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2-08-19 14:26 原文鏈接: 李永舫、丁奎嶺為吉林省青少年作科普報告

      8月18日,2022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術年會暨“科學與中國”20周年活動——“院士進吉林”專家巡講活動在長春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家李永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有機化學家丁奎嶺等到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為青少年作科普報告。吉林省教育廳副廳長劉青川參加活動。

      李永舫分享他的成長經歷和科研感悟,再結合專業領域以《太陽能利用和聚合物太陽電池光伏材料》為題,用他的人生感悟“熱愛+用心+努力+認真=成功”,講述他在成長道路上遇到的困難與挫折,勉勵青少年要勤奮刻苦,追求真理,勇攀科學高峰。他通過有機太陽電池光伏材料發展歷史、光伏在建筑領域應用及中國光伏取得的驕傲成績等內容,把同學們帶到高分子化學的奇妙世界里。

      丁奎嶺以《合成的世界》為題,將深奧難懂的化學道理轉化成一個個生動形象、貼近生活的例子,為同學們講述合成化學對人類健康、生命科學、現代農業、材料科學等作出的巨大貢獻,解讀化學的魅力、科學的奧妙,讓青少年對有機合成化學領域有了更深入系統的了解,對化學發展趨勢有了全新的認識。他表示,科技創新的未來在于當今的青少年是“第二個百年目標”的責任擔當人,是擔任民族復興重任的接班人。

      同學們在院士的引領下沉浸在對化學世界的探索和遐想中,現場互動環節面對激動與熱情同學們所提出的問題,兩位院士耐心、幽默、詳細的解答收獲了現場同學們的陣陣掌聲。

      期間,丁奎嶺代表中國科學院學部向東北師大附中贈送國家科學思想庫系列叢書。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邵志豪校長代表學校接受院士贈書。

      “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活動是2002年由中國科學院發起,聯合中宣部、教育部、科技部、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協共同主辦的高層次公益性科普活動,旨在發揮院士群體在科學普及和科學教育方面的高端引領和率先示范帶動作用。兩位院士的報告會內容十分豐富,高屋建瓴,喚起了青少年對科學的熱情和向往,會吸引更多熱愛化學的青少年將來從事化學的研究,為國家的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

      一次與院士零距離接觸、學習和交流的機會,是一場學術的盛宴,更是一次科技報國的理想信念教育。

      東北師范大學附屬中學現場約200名師生、中國科學院學部工作局、吉林省教育廳、吉林省科協青少中心相關人員參加本次報告會,全省中小學師生約196萬人通過線上觀看。

    相關文章

    《像天才一樣思考》譯者序

    原文地址:http://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23/3/497472.shtm最近我的朋友K.BarrySharpless教授梅開二度,再次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我......

    丁奎嶺:大學是城市和產業發展的引擎

    2月27日下午,上海舉行市政府新聞發布會,介紹上海推進“大零號灣”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區建設有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有媒體提問,上海交大率先承擔國家科技成果轉化的改革試點,請問現在推進情況怎么樣?對于“......

    丁奎嶺:內容、渠道和技術三融合,做好科普教育

    中新網8月21日電在8月20日舉行的首屆上海科技傳播大會上,中科院院士丁奎嶺表示,科技創新的根本在人,各國科技競爭的本質是教育的競爭、人才的競爭,因此科普教育和科技創新是同等重要的。該如何做好科普教育......

    李永舫、丁奎嶺為吉林省青少年作科普報告

    8月18日,2022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術年會暨“科學與中國”20周年活動——“院士進吉林”專家巡講活動在長春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家李永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

    李永舫、丁奎嶺為吉林省青少年作科普報告

    8月18日,2022年中國科學院化學部學術年會暨“科學與中國”20周年活動——“院士進吉林”專家巡講活動在長春舉辦,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高分子化學家李永舫,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

    兩會簡訊|進一步加強優化基礎科學研究

    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實施基礎研究十年規劃,加強長期穩定支持。中國科學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丁奎嶺委員認為,基礎研究是科技創新的源頭,要建設科技強國,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必須打牢基礎研究這個根基......

    丁奎嶺院士:上海交大已有超2000門課程上線

    2月18日,上海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舉行,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中國科學院院士丁奎嶺等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尤其是高校如何“一校一策”開展在線授課。圖片來源于網絡丁奎嶺表示,“我......

    丁奎嶺委員:引入社會投資促進科技成果轉化

    “在國內高校和科研院所的科研成果轉化率能達到10%就不錯了,科研人員申請了那么多的ZL,驅動力是什么?是真的需要進行知識產權保護,還是因為評價體系需要通過ZL來評職稱、進行項目結題呢?”全國政協委員、......

    丁奎嶺任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

    教育部關于丁奎嶺任職的通知上海交通大學:2018年9月21日研究決定:任命丁奎嶺為上海交通大學常務副校長(正局級)。教育部2018年10月18日......

    為科技創新修煉強大“內功”

    人物小傳丁奎嶺,有機化學家。1966年出生,河南省永城市人,中共黨員,畢業于鄭州大學化學系。1998年入選中科院“百人計劃”,2000年和2003年分別入選上海市“啟明星”計劃和“啟明星跟蹤”計劃,獲......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