實在前兩天,朱校長也會沒底,因為在招這 50個人的時候,他會去想象,會多少家長認可沒有教育部大印的學校,50個人,但是來了上千人,最后不得不把一個階梯教室變成另外還要開兩個階梯教室,他相同的話要跑三個場子。當然我們還不能說家長的熱情就意味著他會選擇報考。但是我反過來再想,知道的人還少,如果要說這個消息更早地讓全國都知道,可能那個學校附近都容不下。所以我覺得,沒有什么必要擔心。我們換個角度去想,全國的高校大致都差不多,只有有名沒名,但是有特色的高校很少,南科大難道不已經用過去這一兩年,比較特立獨行的方式在只招了一名學生的前提下,就打出自己的特色招牌嗎?為什么不能將特色進行到底呢?我們現在缺的是特色,不是沒有特色的平均。
主持人:但是可能家長們會想,我把孩子們送進北大,總比送進南科大要保險吧?
白巖松:你不覺得送進北大也是一種賭博嗎?在目前我們的教育的體制之下,我們在期待我們的高校都能夠慢慢地達到我們所期待的狀態,但是沒有,不管是從外在的排名,還是我們內心的評價,都如此。其實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南科大如果想走它特有的道路的話,它等到擁有博士后的時候,幾十天的代價已經付出去了,他曾經追求的目標是香港科技大學。香港科技大學是 1991年開辦的,現在亞洲前5,世界前50,在北大、清華的前面。所以如果要是走傳統的道路,南科大不要想成為香港科技大學,恐怕不復制過去深圳大學所走過的道路就不錯了。深圳大學在80年代中期也是帶著巨大的夢想去創辦的,但是由于它迅速地進入到的傳統的機制之內,在特區里頭都很難特下來,我不是想說深圳大學現在不好了,也非常不錯,但是離當初巨大的夢想恐怕還差得很遠。
主持人:朱校長為什么選擇了背水一戰,我們先聽一聽下午對他進行的一個電話采訪。
朱清時:我們正式設立,就是籌建期是三年,要正式設立在招生,那么我們就得等,這幾年我們就不能招生,一直等。那么就第一是,這個改革是不能等的,現在我們要脫離改革,等三年之后就沒有勁了,就消失了。第二就是,深圳人民也是不愿意等的,深圳盼望這個學校已經盼望了很久了,要一步到位,建成一所研究型大學。第三就是,我們意識到了,這個改革的東西,改革,任何改革都不能靠等,靠等批復。深圳精神就是敢闖、敢試,現在我們遇到了同樣的問題,我們如果要等教育部批復,教育部必須依靠現有的規章制度才能批復你,所以不可能批復與規章制度不一樣的東西,你讓它批復等于讓它承擔責任,承擔違反舊有的規章制度的責任,這個是很難的。那么現在唯有的辦法就是我們走出這一步去,我們試驗成功了,國家就有可能修改這些規章制度了,那么教育就會沖開一個缺口,就可以找到一條新路。所以我們就決心不等了。
主持人:朱校長雖說是背水一戰,但好像心里也有底的那種感覺,是不是接到了某種默許呢?白巖松:對,我也聽出了好多信息,其實這個跟我想的也有相似的地方,你看我剛才一開始就說了一個對教育部也好,為什么呢?如果非逼著教育部迅速地給出一個肯定的答復,甚至是超越現行法規框架給出的肯定答復,為什么呢?它公平嗎?因為它對所有的其他的學校都是那個,憑什么對你南科大就要特殊地網開一面呢?所以我想能有南科大今天這50個學生的這樣的特殊招生,或者也有教育部的某種默許,就是沒反對,也是改革的另外一種表現的方式,所以為什么不讓南科大去淌出一條路,讓我們看它的經驗,哪怕是失敗的教訓。這是一個層面的問題。
