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11月28日,特斯拉機器人官方賬號發布新動態,展示了其最新研發成果——擁有22個自由度的Optimus靈巧手。這一突破性進展被特斯拉工程師Milan Kovac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
在視頻中,Optimus穩穩地接住迎面拋來的網球并放下,手指可相對靈活地彎曲。據介紹,這款新一代靈巧手比上一代產品增加了一倍的自由度(手上有22個自由度,手腕/前臂上有3個自由度),使其能夠執行更加復雜和精細的動作。人類的手通常被認為具有27個自由度,因此,這一改進使得Optimus更接近人類手的功能。
Kovac表示,上述視頻是在實驗室里通過遠程操作實時完成的,特斯拉很快就會制造出配備新靈巧手的機器人。此外,團隊到年底前仍有一些工作需要完成,特別是圍繞擴展觸覺傳感集成(新一代手比上一代的表面覆蓋范圍大得多)、通過肌腱實現更精細的控制以及減輕前臂重量等方面。
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帖子下面回復:“Optimus團隊干得漂亮。”此前,他在多個場合提到Optimus的關鍵改進——手部將具備22個自由度,甚至能夠彈鋼琴或吉他。
根據特斯拉的計劃,從2024年底開始小批量試產Optimus機器人,預計2025年全年生產數千至一萬臺,用于內部場景使用及訓練。公司的目標是在2025年底之前對外銷售這些機器人。
目前,靈巧手已經成為人形機器人核心零部件之一,主流人形機器人本體廠家都傾向于自研。例如,特斯拉(Optimus)、Apptronik(Apollo)、優必選(Walker S)、智元(遠征A1)、Sanctuary AI(Phoenix)等都在積極開發自己的靈巧手技術。
華安證券研報指出,靈巧手的性能和成本受其三大核心組件——驅動、傳動和傳感裝置的共同影響。隨著機器人技術的進步,靈巧手的自由度升級提速,越來越向高集成度、智能化發展。
國金證券表示,基于功能性和長期目標,靈巧手往人手方向發展是大勢所趨。以特斯拉靈巧手為例,該機構分析了自由度增加帶來的產業鏈彈性環節:
驅動裝置:預計空心杯電機和無刷有齒槽電機將成為主流,假設單手用量約13~17個,當前雙手價值量3.4~15.3萬元;
傳動裝置:當前處于腱繩向絲杠切換的關鍵時間點,假設單手用量13~17套,當前雙手價值量為5.5~13萬元;
傳感器裝置:觸覺傳感器是價值量最大的環節,單手用量約5套,雙手價值量約1351元。
自動化技術的融合:特斯拉機器人靈巧手的自由度增加,使其能夠執行更加復雜和精細的動作,這與醫學實驗室自動化中的單機自動化、級聯自動化以及全實驗室自動化(TLA)理念相吻合。例如,在醫學實驗室中,自動化系統通過控制軟件和信息系統將不同設備進行整合,提供全面的臨床檢驗服務。同樣,特斯拉機器人的靈巧手也可以通過類似的自動化技術,實現更高效的操作。
多學科技術的集成:特斯拉機器人靈巧手的開發涉及多學科技術,包括機械、結構、電子硬件、軟件、光學、流體、生物化學、材料、芯片制造等。這些技術在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中同樣重要,尤其是在開發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分析儀器時。例如,光學和生物化學技術在分子診斷和質譜分析中的應用,可以提高檢測的準確性和靈敏度。
質量控制與效率提升:特斯拉機器人靈巧手的改進不僅提高了操作的靈活性和精確度,還可能帶來質量控制和效率的提升。這與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追求的目標一致,即通過自動化和智能化技術,提高實驗的準確性和效率,減少人為誤差。例如,在醫學實驗室自動化中,前處理系統和后處理系統的引入,可以實現標本的自動分揀、掃碼、離心等操作,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市場需求與應用場景: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市場的需求,實驗室分析儀器行業不斷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特斯拉機器人靈巧手的技術突破,可能會激發新的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例如,在生物醫藥、環境監測等領域,對于高精度、高效率的實驗室分析儀器的需求日益增長,特斯拉機器人的技術可以為這些領域提供新的解決方案。
特斯拉Optimus靈巧手的新進展不僅展示了其在機器人技術領域的領先地位,也為相關產業鏈帶來了新的增長機會。未來,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完善,我們期待看到更多高性能的靈巧手應用于各種場景中。
“中國的機器人產業現在十分先進,在海外有充足的競爭力。對當地來說,中國企業過去建廠,對他們也有幫助,這是一種雙贏。”獵豹移動創始人兼CEO、獵戶星空董事長傅盛接受中新財經采訪時談及中國企業出海話題。“......
當地時間11月28日,特斯拉機器人官方賬號發布新動態,展示了其最新研發成果——擁有22個自由度的Optimus靈巧手。這一突破性進展被特斯拉工程師MilanKovac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靈巧手的顯......
當地時間11月28日,特斯拉機器人官方賬號發布新動態,展示了其最新研發成果——擁有22個自由度的Optimus靈巧手。這一突破性進展被特斯拉工程師MilanKovac稱為“里程碑式的成就”。靈巧手的顯......
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的研究中,英國利物浦大學團隊展示了一款移動機器人。它能夠運用人工智能(AI)邏輯作出決策,以與人類同等甚至更快的速度,聯手執行探索性化學研究任務。這些身高1.75米的機器人......
10月29日,記者從重慶市經濟信息委獲悉,日前市經信、科技、教育等8部門聯合印發《重慶市“機器人+”應用行動計劃(2024—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我市將創建一批“機......
在10月14日召開的世界標準日主題活動上,市場監管總局(國家標準委)公布了近期批準發布的一批重要國家標準。這些標準生動體現了世界標準日中國主題“強化標準引領促進高質量發展”。在助力科技創新方面,新發布......
在最新的直播中,馬斯克一如既往的語出驚人,透露了特斯拉的許多重大信息。第一,馬斯克承認了他的AI大模型Grok要集成到特斯拉汽車上,這可以說是特斯拉車型機器人最重要的一步。Grok相當于給這些車型機器......
科技日報北京10月8日電(記者張佳欣)英國倫敦國王學院研究人員首次研發出無需電力就能向機器人發出復雜指令的方法,這能為機器人“大腦”騰出更多“思考”空間。這一世界首創成果為新一代機器人的誕生開辟了可能......
9月24日至25日,世界機器人大賽首屆太空機器人大賽在長沙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哈爾濱工業大學副校長劉宏,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空間站系統總設計師楊宏,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人因工程全國重點實驗室主任陳善......
“自主設備凈化系統”機器人。圖片來源:美國陸軍網站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目前,為處理車輛上的生化武器,士兵們不得不穿上笨重的核生化防護(NBC)裝備,耗時約1小時才能完成一輛車的消毒,整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