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MDV可以與宿主細胞表面的受體分子結合, 通過胞吞作用進入細胞, 在細胞質內復制和增殖, 通常在感染4h~6h后可生成新的感染性病毒粒子。病毒感染的第一步是受體的特異性識別, 研究證實, 整聯蛋白和硫酸乙酰肝素是FMDV的受體.體外實驗表明, 整聯蛋白αVβ1、αVβ3、αVβ5、αVβ6、αVβ8可以識別FMDV衣殼蛋白VP1的RGD基序, 其中αVβ6只存在于上皮細胞中, 相比于其他受體, 病毒在體內更易于與其結合。然而, 在FMDV自然感染過程中, 何種整聯蛋白發揮關鍵作用及整聯蛋白間的協同功能尚不清楚.硫酸乙酰肝素是體外培養時FMDV利用的受體, 最初被認為是某些O型FMDV進入細胞的受體, 后來發現A、C、Asia1和SAT-1等其他血清型病毒也能以硫酸乙酰肝素為細胞受體。.最新研究發現, Jumonji C-domain containing protein 6 (JMJD6) 為磷脂酰絲氨酸受體, 具有精氨酸脫甲基酶活性的同時, 可以作為FMDV的替代受體.Lawrence等研究證實, FMDV可以利用JMJD6在不表達整合素和硫酸乙酰肝素的CHO677細胞內增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