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的一項新研究顯示,如果全球碳排放維持在當前水平,南極冰蓋融化將導致南極深海環流在30年內放慢40%,并使深海溫度上升,對海洋生態系統和全球氣候產生深遠影響。南極區域的表層海水由于密度較大而下沉......
2019年和2020年澳大利亞前所未有的野火讓人記憶猶新。而對于貝克心臟病與糖尿病研究所計算生物學家MichaelInouye來說,正是隨著氣候變暖更有可能發生的讓其實驗室關閉的野火,促使他開始關注碳......
中國科學院青藏高原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所)3月22日發布消息說,該所三極觀測與大數據團隊張臻研究員聯合美國馬里蘭大學、美國宇航局及北京大學等科研人員最新完成的一項研究發現,全球濕地甲烷排放正在加劇,......
2023年3月14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將為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制定“標尺”,構建溫室氣體標尺......
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和發展,人們對它可能帶來的收益和風險的認識日益深刻。當下,人工智能的跳躍式發展在給人類社會帶來廣闊前景的同時,也給個人安全和保障帶來很大風險,增加了侵犯人類基本權利的可能性。然而......
2023年3月14日,由中科院空天信息創新研究院(空天院)牽頭的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控制關鍵測量技術及標準研究”項目在京啟動。該項目將為碳排放監測數據質量制定“標尺”,構建溫室氣體標尺......
“雙碳”背景下,全面摸清我國的碳排放清單尤為重要。近日,廣東省科學院廣州地理研究所研究員蘇泳嫻團隊研究揭示了我國不同類型城市客運碳排放的影響機制。相關研究發表于《建筑與環境》(BuildingandE......
根據中央有關意見精神,近日,由江蘇泰州市生態環境局、泰州市市場監管局、泰州市標準化院等單位聯合起草的《碳排放在線監測系統建設規范》(以下簡稱《規范》)正式發布,這是碳排放監測領域國內首個市級地方標準。......
2023年2月13日,歐盟食品安全局(EFSA)發布6種不需要審查最大殘留限量的活性物質。 這6種活性物質為綠磺隆(Chlorsulfuron)、氟環唑(Epoxiconazole)、棕色綠......
肥料排放約占溫室氣體總排放量的5%。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人員準確量化了肥料整個生命周期的碳足跡,發現2/3的肥料排放發生在撒在田地之后,1/3的排放來自生產過程。研究人員認為,通過采取充分有效的大規模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