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上旬,菲律賓遭遇罕見高溫,氣溫高達42℃;4月中旬,地處中東沙漠地區的阿聯酋迪拜遭特大暴雨襲擊,一天下完了近兩年的雨;4月18日起,我國南方地區在前汛期出現了大范圍強降雨……
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現的同時,歐盟氣候變化監測機構——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證實,世界經歷了有記錄以來“最溫暖的3月”。越來越“極端”的天氣是否與全球變暖密切相關?今年全球氣溫會否再破紀錄,成為新的“最熱一年”?記者采訪了相關專家,對此釋疑解惑。
華南4月雨量暴增,“龍舟水”會否更猛
每年4月至6月是華南地區的前汛期,一般5月中旬之前降水較為局地,偶爾會在西南季風加強的情況下出現局地短時強降水。真正季風爆發帶來的大量降水會在5月中旬之后,由于臨近端午節,故俗稱“龍舟水”。
中山大學大氣科學學院教授杜宇表示:“這幾天的大規模暴雨類似于季風爆發后的‘龍舟水’,實屬罕見。”據中央氣象臺監測,今年4月1日入汛以來,江南和華南北部累計降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80%至200%。
“今年季風爆發期前,西南水汽輸送帶非常強,副熱帶高壓只是臨時東撤,天氣條件尚未達到季風爆發標準,就帶來了強降水。”杜宇分析,從天氣圖上看,高空南支槽頻繁東移影響華南地區,在我國西南部形成低渦,其東側的切變線影響華南;而南海上的邊界層急流帶著豐沛水汽來到華南,配合北方南下的冷空氣,這些都利于形成較強的中尺度對流系統。因此,“這些天,幾乎每天都有非常經典的強颮線形成,造成強風和暴雨”。
歷經這一波暴雨,是否意味著今年正式季風爆發,將給華南地區帶來更強降水?杜宇認為,兩者并不一定有密切關聯,“雖然這幾天的降水強度與季風爆發期看起來相似,但成因不同,無法由此推測季風爆發會否異常或帶來更極端降水”。
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會“自我加強”
今年2月,南半球剛結束一輪酷暑,北半球則異常高溫;3月,全球各地不斷發生大規模山火;4月以來,暴雨和高溫又迫不及待提前登場……
世界氣象組織(WMO)氣候學家阿爾瓦羅·席爾瓦認為,這種異常高溫與自2023年6月以來觀察到的持續變暖現象相一致。事實上,截至今年3月,全球已出現連續9個月的月度高溫紀錄。
根據歐盟哥白尼氣候變化服務局的監測數據,今年3月全球地表平均氣溫又創新高,達到14.14℃——比前30年平均溫度高0.73℃,比工業化前3月平均氣溫高1.68℃!
在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研究員魏科看來,這是全球變暖背景下,極端天氣災害日益頻發、極端化增強的一種真實體現。例如,東南亞以往常年氣溫在27℃至34℃左右,但近年卻頻現高溫,今年4月的“歷史性”熱浪導致越南數千人嚴重缺乏淡水,馬來西亞政府也實施了人工降雨。極端天氣似乎已成為近幾年的“全球常態”。
“當更多熱量進入大氣,會使大氣容納更多水汽,積蓄更多能量,從而觸發更猛烈的暴雨。”魏科說,迪拜所遭遇的特大暴雨就是一個典型案例。歷史上,沙漠地區下暴雨并非沒有先例,但如此強烈的對流天氣卻極為罕見,“這場暴雨所釋放的能量,至少相當于幾百顆投向廣島的原子彈”。
“而且,一旦極端天氣發生之后,還會進入一個正反饋的加強過程。”魏科解釋,極端天氣事件釋放的能量有助于加強大氣環流,使極端天氣事件更加極端、持續時間更長。
厄爾尼諾并非所有災害天氣的“幕后元兇”
去年,厄爾尼諾的出現為全球變暖“添了一把火”,2023年也成為人類有氣象記錄以來最熱的一年。
