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術轉移對于發展中國家至關重要
[新德里]從能效高的爐灶、太陽能燈到低排放的發電廠,對于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技術都是對氣候變化之戰的核心。
需要廉價而能夠獲得的技術從而實現低碳生活與適應氣候新秩序。
而技術轉移已經成為了下個月的哥本哈根峰會之前預備階段的一個關鍵問題。全世界希望這場峰會能夠達成一個新的全球氣候協定。
“各國達成一個技術轉移的協議對于一個公平的全球協議具有關鍵作用,因此也對哥本哈根會議上達成的任何協議的成功具有關鍵作用,”蘇丹的Abdalmahmood Abdalhaleem Mohamad代表77國集團加中國在上個月(10月21日)在德里舉行的一場由聯合國支持的氣候技術轉移會議上發言說。
對能源的渴望
為什么這種技術支持對于僅僅排放了全世界溫室氣體一小部分的國家如此關鍵?
答案在于它們的需要和渴望。在發展中國家,許多人仍然缺乏基本的資源,諸如食物、清潔的水、衛生設施和能源。根據國際能源機構的《2009年世界能源展望》報告,發展中國家將近1/3的人口——16億人——在2005年得不到電力。
印度理工學院政策研究教授Ambuj Sagar說,能源貧困限制了對于人類、經濟和社會發展具有關鍵作用的許多活動。隨著各國努力結束能源貧困,它們的碳排放很可能飛漲。
“解決氣候與發展的挑戰都需要發展中國家技術軌道的顯著變革。”Sagar說。
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的副秘書長沙祖康也同意說:“全球氣候政策的成功或者失敗將取決于它是否能在沒有進一步延遲的情況下為窮國和貧困社區帶來低碳技術以及適應技術。”
聯合國貿發會議秘書長Supachai Panitchpakdi說:“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技術是一個關鍵的國際公共政策問題。迄今為止的討論尚未在迫切需求的問題上取得進步。”
Panitchpakdi說:“向發展中國家轉移技術是一個關鍵的國際公共政策問題”
“氣候變化需要迫切的行動。這個世界承擔不起等待這些技術遵循從富國到中等收入國家再到窮國逐漸擴散的道路的后果。”
解決你的需求
大多數與氣候變化有關的技術轉移發生在發達國家之間,它們相互交換技術。
2008年經合組織(OECD)的一項研究說,在1985到2004年間,80%的與緩解氣候變化有關的技術轉轉移是在發達國家之間發生的。剩下的20%屬于中國和韓國。
把氣候友好技術轉移給發展中國家,這聽上去很簡單,但是障礙令人生畏。
首先,接受技術的國家必須就它們的技術需求達成一致。迄今為止,只有23個發展中國家向《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UNFCCC)提交了技術需求評估方案。
對于一個國家,甚至理解它自身的需求也是復雜的。外國發明的技術不一定適合它——許多情況下需要額外的研發(R&D)從而讓它們與當地相關。
對于本土技術——當地問題的當地解決方案——還存在其他問題。Sagar指出,滿足當地需求的燈和爐灶等技術和產品常常是在當地開發的。這類技術特別重要,因為它們對于如此眾多的生活在能源貧困中的人們有關。
技術必須與當地的采用有關,例如改進型的爐灶
但是除了諸如中國的改進爐灶的項目的為數不多的成功,開發和部署仍然是零星的。這些技術通常不在主流的全球能源創新體系之內,而且在許多情況下,甚至不在發展中國家現有的商業市場之內。
財政僅僅是首個障礙
在2008年,5個亞洲新興經濟體——中國、印度、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的科研人員著手理解它們的國家技術需求并發現障礙。他們開始了一項聯合研究,把重點放在了3種緩解氣候變化的技術上——清潔的煤、生物燃料和太陽能。
上個月,這5個國家都報告說在清潔技術方面都沒有足夠的研發。它們缺乏技術技能和培訓。其他共同的障礙包括技術投資費用高、談判知識產權等法律障礙、對新技術的社會接受程度,以及成本。
財政可能是需要克服的最簡單的障礙。大多數人同意需要為發展中國家擴大財政支持,特別是對于那些最脆弱的國家。
UNFCCC的秘書長Yvo de Boer估計說,富國需要在哥本哈根的談判桌上提供100億美元的“快速啟動”資金。
他說,在更長的時期里,用技術減少排放需要大約2000億美元,還需要另外1000億美元用于幫助窮國適應氣候變化。
專利:幫助還是妨礙
同樣令人畏縮而且可能更加復雜的是知識產權(IPR)問題。
發達國家長期以來認為,發展中國家的強有力的專利法將讓技術轉移變得更容易。
一些人說,情況并非如此。馬來西亞Tenaga國立大學的電力系副教授Amir Hisham Hashim是提出了有爭議結論的一項亞洲五國研究的作者之一。他說他自己的國家的經驗是,強有力的國內知識產權法律并不必然會帶來技術轉移的收益(參見 清潔技術"受到強有力的專利法的阻礙")。
5個亞洲新興經濟體已經開始發現它們在太陽能等清潔技術方面的需求
他們的研究說,專利權的嚴格執法可能限制技術轉移,因為它們導致了授權成本高并因此妨礙了改造知識以適合本地情況。
事實上,外國技術擁有者確定了技術如何部署以及它是否得到改善或者是否需要投資。
一些國家提出了知識產權問題的一個根本的解決方案。
它們提出,由于世界貿易組織的TRIPS(與貿易有關的知識產權協定)締約國可以在國家緊急狀況下放松它們的專利法,應該把氣候變化宣布為國家緊急狀況,
在艾滋病流行中,一些國家——包括巴西和泰國——使用這種強制授權購買了更廉價的抗艾滋病藥物。“保護我們的行星及其生命支持系統的道德理由也同樣令人信服。”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說。
玻利維亞的首席氣候談判代表Angelica Navarro提出了較少具有爭議的“氣候專利池”方案——多個專利持有者同意分享它們的知識產權的方案。
即便發展中國家可以改善它們在清潔技術方面的財政和法律問題,還有其他迫切的問題。它們需要改造和使用新的氣候友好技術
Sagar認為,當地的創新能力特別重要,因為氣候變化是一個長期、數十年的問題。他說,它不是簡單地資助幾個高科技實驗室的問題,也是培訓下一代具有技術能力的人們的問題。當地的教育和研究機構必須得到強化,并與國際創新活動建立聯系。但是如何做到這一點?
