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廣東核電集團(中廣核)運營公司總經理蘇圣兵18日在2012年中國高新技術論壇上表示,政府、行業、媒體、公眾應理性地認識核電安全風險,“認識”好比是十字路口的“紅綠燈”,是當前影響中國核電發展的關鍵因素。
蘇圣兵表示,福島核事故的發生,讓全球核電復蘇蒙上了陰影。在穩妥恢復核電正常建設的過程中,推動核電產業創新對實現核電安全、高效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蘇圣兵稱,推進核電產業創新并不是對已形成的核電產業結構進行創造性的解構和重構,而是要立足中國核電40年發展奠定的基礎,找出存在的薄弱環節,突破制約發展的關鍵瓶頸,推動核電發展方式的提升和轉變。
“核安全是核電的生命線,所有核電從業者要敬畏核安全,守護核安全。”蘇圣兵稱,福島核事故以來,中國核電企業積極推進有針對性的、最穩妥的技術改進措施,進一步提高中國核電安全水平和應對極端自然災害疊加的能力。中廣核集團對在運核電站、在建核電站分別制定了多項改進計劃。通過持續推行技術創新和管理改進,中國核電會更加安全。
“對核電的任何質疑都有其合理性,質疑越多,影響越廣,維護科學理性的聲音也需要越大。”蘇圣兵說,“安全不僅僅是技術問題,同時也是一種社會心理與情感體驗,需要認知與信任。現階段‘政府有信心、百姓能放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顯得更加重要。”
蘇圣兵表示,由于福島核事故的影響,當前中國核電發展規模的設定實際是保守的。中國核電發電量僅為總發電量的2%,遠遠低于國際平均水平。安全高效發展核電需要保持合理節奏。日本福島事故造成核電發展在短期內放緩,客觀上為中國追趕國際核電先進水平、突破核電“走出去”的知識產權障礙,創造了良好的機遇。應通過核電項目的有序安排,保持核電建設的合理節奏,兼顧核電技術的連續性,進一步推進國產化、自主化能力提升。
“在核電領域,我們已經實現了從跟跑、并跑到逐步轉向領跑。核電研發設計、建造能力、裝機規模、運營業績達到了全球領先水平。”中核集團黨組書記、董事長余劍鋒在8月22日舉行的兩核重組五周年新聞發布會上說。據......
在福建省南部,有一座名叫云霄的小城。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在這座小城誕生、成長,它承載著中國自主三代核電技術“華龍一號”從并跑到領跑的戰略使命,始終以安全為中心。“華龍一號”的批量化建設首個項目——......
楊長利認為,我國核電目前已具備實現更大目標、更高質量發展的扎實基礎,他向大會提交提案:進一步加大力度,在確保安全前提下,未來十年保持每年核準開工10臺以上機組;拓展空間布局,在清潔基荷電力供應保障能力......
今天(2月17日)上午9:30,位于福建漳州的“華龍一號”首個批量化機組完成外穹頂吊裝。“華龍一號”是我國具有完全自主知識產權的第三代核電技術,它的建設對我國實現由核電大國向核電強國跨越具有重要意義。......
央視網消息:記者從中核集團獲悉,近日,位于海南昌江的全球首個陸上商用模塊化小型反應堆“玲龍一號”核島安裝工程正式開工。本次實施的項目為反應堆廠房管道支吊架安裝子項,是連接核島、常規島的基礎設施。“玲龍......
中國核學會理事長王壽君在1日舉行的第23屆太平洋地區核能大會上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3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一。今年已核準10臺核電機組。預計未來五年,我......
位于大連瓦房店市的遼寧紅沿河核電站是東北首座核電站,也是東北最大的電力能源投資項目。近日,隨著6臺機組全面投產,這里成為國內在運裝機容量最大的核電站,也是世界第三大核電站,在運總裝機容量達到670萬千......
從1970年開展“728工程”算起,中國核電事業發展經歷了半個多世紀。從30萬千瓦級的秦山核電站,到百萬千瓦級的華龍一號,再到小堆玲龍一號,折射出中國核工業的滄桑巨變。日前,記者來到福建福清和海南昌江......
國家核安全局副局長、核電安全監管司司長湯搏9日介紹,截至2022年6月,我國在運核電機組54臺,在建核電機組23臺,在運在建核電機組數為全球第二。他是在當天舉行的第29屆國際核工程大會開幕式上介紹這一......
名稱關于山東海陽核電項目3、4號機組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建造階段)的批復索引號000014672/2022-00239分類環境影響評價管理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生成日期2022-06-22文號環審〔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