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5-09 13:51 原文鏈接: 李冠興:核電將成必不可少的替代能源

      2013年全國“兩會”上,湖南代表團以全體代表名義提交“一號建議”,建議國家盡快重啟內陸核電建設,同時建議將裝機容量500萬千瓦、總投資超過600億元的桃花江核電站列為首個內陸示范核電站,引起了社會各界的高度關注。

      “湖南為什么要建設核電站”、“核電站會對周圍環境造成什么樣的影響”、“如何保證核電站的安全”,圍繞這些社會公眾普遍關心關注的問題,5月8日下午,由中國核學會主辦,益陽市委、市政府協辦的“綠色核能,給力湖南”院士湖南行科普報告會在益陽舉行。

      報告會上,著名核電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李冠興和樊明武分別以《按照全球最新安全要求積極穩妥發展核電》和《發展核電保護環境》為課題,與益陽市、桃江縣的干部們展開互動,探討核電發展的安全性和必要性。

      近年來,隨著湖南經濟的高速發展,電力需求也越來越大。根據電力電量平衡預測,“十二五”期間,湖南省需新增電力裝機容量1000萬千瓦左右,“十三五”期間,該省需新增電力裝機容量將在2000萬千瓦以上,電力缺口巨大。湖南一次能源資源稟賦差,預計到2015年,69%的能源供給需由省外提供。

      據了解,湖南煤炭資源年產量不到全國的2%,火電發展受到煤炭產能和運輸通道的制約。目前,湖南水電已基本開發完畢,電網水電裝機比重接近一半,水電產能季節性波動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著電網運行,而風能、生物質能、太陽能等新能源又存在規模小、穩定性差等問題,電力發展遇到瓶頸。但湖南擁有全國30% 的鈾礦資源,鈾礦地質勘探、采掘、加工、科研、發電等核工業體系完備,發展核電具備得天獨厚的條件。

      日本福島核事故后,中國政府出臺了嚴厲的“國四條”。對于人們最為關心的核電安全問題,李冠興院士指出,2011年實施的核設施綜合安全檢查結果表明,我國運行和在建核電機組基本滿足我國現行核安全法規和國際原子能機構最新標準的要求,安全和質量是有保障的。

      李冠興表示,每堆年發生嚴重堆芯損壞事件的概率低于十萬分之一,發生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事件的概率更是低于百萬分之一;“十三五”及以后新建核電機組力爭實現從設計上實際消除大量放射性物質釋放的可能性。他說,核電將成為必不可少的替代能源,不僅有利于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調整能源結構;還有利于提高裝備制造業水平,促進科技進步。

      內陸到底適不適合發展核電,李冠興認為,國內外對內陸與沿海發展核電的要求沒有本質差別。無論國際原子能機構、各主要核電國家,還是我國有關核安全法規要求,對濱海核電站和內陸核電站在安全目標和評價準則上是完全相同的。

      據了解,目前中國核電項目采用的全部是壓水堆,在技術上已大大改進,它擁有三道安全屏障:燃料包殼、壓力容器、安全殼。

      近年來,全球氣候開始敲響警鐘,環境污染、腐蝕所造成的能源代價正逐步升級,全球性的溫室效應也正在加大。因此,發展核電保護環境至關重要。

      對此,樊明武院士指出,要利用化石燃料所給的喘息時間,進行更多的研究,進一步從事其他能源的試驗,比如一切可利用的水力發電、太陽能、燃料電池、地熱等。“要保證70億到100億人口在地球上活著并生活得比較好,原子能還是最可能的解決方案之一。”樊明武說,在沒有找到新能源之前,核能在保證能源供應安全、調整能源結構、應對氣候變化等方面將發揮不可替代的戰略作用。

      院士們指出,湖南發展核電可優化電力結構,核電站建成后將會提供穩定的電量,提高電網運行水平。開發核電將為湖南發展低碳經濟、促進節能減排做出貢獻。

      按照計劃,“綠色核能,給力湖南”院士湖南行科普活動將先后在益陽、長沙展開。活動主辦方表示,院士們的講座互動,結合科學嚴謹的理論觀點,深入淺出地告訴人們,應該充分利用核能這種綠色、清潔、高效的能源,把內陸核電建設好。

    相關文章

    又一院士名單公布多位華人學者當選

    9月18日,英國皇家工程院公布2024年院士增選結果,華人學者李燁、梁秋華、溫曉玲、趙旭東、景旭東、范良士入選。他們分別在石油工程、無線通信、水工程、火災及爆炸、可持續能源技術及化學工程領域有杰出貢獻......

    積極安全有序發展核電構建新型能源體系

    山東省委書記林武日前在煙臺市調研核電產業發展情況,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堅定扛牢“走在前、挑大梁”的使命擔當,......

    院士專家聚焦中國核能“三步走”:下一步是什么?

    中新社北京7月11日電(記者龐無忌)1983年,中國提出“熱堆-快堆-聚變堆”的核能“三步走”戰略。在這一框架下,40余年來,中國核能領域發展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多位院士專家在日前舉辦的核能“三步走”院......

    廉江核電項目進入雙機組建設新階段

    記者10日獲悉,由國家電投集團開發建設的廣東廉江核電2號機組核島第一罐混凝土澆筑(FCD)圓滿完成,共澆筑混凝土6686立方米,標志著項目一期工程進入雙機組建設新階段。廉江核電項目在國內首次采用海水二......

    “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神經中樞”開始安裝

    4月10日9時58分,位于海南昌江的多用途模塊式小型堆科技示范工程“玲龍一號”首臺DCS(分布式控制系統)機柜就位并啟動安裝調試工作。“玲龍一號”全球首堆“神經中樞”開始安裝。海南核電供圖全球首個陸上......

    工程院院士落馬揭秘:何種錯誤能導致7年輝煌一朝散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網站發布消息:中國工程院工程管理學部副主任、國投生物科技投資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岳國君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國家開發投資集團有限公司紀檢監察組紀律審查和安徽省池州市監察委員會......

    2023年兩院院士評選落幕,新晉院士名單確定!

    據可靠消息,2023年院士評選已完成投票,結果基本已塵埃落定,工程院第一輪共推選出108名候選人,最終74人當選。今年的規則相比以往出現較大變動,環節更為公正公開,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1.參評條件......

    兩核重組,催生“聚變”發展加速度

    “在核電領域,我們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逐步轉向領跑。核電研發設計、建造能力、裝機規模、運營業績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在8月22日舉行的兩核重組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說。據......

    探秘“華龍一號”核電技術有何安全“盾牌”?

    在福建省南部,有一座名叫云霄的小城。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在這座小城誕生、成長,它承載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從并跑到領跑的戰略使命,始終以安全為中心。“華龍一號”的批量化建設首個項目——......

    楊長利:我國核電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的基礎

    楊長利認為,我國核電目前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他向大會提交提案: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