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20-09-07 22:37 原文鏈接: 植物組織培養過程

    一、培養材料的采集
    組織培養所用的材料非常廣泛,可采取根、莖、葉、花、芽和種子的子葉,有時也利用花粉粒和花藥,其中根尖不易滅菌,一般很少采用。
    對于木本花卉來說,闊葉樹可在一、二年生的枝條上采集,針葉樹種多采種子內的子葉或胚軸,草本植物多采集莖尖。
    在快速繁殖中,最常用的培養材料是莖尖,通常切塊在0.5厘米左右,如果為培養無病毒苗而采用的培養材料通常僅取莖尖的分生組織部分,其長度在0.1毫米以下。
    二、培養材料的消毒
    (一)先將材料用流水沖洗干凈,最后一遍用蒸餾水沖洗,再用無菌紗布或吸水紙將材料上的水分吸干,并用消毒刀片切成小塊。
    (二)在無菌壞境中將材料放入70%灑精中浸泡30-60秒。
    (三)再將材料移入漂白粉的飽和液或0.01%升汞水中消毒10分鐘。
    (四)取出后用無菌水沖洗三、四次。
    三、制備外植體

    將已消毒的材料,用無菌刀、剪、鑷等,在無菌的環境下,剝去芽的鱗片、嫩枝的外皮和種皮胚乳等,葉片則不需剝皮。然后切成0.2-0.5厘米厚的小片,這就是外植體。在操作中嚴禁用手觸動材料。
    四、接種和培養
    (一)接種
    在無菌壞境下,將切好的外植體立即接在培養基上,每瓶接種4-10個。
    (二)封口
    接種后,瓶、管用無菌藥棉或蓋封口,培養皿用無菌膠帶封口。

    (三)溫度
    培養基大多應保持在25℃左右,但要因花卉種類及材料部位的不同而區別對待。
    (四)增殖
    外植體的增殖是組培的關鍵階段,在新梢等形成后為了擴大繁殖系數,需要繼代培養。把材料分株或切段轉入增殖培養基中,增殖培養基一般在分化培養基上加以改良,以利于增殖率的提高。增殖1個月左右后,可視情況進行再增殖。
    (五)根的誘導

    繼代培養形成的不定芽和側芽等一般沒有根,必須轉到生根培養基上進行生根培養。1個月后即可獲得鍵壯根系。
    五、組培苗的練苗移栽
    試管苗從無菌到光、溫、濕穩定的環境進入自然環境,必須進行煉苗。一般移植前,先將培養容器打開,于室內自然光照下放3天,然后取出小苗,用自來水把根系上的營養基沖洗干凈,再栽入已準備好的基質中,基質使用前最好消毒。移栽前要適當遮蔭,加強水分管理,保持較高的空氣濕度(相對濕度98%左右),但基質不宜過濕,以防爛苗。


    相關文章

    清華學者閻琨談偏才怪才的培養:重在個體甄別選拔

    數學高手與中專生的強烈反差,讓姜萍近日成為了輿論場的“網紅”。公眾在關注她所取得的成績之余,也在不斷追問:未來像姜萍這樣的“偏才”和“怪才”應該何去何從?  “建議我國對拔尖人才的......

    中南大學和西湖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

    5月20日,中南大學與西湖大學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本著“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合作共贏”的原則,雙方將圍繞共同感興趣的領域開展跨校、跨學科科研合作。簽約儀式現場。中南大學供圖其中,中南大學湘雅醫學院與西湖......

    建強戰略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機制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堅持教育優先發展、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引領驅動,加快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人才強國”。實現人才引領驅動的關鍵是戰略科技人才。戰略科技人才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

    五部門聯合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023—2025年)》

    為貫徹實施《國家標準化發展綱要》和《國家“十四五”期間人才發展規劃》,培養標準化人才隊伍,近日,國家標準委、教育部、科技部、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全國工商聯五部門聯合印發《標準化人才培養專項行動計劃(2......

    國務院發文:提高國自然資助青年人才比例至45%以上|附解讀

    近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進一步加強青年科技人才培養和使用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明確提出包括提高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對青年科技人才的資助規模,將資助項目數占比保持在45......

    尤政代表:加快構建高校人才培養融合創新模式

    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是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重中之重。黨的二十大報告對加快建設國家戰略人才力量作出部署,提出努力培養造就更多大師、戰略科學家、一流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師......

    資源“高配”和拔尖人才將如何“化學反應”

    聆聽院士和知名教授講座報告,參觀費林加諾貝爾獎科學家聯合研究中心、上海化工研究院等機構,進入華東理工大學(以下簡稱華理)生物采油實驗室科研輪轉,負責“航天育種菌種及代謝產物分析”大學生創新創業項目訓練......

    戰略科學家成長需厚植“沃土”

    作為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力量,戰略科學家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也是近年來我國人才培養和使用的重點。然而,當前我國能躋身國際前沿、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科學家......

    戰略科學家成長,這個因素不能少

    作為支撐我國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關鍵力量,戰略科學家站在國際科技前沿、引領科技自主創新、承擔國家戰略科技任務,也是近年來我國人才培養和使用的重點。然而,當前我國能躋身國際前沿、參與國際競爭的戰略科學家......

    上海大學:聚焦培養全面發展的創新人才

     近日,上海大學招生與畢業生就業工作辦公室主任陸瑾線上做客新華網“2022高考情報局”,向廣大考生和家長介紹今年學校的招生政策和特色專業等情況。Q1:能否請您介紹一下上海大學的基本情況?陸瑾......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