另一個方面,我倒覺得,我們再換一個角度去思考,我們回到一個具體的學校來說,沒有那么難,第一批只招50個學生,你要照片敢于嘗試的家長和學生會有很多,而且這50個我覺得真是機緣難得。請問,南科大為了自己的未來會不把這50個學生去教好嗎?甚至它要付出巨大的代價,免學費,還給一萬的補助,然后教師選比的1比8,請進的都是國外的,你要知道,請進來的國外教授年薪最過115萬最高,在深圳都差點沒通過。所以我覺得這么去意想的話,我們的社會具有足夠大的吸納量去吸納一個特立獨行的南科大,這就是我覺得南科大不走尋常路的另外的現實基礎。
主持人:這樣一個被人們寄予了厚望的南方科技大學,究竟碰到了什么困難,最終選擇不得不背水一戰呢?來了解一下。
朱清時:我寫的公開信實際上先請學校工作人員起草一封這樣的信,起草完了我覺得他們沒有說到位,所以當天晚上我就從8點開始,就親自寫,基本上完全重寫了這封信,用我理解的方式來寫。寫到10點寫完,寫完之后,那一夜就睡不著了,吃再多的安眠藥都睡不著。
解說:睡不著的朱清時在擔憂什么呢?擔心學生和家長不認可,是擔心自己的舉措會和既定規則沖突呢?不出意料的是,這步不能再等的險棋獲得了社會的一致認可和贊揚,就如同他在一年前的教師節,從深圳市代市長王榮手中接過聘書,正式接過南方科技大學創校校長是一樣。
朱清時:老校長給我打電話,說我們這一代中國的大學校長,這幾十年一直在爭教改革的條件,但是高教改革沒有成功。現在他們就這樣跟我說,說中國也許只有深圳這個地方有這么大的決心和魄力,把這些條件都準備好,讓我們去干,說這可能是你一生最重要的事業。
解說:深圳,這個改革之城,中國經濟的前茅,卻一直苦于高等教育的落后,他們給予朱清時的是全力的支持,投入已經高達上百億。而正是被這個一生最重要的事業打動,以教育改革為已任的朱清時,下定決心要清除積弊,大膽前行。而南科大的校徽也被定為一把火炬,寓意為高等教育改革探索出一條新路。
朱清時:高等學校行政化趨勢越來越嚴重,舊有的大學要改革,關系太大,難度太大,現在南方科大好,一張白紙,希望南方科技大學是第一個吃螃蟹的。
解說:躊躇滿志的他,從一亮相就贏得的媒體與公眾的一片叫好聲。然而一年多來,南方科大的籌建卻并不順暢。不差錢的南科大一心要去行政化的南科大,也遭遇的一系列的行政化挑戰。有前去探望進展的記者發現,教學樓樓頂漏水,一個月沒動靜,甚至朱清時要用一臺辦公電腦也要經過兩個月的走程序時間。盡管如此,在媒體的公開報道中,幾乎看不到朱清時的抱怨。
“一年中,我有數次陷入到不知道該怎么辦的狀態,覺得我真的可能做不多心有余而力不足。”這是幾天前朱清時接受采訪時說的一句話,或許這句仍舊不像抱怨的話,可以多少解釋他一年多來的沉默。多方努力之下,終于教育部批準南方科技大學正式籌建。但是如果再取得招生資格,還要再等。依據是普通高等學校設置暫行條例,一個出臺于1986年的暫行條例,一個當了十年大學校長的朱清時從未聽說過的暫行條例。于是在接過校長聘書的一年又三個月之后,朱清時終于寫下了那封致學生和家長的公開信。
“在中國高教改革中,南科大邁出的一小步,將是我國高教改革的一大步!有理想的同學,我們熱烈歡迎你參與這個實驗!你和我們一起度過的四年時間,必將成為你終生驕傲的經歷!”就在就在不久前,10月30號,在北京師范大學首屆創新中國論壇舉行,主題定為了“求答錢學森之問”,中國如何培養創新人才,也就是在這次論壇上,著名物理學家諾貝爾獎獲得者李政道,首要為南科大題寫的校名,并且送上了四個字的題詞“敬祝成功”。
主持人:我們現在就來電話連線為了創辦南科大寢食難安的朱清時校長,朱校長您好。
朱清時:主持人你好。
主持人:剛剛巖松出了個主意,你看你現在是背水一戰,他建議您索性將錯就錯,我們就發自己發的文憑了,您會采納他這樣的建議嗎?
朱清時:我當然從心里愿意采納。
主持人:真的嗎?
