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歐空局“碎片清理”(RemoveDebris)項目試驗取得成功,衛星發射“魚叉”成功捕獲目標。該技術為太空垃圾清理提供了新途徑,但其潛在軍事價值也讓人“毛骨悚然”。
空客公司發布的試驗視頻顯示,模擬太空垃圾的鋁片掛在由衛星伸出的碳纖維吊桿上,衛星瞄準發射一枚鋼筆大小的“魚叉”,“魚叉”成功穿透鋁板并將其拖回衛星。空客公司負責試驗的高級工程師阿拉斯泰爾·韋曼表示,“魚叉”以每秒20米的速度擊中目標,尖端穿透鋁板后,彈簧結構上的倒鉤將鋁板牢牢固定。
“碎片清理”項目旨在探索多種太空垃圾捕獲、清理技術,衛星平臺由英國薩瑞大學主導并提供,鈦合金“魚叉”等捕獲設備則由空客公司英國分部設計制造,法國阿麗亞娜集團和瑞士微電子公司也參與其中,歐空局為該項目的幕后“金主”,出資1870萬美元。
2018年4月2日,試驗衛星搭乘太空探索技術公司(SpaceX)“獵鷹”火箭進入國際空間站;6月22日,試驗衛星由國際空間站釋放入軌;9月16日,“碎片清理”項目成功完成首次“漁網”捕獲試驗,衛星首先釋放一顆小型“立方星”,再從6米外發射攔截網將其捕獲,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空間垃圾主動清理技術在軌試驗。
按照計劃,2019年3月試驗衛星將展開減速“風帆”,試驗衛星的加速離軌技術。“風帆”將顯著提升衛星所受的稀薄大氣阻力,加速衛星軌道衰減,預計在不到10周時間就會進入大氣層燒毀。
“碎片清理”項目為人類清理太空垃圾、提高太空任務安全提供了有效途徑。但這種看似“人畜無害”的“垃圾清理技術”卻潛藏著駭人的軍事價值。“魚叉”和“漁網”既可充當太空清潔工,也能成為“超級武器”破壞對手衛星。隨著這些技術逐漸趨向成熟,太空武器的“潘多拉魔盒”或將最終打開。
總編輯圈點
科幻電影《地心引力》中說,太空碎片撞擊了空間站,導致連鎖破壞,摧毀了人類在繞地軌道上的所有基地。多如牛毛的碎片是宇航員的心頭大患,還沒辦法清除這些垃圾懸浮物。將來憑借著新穎的設計,我們或能勉強管住它們。但就像電影警示的,初始危險可能來自于無序的太空競爭。維護太空安全需要各國攜手。
藥典委發布關于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標準草案的公示。擬制定藥包材生物學評價與試驗選擇指導原則。為確保標準的科學性、合理性和適用性,現將擬制定的標準公示征求社會各界意見(詳見附件)。公示期自......
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標準化領域委員會標準立項評估會在線上召開,會議對3項團體標準進行了立項評估。會議由CSTM/FC95副秘書長韓曉莉主持,來自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
——中關村材料試驗技術聯盟《工業綠色低碳技術評價通則》、《工業綠色低碳產品評價通則》審定會順利召開2024年2月2日,中國材料與試驗團體標準委員會碳排放領域委員會(FC95)在線組織了標準審定會,會議......
近日,農業農村部農藥檢定所關于產品組成變更的問題進行答復。問題描述:已登記產品申請產品組成變更,需提交什么產品化學資料?其中涉及到的熱儲穩定性試驗資料、低溫穩定性試驗資料是否需要認定的試驗單位出具?參......
國內規模最大反向充電試驗完成,50臺新能源車30分鐘反向放電近1000度。在江蘇無錫,國內規模最大的反向充電試驗近日完成,50臺新能源車的反向充電功率達到了近2000千瓦,試驗歷時30分鐘。這次試驗向......
7月9日晚間,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所屬中國運載火箭技術研究院抓總研制的長征二號丙運載火箭攜手遠征一號S上面級在酒泉衛星發射中心點火升空,將衛星互聯網技術試驗衛星精準送入預定軌道,發射任務取得圓滿......
4月11日,蘇試試驗(300416.SZ)發布2022年年度報告,2022年公司營業收入為18.05億元,同比增長20.21%;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2.7億元,同比增長41.84%;歸屬于上市......
3月21日16點28分,137米高的水欣麒1號打樁船將109米長的鋼管樁緩緩沉入海中,鋼管如“定海神針”般直插海底,標志著通蘇嘉甬高鐵杭州灣跨海鐵路大橋首根試驗鋼管樁沉樁成功。通蘇嘉甬高鐵杭州灣跨海鐵......
一串拖著長尾巴的神秘光點日前劃過美國加利福尼亞州中部夜空,有關視頻和圖像在社交媒體上獲大量點擊。專家推測,這極可能是日本太空垃圾燃燒所致。據美聯社3月18日報道,加州薩克拉門托地區17日晚舉行節慶活動......
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告,公布第五批產業技術基礎公共服務平臺,共涉及120家單位。其中,試驗檢測類平臺共有75家單位上榜,大部分為檢測機構。詳情如下:近日,工業和信息化部發布通告,公布第五批產業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