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田(Taked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提交的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并授予了優先審查。該sNDA尋求批準擴大Alunbrig(brigatinib)的使用,用于一線治療變性淋巴瘤激酶陽性(ALK+)、轉移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FDA已指定處方藥用戶收費法(PDUFA)目標日期為2020年6月23日。Alunbrig是新一代酪氨酸激酶抑制劑(TKI),旨在靶向和抑制ALK基因改變。
Alunbrig一線治療的sNDA,基于III期ALTA-1L研究的結果。該研究在先前沒有接受過ALK抑制劑治療的ALK+局部晚期或轉移性NSCLC患者中開展,比較了Alunbrig與Xalkori(crizotinib,克唑替尼)用于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2019年11月在新加坡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亞洲大會上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在25個月的長期隨訪中,與Xoliris相比,Alunbrig顯著降低了疾病進展風險、并顯著降低了基線腦轉移患者的疾病進展風險,同時也顯著改善了患者生活質量。這些數據進一步增強了Alunbrig在ALK+NSCLC一線治療中相對于Xalkori的優勢。
具體而言,根據研究調查員的評估,經過兩年多的隨訪,在入組研究時間點疾病已擴散至大腦(存在基線腦轉移)的新診患者中,與Xalkori相比,Alunbrig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顯著降低了76%(HR=0.24,95%CI:0.12-0.45)。此外,在所有患者(意向性治療[ITT]群體)中,與Xalkori相比,Alunbrig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57%(HR=0.43,95%CI:0.31-0.61)。
ALTA-1L研究的結果由兩個獨立的審查機構——研究調查員和一個盲法獨立審查委員會(BIRC)進行評估,并報告了兩種評估的結果。在第二次中期分析的數據截止點(2019年6月28日),BIRC評估的無進展生存(PFS)主要終點的風險比(HR)為0.49(95%CI:0.35-0.68,對數秩p<0.0001),與Xalkori相比,Alunbrig將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了51%。
來自長期分析的額外數據顯示,接受Alunbrig治療的新診患者,無論基線檢查時是否存在腦轉移,都能獲得治療受益。而腦轉移是病情首次進展最常見的部位之一,與生活質量差相關。
——經BIRC評估,在基線腦轉移患者中,Alunbrig在腦內表現出高度而持久的治療反應,與Xalkori相比具有更高的療效,并且在這些患者中觀察到PFS曲線的早期分離:(1)在具有基線腦轉移的患者中,Alunbrig將顱內疾病進展或死亡風險降低69%(HR=0.31,95%CI:0.17-0.56)、中位顱內PFS為24個月,而Xalkori為5.6個月。(2)在基線時具有可測量腦轉移患者中,Alunbrig治療患者的確認客觀緩解率(ORR)為78%,Xalkori治療患者中為26%。(3)在基線時具有可測量腦轉移的確認應答患者中,Alunbrig治療的中位顱內緩解持續時間(DOR)尚未達到(95%CI:5.7-NE),Xalkori治療患者為9.2個月。
——Alunbrig在25個月的長期隨訪中顯示了一致的總體療效(意向性治療[ITT]患者群體):(1)根據BIRC評估,Blunbrig治療患者的中位PFS為24.0個月(95%CI:18.5-NE),Xalkori治療患者為11.0個月(95%CI:9.2-12.9)。(2)根據BIRC評估,Blunbrig治療患者中確認的ORR為74%、Xalkori治療患者中確認的ORR為62%。(3)根據BIRC評估,Alunbrig治療患者的中位DOR尚未達到(95%CI:19.4-NE),Xalkori治療患者的中位DOR為13.8個月。
——對新診ALK+NSCLC患者生活質量(QoL)也進行了評估,結果顯示,Alunbrig治療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HRQoL)有顯著改善:(1)與Xalkori相比,Alunbrig顯著推遲了總體健康評分(GHS)/QoL評分發生惡化(評分惡化≥10分)的時間(中位推遲:27個月 vs 8個月)。(2)與接受Xalkori治療的患者相比,Alunbrig治療的患者GHS/QoL改善的持續時間顯著延長(尚未達到 vs 12個月)。(3)Alunbrig還推遲了疲勞、惡心嘔吐、食欲減退、情緒和社交功能等多個子量表的惡化時間和改善持續時間。
