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從格陵蘭睡鯊身上采集肌肉組織。圖片來源:伊萬·坎普利森/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
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2日至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實驗生物學學會年會報告,研究表明,穩定的肌肉代謝活動可能是世界上最古老的脊椎動物物種——格陵蘭睡鯊長壽的一個重要因素。這一發現有助于保護這種脆弱物種免受氣候變化影響,甚至有助于人類心血管健康研究。
格陵蘭睡鯊是現存最長壽的脊椎動物,預期壽命至少為270歲,最長可能會超過500歲。
此前人們認為,這種鯊魚之所以長壽,是由于寒冷的環境和極少的運動造成的。但這一物種超長壽命背后的因素似乎要復雜得多。
研究人員測量了格陵蘭睡鯊的新陳代謝,并對其肌肉組織樣本進行了酶分析。他們用分光光度計測量了不同年齡和環境溫度下格陵蘭睡鯊酶的代謝活性。
結果顯示,格陵蘭睡鯊在不同年齡段的肌肉代謝活動沒有顯著變化,這表明它們的新陳代謝似乎不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下降,這可能是其長壽的關鍵因素。研究人員表示,大多數動物的代謝酶活性都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變化,在這一點上,格陵蘭睡鯊與大多數動物截然不同。研究結果還表明,格陵蘭睡鯊的代謝酶在較高溫度下明顯更加活躍。
在氣候變化日益加劇的今天,適應能力較弱的長壽物種可能最容易滅絕。雌性格陵蘭睡鯊可能要到150歲才能性成熟。鑒于其漫長的生命周期,該物種適應環境變化的機會將大大減少。研究人員計劃測試更多的酶和組織類型,以更深入地了解它的代謝活動,最終目標是保護該物種。
此外,探究格陵蘭睡鯊特別是其心臟功能,有望為揭示人類心血管系統的健康機理開辟新途徑。
2024年10月18日-19日,自然科學基金委第378期雙清論壇“道路和橋梁工程高韌長壽與智能綠色關鍵前沿基礎科學問題”在南京召開。本次論壇由自然科學基金委工程與材料科學部、信息科學部、管理科學部及計......
記者27日從西南大學獲悉,該校資源昆蟲高效養殖與利用全國重點實驗室代方銀教授團隊發現了調控壽命的新基因OSER1,并在家蠶、線蟲、果蠅等多物種中研究揭示了其調控機制。該基因對壽命的影響得到人類受試者研......
研究人員從格陵蘭睡鯊身上采集肌肉組織。圖片來源:伊萬·坎普利森/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2日至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實驗生物學學會年會報告,研究表明,穩定的肌肉代謝活動可能是世......
研究人員從格陵蘭睡鯊身上采集肌肉組織。圖片來源:伊萬·坎普利森/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2日至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實驗生物學學會年會報告,研究表明,穩定的肌肉代謝活動可能是世......
研究人員從格陵蘭睡鯊身上采集肌肉組織。圖片來源:伊萬·坎普利森/美國科學促進會網站科技日報訊(記者張佳欣)據2日至5日在捷克首都布拉格舉行的實驗生物學學會年會報告,研究表明,穩定的肌肉代謝活動可能是世......
生長激素受體缺乏(GHRD,也稱為Laron綜合征),患者因廣泛性生長激素(GH)不敏感導致生長發育遲緩,表現出侏儒癥狀。此外,他們還表現出非常低的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和癌癥發生率,以及延遲年齡相關的認......
生長激素受體缺乏(GHRD,也稱為Laron綜合征),患者因廣泛性生長激素(GH)不敏感導致生長發育遲緩,表現出侏儒癥狀。此外,他們還表現出非常低的胰島素抵抗、糖尿病和癌癥發生率,以及延遲年齡相關的認......
據29日《老年學雜志:醫學科學》在線報道,美國加州大學圣迭戈分校領導的一項多機構研究顯示,60歲后保持體重的女性更有可能活到90歲以上甚至100歲,也就是所謂的“長命百歲”。與體重減輕5%或更多的老年......
在適應性輻射過程中,哺乳動物的壽命演化出較高的多樣性,包括從最長壽命只有3年的鼩鼱到壽命長達200余年的弓頭鯨。其中,一些特殊的哺乳動物類群如裸鼴鼠、弓頭鯨、大象和蝙蝠等,展現出長壽命、抗腫瘤的特點,......
根據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科學家領導的一項新研究,牛磺酸缺乏是動物衰老的驅動因素。而牛磺酸補充劑可減緩蠕蟲、小鼠和猴子的衰老過程,甚至可將中年小鼠的健康壽命延長多達12%。該研究于8日發表在《科學》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