朱清時:真的,因為這件事情對我們來說是因為我們不能等了,但是對中國教育來說,一個最大的癥結就是大學的自主權不足,大學兩個最核心的自主權,就是招生自主權和授學位自主權都在教育部手里頭。于是,為了要得到這兩個自主權,所有大學都去不斷地申請,博士的授權,碩士的授權,現在我們是學士的授權都還沒有申請到,這樣大學就沒有辦學自主權,所以中國的大學沒有活力,就在這兒。中國大學要有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大學自己授學位,于是就打爛了國家學歷的鐵飯碗,每個大學都必須競爭,靠自己的教育水平得到社會認可,然后你的學生才能找到工作,然后學生才能報考你。學生報考一個大學,不是為了國家的文憑,而是為了在你學校受到最優質的教育。如果我們改革成功,就是我們自己授的文憑得到社會公認,我們國家的教育回歸它的本來面貌,其實全世界大學都是自己授學位的。
主持人:好的,時間關系謝謝朱校長。朱校長的反應讓我有點意外,他居然那么肯定地接受你的建議。
白巖松:因為所有的談判都是雙方妥協的意識,其實他當了一年多校長之后,他那幾天比較高調,之后有比較低調了,他還是希望能夠在傳統的體制內拓出一個疆土,但是真的很難,他一定在這一年中感受到了,所以現在半推半就,當遇到支持的時候,他喝彩了這樣的一個支持,但不意味著接下來這所大學就一定會像我說的這樣,或者像他的夢想一樣。
主持人:這是他的一種心情。
白巖松:但是請注意,支持的人越多,尤其是考生們支持的越多,家長支持的越多,我們今天像南柯一夢的這樣的支持,就真的可能變成現實。
另外,我們一定要相信,對于教育部和主管教育部門的人來說,并不是一個對立面,他可能也在尋找某種妥協,去看到一種理想有可能變成現實。所以雙方妥協一下,達成一個結合點,往前邁出一大步不是很好嗎?我請大家注意兩個細節,第一個,南方科技大學校名不是讓官員提的牌匾,是李政道。第二個,南方科技大學目前只有一名學生,10歲的孩子,校長做了一件教育的事情,一來了就把陪住的母親安排在了另外的宿舍,小10歲的孩子單住一個宿舍,校長告訴他要培養他的獨立能力。就因為這兩點,頂一下。
主持人:有個問題,我們為什么對南科大這么有信心?
白巖松:因為我們對過去的很多不改革的教育沒信心。
9月2日,澎湃新聞記者查詢發現,南方科技大學官網“現任領導”欄目更新信息顯示,中國科學院院士賈金鋒已于今年8月出任南方科技大學代理副校長、講席教授。公開資料顯示,賈金鋒,男,漢族,1966年3月生,江......
5月21日下午,南方科技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薛其坤出席中國科學院大學“明德講堂”,做了題為“誓做新時代的奮進者——我的科研之路”演講。薛其坤在演講中回顧了自己的求學和科研經歷,分享了從事科研工作的......
南方科技大學2020屆畢業生就業質量報告南方科技大學,校園環境優美,位于深圳市南山區,是國家高等教育綜合改革試驗校,由中國廣東省領導和管理。學校以理、工、醫學學科為主,兼具部分特色人文社會學科與管理學......
6月10日,中科院院士、原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長朱清時在北京中醫藥大學舉辦了名為《用身體觀察真氣和氣脈》講座,并展示了關于真氣的實驗效果,認為“真氣”是“大量神經元的涌現現象”。一時間,朱清時所宣揚的是......
朱清時“錢學森之問”困擾了一代又一代的學者:為什么中國高校培養不出杰出的人才?日前,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只有在大學里面形成研究氛圍,才能培養出創新......
2012年6月9日,朱清時在濱湖新區合肥一中進行招生宣講,吸引眾多聽眾。他是中科院院士,從實驗和理論兩方面研究分子的高振動態,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國際領先水平的重要成果。擔任過10年的中科大校長,任內不搞......
朱清時之困:三年磨劍仍需攻堅南科大創辦初期,朱清時曾用《易經》里的困卦來形容他的焦慮,“我們想做的事情就是改革,但是處處都碰壁??”2012年南科大終獲教育部批準成立,朱清時卻言“還是困”,甚至“比兩......
南科大揭牌校長朱清時致辭。南方科技大學成立大會暨2012年開學典禮9月2日在南方科技大學深圳第一校區舉行。南科大校長朱清時在典禮致辭中表示,改革創新是南科大的立校之本。在未來的發展道路上,南科大必將以......
南方科技大學校長朱清時8月18日作客廣州嶺南論壇稱,南科大今年4月份“去籌轉正”獲得招生權,但僅限于本科生,下階段將爭取獲得研究生的招生資格。南科大號稱中國高等教育改革的“試驗田”。2010年12月,......
昨天(6月7日)上午,南方科技大學(簡稱南科大)校長朱清時來長沙宣講該校2012年湖南招生說明會。南科大今年將招180名學生,其中在湖南招20人。高考結束后,參加南科大自主選拔復試的考生,必須在高考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