效仿的典范
一些發展中國家正在研究國際農業研究磋商組織(CGIAR),這是一個為糧食研究與合作提供國際支持的組織。
盡管CGIAR促進研究而非技術轉移,而且還存在批評說它并不特別善于讓解決方案進入實踐領域(參見 一場戰勝全球饑餓的革命),77國集團加中國的會議達成了一個共識,即應該探索把它作為可能的模型。
事實上,讓亞洲農作物產量飛漲的“綠色革命”以及CGIAR在其中擔任的重要作用啟發了馬爾代夫總統Mohammed Nasheed呼吁發動一場“綠色能源革命”。綠色革命依賴于一大批研究機構、教育、信貸、營銷,而且延伸到了讓需要知識的人獲得知識。
另外一些人則把目光投向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幫助發展中國家用更加環境友好的物質替代工業中的破壞臭氧層的化學物質的全球協議。
但是一些人,例如印度科學與工業研究理事會的負責人Raghunath Mashelkar指出,即便有了蒙特利爾議定書,印度的制造商也不是總是能夠進行技術轉換,這是由于高昂的費用或者嚴格的限制。
辛格:“我們需要適宜、廉價而且真正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
迫切需要雄心勃勃的計劃
甚至有人提出了一個“發展中國家可再生能源的馬歇爾計劃”。這是根據二戰后的歐洲重建計劃命名的。
77國集團加中國提出建立一個在UNFCCC框架內的多邊氣候技術基金的方案。一個技術行動方案將確定政策、行動和資助要求。國際技術合作將提出所有領域的技術選項,并克服發展和技術轉移的障礙。
與此同時,印度提出了一個國際發展中國家氣候或技術創新中心的網絡。這可能發現與當地有關的技術,并幫助更迅速地開發和部署它們。它們將建設地區、國家和地方的能力,并培育想法共享。
Sagar說氣候變化研發的國際合作應該由兩部分組成。他希望發達國家把它們自身的研發項目中納入幫助發展中國家緩解和適應氣候變化的活動。
他還贊成以項目或中心的形式的一個國際技術發展和部署舉措,這些中心有可能建立在發展中國家。
政府間氣候變化委員會(IPCC)的主席Rajendra Pachauri建議在發展中國家建立一個大型能源研發項目。
無論如何進行,目標將是相同的。“我們(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關鍵問題是開發適宜的技術然后縮短從首次商業化到在更貧窮的發展中國家大規模采用之間的時間。”印度總理曼莫漢·辛格在德里舉行的這次氣候技術轉移會議上說。
“我們需要適宜、廉價而且真正有效的技術解決方案。”
俄羅斯提出新型中子吸收劑方法增強核反應堆安全可控性高溫氣冷堆是第四代核電堆技術,具有安全性好、效率高、經濟性好、用途廣泛等優勢。高溫氣冷堆通過核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的轉化實現發電,能夠代替傳統化石能......
12月28日,亞洲清潔空氣中心在“2022中國藍天先鋒論壇”上發布了《藍港先鋒2022:中國典型港口空氣與氣候協同力評價》(以下簡稱《藍港先鋒2022》)和《航運先鋒2022:航運減污降碳進展研究》(......
12月24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碳中和綠色轉型與氣候變化”教席(籌)共同承辦,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研究院協辦的第二屆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論......
12月28日,《中國科學報》從中國石化新聞辦獲悉,由中國石化經濟技術研究院主辦、伍德麥肯茲公司協辦的2023中國能源化工產業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論壇以“能源轉型與高質量發展”為主題,并發布《2023中......
當地時間周一(12月26日)晚,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宣布,該國在黑海水域的天然氣儲量規模提高了近三分之一,達到約7100億立方米。埃爾多安稱,這一增長主要來源于薩卡里亞氣田,此前該油田的估算儲量為540......
圣誕節周末,美國卻迎來冬季風暴,一場來自北極的冬季風暴襲擊北美大部分地區,導致美國、加拿大和西伯利亞等地氣溫驟降,其中部分地區的溫度已下降至零下40攝氏度。當地時間12月23日,美國密歇根州,街燈和大......
受國際環境的影響,歐洲如今正遭遇“能源危機”,尤其是進入冬天以后,歐洲能源除了短缺之外,價格會更令人難以接受,上漲的電價已經開始沖擊當地的電動汽車。據特斯拉車主在行業論壇上的報告,在德國,特斯拉今年多......
中新網北京12月16日電(記者孫自法)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植物》最新發表一篇關于咖啡作物品種的學術評論稱,曾被評為貿易量第二大的咖啡作物品種、但后來被認為在商業上失敗的利比里亞種(C......
為期兩天的第九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暨零碳島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將于12月18日-12月19日在珠海開幕。論壇以“同繪碳中和藍圖共譜零碳新樂章”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研究機構等業......
為期兩天的第九屆國際清潔能源論壇大會暨零碳島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將于12月18日-12月19日在珠海開幕。論壇以“同繪碳中和藍圖共譜零碳新樂章”為主題,來自國內外政府部門、行業協會、企業、研究機構等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