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熱帶海洋生物資源與生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譚燁輝團隊在研究氣候變化對浮游植物群落影響方面取得新進展。相關研究近日發表于《地球物理研究學雜志-海洋》(Journal of Geophysical Research: Oceans)。
黑潮入侵南海的強度具有季節和年際變化等特征,但氣候事件驅動的黑潮入侵南海東北部強度及其對浮游植物群落的影響還不清楚。研究人員通過現場觀測和遙感分析,發現南海東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的季節變化與黑潮入侵強度密切相關。
El Nino(厄爾尼諾)夏季黑潮入侵加強引發了更高的固氮藍藻-束毛藻Trichodesmium erythraum的豐度,顯著降低了浮游植物網絡穩定性,揭示了2015/16El Nino事件期間黑潮入侵加強,通過平流輸送攜帶束毛藻,以及影響溫度、混合層深度和營養鹽濃度,進而影響南海東北部浮游植物群落結構的機制。
該研究成果為氣候變化對海洋生態系統的影響提供了科學證據。
據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微信公眾號消息,中國科學院院士、我國著名物理化學家、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研究員朱起鶴,因病醫治無效,于2024年2月20日9時18分在北京逝世,享年100歲。朱起鶴據公開資料,朱......
最近,中國科學院院士顏寧在社交媒體上發文點評了一部電影《熱辣滾燙》,其中涉及到減肥100斤的賈玲。這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因為賈玲是知名的娛樂圈明星,而顏寧院士則是科研領域的領軍人物。這一言論卻引起了網友......
2月18日,在江蘇省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工作推進會上,中國科學院與江蘇省政府簽署了《中國科學院江蘇省人民政府加快推進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合作協議》。推進會由江蘇省省長許......
19日,記者從中國科學院昆明動物研究所獲悉,由該所研究員劉振牽頭的課題組發現一種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關研究成果于近日發表在NatureCommunications期刊上。蝙蝠是哺乳動物中適應性演......
1月25日上午,中國科學院杭州醫學研究所揭牌活動在浙江省杭州市舉行,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浙江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易煉紅出席活動并共同為杭州醫學所揭牌。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周琪、......
院屬各單位:根據《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勵辦法》有關規定,經院科技管理局形式審查并組織專家通訊評審和會議評審,現對2023年度中國農業科學院科學技術成果獎擬授獎成果15項(見附件)予以公示。公示......
2023年12月12日下午,中國科學院與寧波市在京舉行會談,并簽署深化戰略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院長、黨組書記侯建國,浙江省委常委、寧波市委書記彭佳學講話。中國科學院副院長、黨組成員汪克強和寧波市委副書......
李洪鐘(1941—)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1960年考入太原工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化工系基本有機合成專業,畢業后進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工作。1978......
李洪鐘(1941—)化學工程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過程工程研究所研究員。1960年考入太原工學院(現太原理工大學)化工系基本有機合成專業,畢業后進入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工作。1978......
近日,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林間團隊,聯合中國科學院院士、地質與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朱日祥等,在海洋巖石圈水化研究方面取得了進展,定量計算了全球海洋板塊水化率的分布,揭示了俯沖帶是海洋板塊,尤其是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