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植物遺傳轉化的方法
植物遺傳轉化技術可分為兩大類:一類是直接基因轉移技術,包括基因槍法、原生質體法、脂質體法、花粉管通道法、電激轉化法、PEG介導轉化方法等,其中基因槍轉化法是代表。另一類是生物介導的轉化方法,主要有農桿菌介導和病毒介導兩種轉化方法,其中農桿菌介導的轉化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轉化率高,廣泛應用于雙子葉植物的遺傳轉化。
二.農桿菌介導的基因轉化方法
(一)農桿菌的Ti質粒與T-DNA 的整合機制
幾乎所有雙子葉植物都容易受到土壤農桿菌感染,而產生根瘤。它是一種革蘭氏陰性土壤桿菌(A. tumefaciens)。其致瘤特性是由Ti(tumor-inducing)質粒介導的。
農桿根瘤菌之所以會感染植物根部是因為植物根部損傷部位分泌出酚類物質乙酰丁香酮和羥基乙酰丁香酮,這些酚類物質可以誘導Vir(Virulence region)基因的啟動表達,Vir基因的產物將Ti質粒上的一段T-DNA 單鏈切下,而位于根瘤染色體上的操縱子基因產物則與單鏈T-DNA 結合,形成復合物,轉化植物根部細胞。T-DNA 上有三套基因,其中兩套基因分別控制合成植物生長素與分裂素,促使植物創傷組織無限制地生長與分裂,形成冠癭瘤。第三套基因合成冠癭堿,冠癭堿有四種類型:章魚堿(octopine)、胭脂堿(nopaline)、農桿堿(agropine)、琥珀堿(succinamopine),使農桿菌生長必需的物質。
1. Ti質粒的結構
在發現根瘤農桿菌誘發冠癭瘤的本質是Ti質粒后,Ti質粒便成為冠癭瘤形成基因鑒定與分析的主要研究對象。
Ti質粒大約在160~240kB之間。其中T-DNA 大約在15kb-30kb。Vir基因區在36kb左右。除此之外,Ti質粒上還存在Con區(region encoding conjugation)和Ori區(origin of replication)
·一名杜氏肌營養不良患者在2期臨床試驗中去世,死于心臟驟停。這是輝瑞第二次宣布其DMD基因治療藥物fordadistrogenemovaparvovec在臨床試驗中出現死亡事件。當地時間2024年5月......
亓魯濱第一次來到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以下簡稱杭州醫學所)的時候,杭州醫學所還是一片建設工地。那是2020年7月,他懷著對中國科學院首個以醫學命名的研究所的憧憬和對“人間天堂”杭州的喜愛,準備來杭......
科技日報北京5月5日電 (記者張夢然)鍛煉對身體有益似乎已是公認常識,但這其實是一個籠統的認知,人們對其分子層面的奧秘還不甚了解。不清楚這一過程,會影響人們對鍛煉強度、類型以及相應疾病和健康......
在不斷探索以前未知的CRISPR基因編輯系統的過程中,研究人員從溫泉、泥炭沼澤、糞便甚至酸奶中搜尋各種微生物。現在,由于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進步,他們可能只需按一下按鈕就可以設計出這些系統。據《自然》報道......
科技日報訊 (記者劉霞)在對癌癥遺傳易感性開展的一項新研究中,由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下屬國家癌癥研究所科學家領導的一個國際研究小組,確定了50個與腎癌發病風險相關的新區域。這一成果有助推進對癌......
5月3日,《細胞—代謝》(CellMetabolism)刊發了中國科學院廣州生物醫藥與健康研究院研究員劉興國團隊與合作者最新研究成果。他們改寫了教科書中“線粒體基因組編碼13個蛋白”的論斷,首次發現線......
科技日報訊 (記者張夢然)現在人們常說的“社恐”,其特征是會盡力回避處身公共場所或與人打交道;而“社牛”則與之恰恰相反。《自然·通訊》最新發表的一篇論文描述了果蠅體內一種調節社交網絡結構的基......
華南理工大學食品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黃明濤團隊對釀酒酵母中的未折疊蛋白響應元件(UPRE)進行了改造,并應用于基因表達的動態調控。相關成果于4月30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以“創制UPRE......
近日,中山大學中山眼科中心教授張秀蘭團隊與劍橋大學教授PatrickYu-WaiMan合作,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靶向敲除碳酸酐酶2(Car2)基因,在小鼠模型上單次給藥獲得持續降低眼......
近日,廈門大學教授柯才煥、馮丹青團隊和副教授張原野團隊等合作,在海洋生物基因組學和污損生物附著研究領域取得最新進展,相關成果發表于《自然-遺傳學》。該研究分析了代表性海洋污損生物藤壺附著和殼形成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