這次厄爾尼諾事件是自2016年以來最強的一次,也是本世紀第四次中等強度以上的厄爾尼諾事件。它導致全球多地出現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如南美洲的洪澇、澳大利亞的干旱、東亞和北美洲的寒潮等。
鑒于厄爾尼諾事件通常在達到峰值后對全球氣溫產生的影響達到最大,世界氣象組織秘書長席列斯特·紹羅提醒,2024年可能會更熱,“盡管厄爾尼諾事件是自然發生的,年復一年、來來去去,但長期氣候變化正在升級,且無疑是由人類活動造成的”。
值得注意的是,從目前發生的極端天氣事件來看,這次厄爾尼諾并非所有災害性天氣的“幕后元兇”,因此很多極端天氣事件也不會隨厄爾尼諾的結束而退場。
“從年度統計來看,一般厄爾尼諾發生年的次年,我國江南、華南地區出現暴雨和洪澇災害的概率會上升。”魏科認為,此次華南地區的降雨與厄爾尼諾事件呈現弱相關性,很難一一對應起來。
4月上旬,菲律賓遭遇罕見高溫,氣溫高達42℃;4月中旬,地處中東沙漠地區的阿聯酋迪拜遭特大暴雨襲擊,一天下完了近兩年的雨;4月18日起,我國南方地區在前汛期出現了大范圍強降雨……全球極端天氣事件頻現的......
據@氣象北京今晨消息:20日本市出現中到大雪,其中城區及南部地區大雪,積雪深度7至10厘米。20日5時至21日6時,全市平均降水量5.5毫米,城區平均7.2毫米,西南部6.4毫米,東南部6.9毫米,西......
中央氣象臺首席預報員徐珺報告稱,自2009年以來,我國中東部經歷了最強持續雨雪冰凍過程。大范圍的雨雪天氣正在影響湖北的西南部至蘇皖的中北部,導致了大于20毫米的雨夾雪或雪量。3至5日將迎來本輪雨雪過程......
根據國家氣候中心監測數據,今年秋季以來(9月1日至11月1日),全國平均氣溫15.0℃,較常年同期偏高1.4℃,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高。然而,一夜入冬。11月5日北方大部地區的雨雪天氣導致溫度驟......
國際著名學術期刊《自然》最新發表兩篇聚焦研究人工智能(AI)天氣預報潛力的氣候科學論文,分別提出兩種AI天氣預報方法,第一種方法最多能提前一周預測全球氣候模式,另一種方法能預測短時天氣,如極端降水事件......
英國牛津大學和南安普頓大學的研究人員在多年以前做過一項很有意思的研究,發現好多有名的作曲家和歌手都有在作品中寫到或唱到有關天氣的內容的情況,而且大多以陽光和晴天為主,甲殼蟲樂隊的歌曲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原標題:總臺現場直擊丨超級氣旋風暴“穆查”登陸緬甸多地受影響當地時間14日中午,超級氣旋風暴“穆查”在緬甸西部若開邦登陸。登陸時的最大風速超過每小時200公里。強勁的風暴不僅使若開邦沿海出現暴雨和巨浪......
“五一”假期快結束了不少人已經踏上了返程的路需要提醒的是適宜出行的好天氣也“余額不足”了未來三天(5月2日至4日)大范圍降水和強對流天氣要來了江漢、黃淮、江淮等地將迎來強降雨過程局部有大暴雨假期結束之......
4月18日,雖然今天隨著大范圍的降雨天氣在南方展開,之前出現大范圍炎熱天氣的四川盆地、江漢、江淮、江南多地氣溫明顯下降,在16點的24小時氣溫變化圖上可見,大范圍的藍紫色降溫區出現在了長江流域。但實際......
近日,四川省生態環境廳、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經濟和信息化廳等17個部門聯合印發《四川省深入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和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實施方案》,要著重打好重污染天氣消除、臭氧污染防治、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