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代Skylon太空飛機
北京時間2月23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英國科學家日前宣稱,他們正在開發一種可重復使用太空飛機,可以將太空發射的成本降低十分之一,這種飛機有望在10年內問世。
一個歐洲研究小組正在開發新一代Skylon太空飛機,英國布里斯托爾大學工程師也參與了研發工作。Skylon宇航飛機可重復使用,能將超過12噸的貨物送入軌道,起飛和著陸使用的跑道相同。這種飛機的成敗取決于“佩刀”(Sabre)火箭發動機。布里斯托爾大學參與了“佩刀”火箭發動機的研發。“佩刀”是一種獨特的混合動力發動機,進入地球大氣層后,能像傳統噴氣機一樣“呼吸”空氣,并在太空轉換為火箭動力。
在吸氣模式下,空氣先是被冷卻并壓縮,然后同氫燃料一起進入火箭發動機。在火箭模式下,氫連同液氧一起燃燒。位于牛津的噴氣發動機公司(REL)領導實施了這個耗資數百萬英鎊的混合動力發動機項目。該公司執行董事艾倫·邦德說:“傳統、一次性使用火箭每次發射的費用超過7000萬英鎊,一定程度上拖累了這個市場的發展。讓太空發射變得經濟起來的關鍵是使用真正可重復使用的宇航飛機。”
“這種飛機可以從跑道上起飛,直接爬升到太空,發射衛星后,自動安全地返回地球。我們公司對Skylon飛機及其特有的‘佩刀’吸氣發動機進行了多年的設計和研究,這意味著我們占據著實現這一目標的有利位置。Skylon飛機可以將進入太空的費用降低十分之一。”
噴氣發動機公司將在牛津郡卡拉姆試驗基地測試“佩刀”發動機特有的空氣冷卻技術。與此同時,布里斯托爾大學航空航天工程系的尼爾·泰勒博士將領導實施對先進的火箭噴嘴的演示計劃,這種火箭噴嘴可以迅速適應周圍大氣壓力。對“佩刀”發動機燃燒室的測試將在德國進行。
泰勒博士說:“如果獲得成功,整個項目將產生巨大的影響,一想到這將是太空領域一場潛在革命的開端,確實令人激動不已。”這個示范項目旨在消除“佩刀”計劃面臨的所有突出技術障礙。這將給全面的發動機研發項目和首次Skylon飛機發射鋪平道路。布里斯托爾大學的工程師說,Skylon飛機將在10年內發射。
該項目還得到歐洲航天局最新90萬英鎊的經費支持。英國負責科技創新的內閣大臣達拉森表示:“這是英國公司開發世界級技術的典型例證,這一技術將給太空探索的未來帶來令人激動的變化。噴氣發動機公司、英國國家航天中心和歐洲航天局成功確保這個公共部門與私人企業合作項目的順利實施,我期待看到這個項目不斷取得進步。”
近日,高新司組織專家在上海對“十二五”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大型飛機自動化涂裝設備研制與應用示范”項目進行驗收。項目針對大型飛機整機的自動化涂裝技術,攻克了多基體材料組合機身表面涂裝優化技術、面向超大部件......
俄羅斯宇航員正在國際空間站開展浮萍生長實驗,初步結果顯示這種水面浮生植物在太空失重條件下也會浮在水面。俄羅斯衛星通訊社援引俄科學院生物醫學研究所科研負責人萊溫斯基赫的話說,為觀察浮萍在太空失重條件下的......
當地時間4月11日,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一項研究結果,2015年至2016年間,在國際空間站度過340天的宇航員斯科特?凱利(ScottKelly)從體重到基因都發生了改變。資料圖:美國宇航局......
3月7日晚,中國航空工業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航空工業)新聞發言人周國強在航空界兩會代表委員媒體見面會上表示,為加快“鯤龍”AG600飛機的研制進度,航空工業將陸續投產4架試飛飛機,加快適航取證進度。......
近期,中國首個空間太陽能電站實驗基地已在重慶啟動建設。據悉,空間太陽能電站即在地球軌道上建立太陽能電站,收集太陽能,并通過無線傳輸方式向地面提供持續電力的發電系統。與石油、天然氣等能源相比,空間太陽能......
人類對浩瀚宇宙的探索從未停歇。2019才過去不到三個月,來自神秘太空的喜訊便頻頻傳來。嫦娥四號著陸月球背面成為月背首個“地球行者”今年1月3日,中國嫦娥四號成功在月球背面的預選區域著陸,并傳回了世界首......
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空客公司發布的試驗視頻顯示,模......
俄羅斯巴拉諾夫中央航空發動機研究所總裁米哈伊爾·戈爾金近日表示,將在2020年對裝配有混合動力引擎的飛機展開飛行測試。戈爾金對塔斯社說,裝配混合動力引擎,意味著飛行器既能夠通過高性能電池獲取動力,也可......
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空客公司發布的試驗視頻顯示,模......
美國航天局一項雙胞胎對比研究顯示,長期太空生活有可能會讓宇航員的免疫系統處于高度警戒狀態,并改變他們一些基因的活躍程度。2015年至2016年,美國宇航員斯科特·凱利在國際空間站上連續生活340天,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