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4-01-03 10:59 原文鏈接: 機器人行動!經導管二尖瓣微創手術在廈門完成


      29日上午,福建廈門大學附屬心血管病醫院完成全球首例機器人經導管二尖瓣微創手術。

      10時許,該院三樓介入診療中心八號導管室里,一臺復雜的二尖瓣微創手術正在進行。與以往不同的是,手術臺前忙碌的不是穿著鉛衣的醫護人員,而是一臺國產自主研發的心臟手術機器人。該院王焱教授坐在手術間外的控制臺前,聚精會神地盯著顯示器,手里操作著搖桿控制臺,一會兒往前推,一會兒旋轉按鈕,僅一個多小時,就在跳動的心臟上,成功為68歲的患者微創修復了受損的二尖瓣。

      據介紹,這也是全球首例通過機器人完成的經導管二尖瓣微創手術。這套機器人手術系統具有高度靈活的操控性,醫生操控它能對器械進行更加精準的定位和移動,處理手術中更微小及復雜的解剖情況,從而提高手術操作的精度及安全性,減少手術時間,降低患者術中并發癥的發生,進一步保證患者安全。該系統的標準化操作流程,有望縮短醫生的學習曲線,在一定程度上減少培訓時間,從而更好地推廣二尖瓣微創手術。此外,借助5G通訊技術,醫生還可以遠程操控機器人完成心臟手術,對于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具有積極推動意義。

      據統計,隨著人口老齡化心臟瓣膜病的發病率正快速攀升,估算我國現有患者2500萬。瓣膜病已成為全球心血管學者共同面臨的突出健康挑戰。在所有瓣膜疾病中,二尖瓣病變發病率最高、介入治療難度最大。近年來,隨著技術發展,二尖瓣修復的發展經歷了從傳統外科開胸手術到微創介入的演進。但因介入修復手術步驟多且復雜,醫生學習曲線較長,目前尚存在非常大的治療缺口。

      據介紹,手術機器人在腹腔,骨科等臨床領域已廣泛應用,國際手術機器人龍頭企業也在開始布局心臟手術機器人產品。此次該院和國內創新醫療器械企業深度合作,歷時一年多將機器人技術與經導管微創手術完美融合,在全球范圍內取得了先機,對推進瓣膜領域的國產自主研發意義重大。

    相關文章

    北京:圍繞集成電路科研端和配套端等領域引育一批重大產業項目

    北京市發改委1月9日舉行一季度“開門紅”政策舉措媒體吹風會。會上,市發改委相關負責人介紹,一季度,北京將實施推動今年經濟發展良好開局的六大行動和51項具體措施。招優引強行動是引進培育一批新的經濟增量,......

    北京加力促進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示范應用

    從協助醫生完成膝關節置換的手術機器人,到露天礦區里的運輸機器人,再到快速完成元素檢測的X射線熒光光譜儀……這些在國內率先實現重大技術突破、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成為北京制造業高端化......

    2024年12月機器人領域十大新聞

    ###2024年12月機器人行業十大熱門新聞2024年12月,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了顯著進展,新產品發布和投資消息引發了市場的廣泛關注。同時,大額融資和對未來趨勢的展望也吸引了眾多目光。以下是《機器人報......

    首臺作業時速公里級水下敷纜機器人完成下水測試

    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由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牽頭研制的我國首臺作業時速公里級水下敷纜機器人于近日完成下水測試。該裝置具有履帶、雪橇行走能力和“搜尋—挖溝—敷埋”一體化作業能力,敷埋作業速度可達1000米......

    光衍射條件下可運行的微型機器人面世

    科技日報訊(記者劉霞)美國康奈爾大學的科學家研制出了迄今已知最小的步行機器人,能在可見光衍射極限下運行。它能夠前往特定位置,如組織樣本內,以普通顯微鏡無法做到的方式進行近距離成像。這是微型機器人技術與......

    傅盛談中國企業出海:中國機器人在海外大有前途

    “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現在十分先進,在海外有充足的競爭力。對當地來說,中國企業過去建廠,對他們也有幫助,這是一種雙贏。”獵豹移動創始人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接受中新財經采訪時談及中國企業出海話題。“......

    特斯拉機器人“里程碑”:22個自由度靈巧手來了,三大裝置帶來產業鏈增量

    當地時間11月28日,特斯拉機器人官方賬號發布新動態,展示了其最新研發成果——擁有22個自由度的Optimus靈巧手。這一突破性進展被特斯拉工程師MilanKovac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靈巧手的顯......

    兩臺AI機器人聯手開展化學研究

    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的研究中,英國利物浦大學團隊展示了一款移動機器人。它能夠運用人工智能(AI)邏輯作出決策,以與人類同等甚至更快的速度,聯手執行探索性化學研究任務。這些身高1.75米的機器人......

    重慶4年內將創建一批“機器人+”應用場景

    10月29日,記者從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獲悉,日前市經信、科技、教育等8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機器人+”應用行動計劃(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我市將創建一批“機......

    一批重要國家標準發布涉機器人、民用無人機等

    在10月14日召開的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上,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公布了近期批準發布的一批重要國家標準。這些標準生動體現了世界標準日中國主題“強化標準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在助力科技創新方面,新發布......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