該研究中,Alunbrig的安全性概況與現有的美國處方信息基本一致。目前,Alunbrig尚未被批準用于一線治療。
在全球范圍內,肺癌是癌癥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據估計每年有180萬人確診肺癌。NSCLC是最常見的肺癌類型,約占所有肺癌病例的85%。ALK是在NSCLC中發現的第2個治療靶點,存在于大約3%-5%的NSCLC患者中,尤其是不吸煙的年輕腺癌患者。這些患者的ALK基因往往會與其他基因產生融合,生成ALK融合蛋白,這一突變會導致腫瘤生長。
Xalkori是由輝瑞研發的全球首個ALK靶向治療藥物,該藥的上市極大地改變了晚期ALK+NSCLC患者的臨床治療,但病情惡化往往不可避免,當腫瘤對Xalkori無響應后,患者鮮有治療方案。Alunbrig的活性藥物成分為brigatinib,這是一種新一代的ALK抑制劑,能夠抑制ALK以及ALK融合蛋白,從而抑制腫瘤的生長。
Alunbrig的活性藥物成分為brigatinib,該藥由Ariad制藥公司發現,武田于2017年2月耗資52億美元收購Ariad,獲得這款產品。在美國,Alunbrig于2017年4月獲FDA加速批準,用于接受Xalkori治療后病情進展或不耐受的ALK+轉移性NSCLC患者的二線治療。之前,FDA已授予brigatinib治療對Xalkori耐藥或不耐受的ALK+NSCLC的突破性藥物資格,同時也被授予治療ALK+NSCLC、ROS1+和EGFR+NSCLC的孤兒藥資格。
武田制藥(Taked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針對TAK-721(布地奈德口服混懸液)的新藥申請(NDA)發布了一封完整回應函(CRL),該藥是布地奈德的一種新型粘附性局部活性口服......
根據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官網信息以及企業公開新聞稿,截止8月31日,約有十幾款創新藥在中國獲批上市,來自拜耳(Bayer)、武田(Takeda)、萌蒂制藥(MundiPharma)、楊森......
武田(Takeda)近日宣布,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FDA)已受理其提交的一份補充新藥申請(sNDA)并授予了優先審查。該sNDA尋求批準擴大Alunbrig(brigatinib)的使用,用于一線治......
日前,武田(Takeda)公司宣布,該公司的下一代ALK抑制劑Alunbrig(brigatinib)在治療ALK陽性非小細胞肺癌(NSCLC)患者的3期臨床試驗中表現出良好的長期療效。在隨訪時間超過......
日本制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在美國熱帶醫學與衛生學會(ASTMH)第68屆年度會議上公布了登革熱候選疫苗TAK-003正在進行的關鍵III期TIDES研究(NCT02747927)得最新結果。......
日本制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在新加坡舉行的2019年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亞洲大會上公布了靶向抗癌藥Alunbrig(brigatinib)肺癌III期臨床研究ALTA-1L的最新數據。......
一項以市值為基準的最新分析顯示,在并購Shire之后,武田成功躋身《全球TOP20上市創新制藥公司》榜單:武田收購Shire前,武田排在第23位,并購后,今年一季度的市值增長至634億美元,較去年第四......
第24屆歐洲血液學會(EHA)年會近日在阿姆斯特丹召開,武田和西雅圖遺傳學公司在會上公布了評估抗體藥物偶聯物Adcetris(brentuximabvedotin)治療外周T細胞淋巴瘤(PTCL,又名......
日本制藥巨頭武田(Takeda)與合作伙伴靈北(Lundbeck)近日宣布,已向日本衛生勞動福利部(MHLW)提交了抗抑郁藥vortioxetine(伏硫西汀)治療成人重度抑郁癥(MDD)的新藥申請(......
日本制藥巨頭武田(Takeda)近日宣布與總部位于印度的跨國制藥公司BiologicalE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已簽署2份授權協議,分別將武田的麻疹和無細胞百日咳疫苗技術授權給BiologicalE,用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