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4日,由中國石油大學(北京)主辦,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經濟管理學院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碳中和綠色轉型與氣候變化”教席(籌)共同承辦,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研究院協辦的第二屆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論壇成功舉行。
論壇以“邁向碳中和:行動與挑戰”為主題,旨在探討實現“雙碳”目標、能源綠色低碳轉型與經濟高質量發展等熱點問題。來自多所高校和研究機構的專家學者、企業界人士、社會公眾等參加此次論壇。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校長吳小林在致辭中表示,在國家大力推進哲學社會科學研究的大背景下,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論壇的召開恰逢其時。中國石油大學(北京)堅持依托能源,特別是油氣研究優勢,面向滿足國家能源及相關領域國際話語權的重要需求,結合中宣部和教育部強化哲學社會科學的重點方面謀劃布局,提出學校加強哲學社會科學建設的“聚焦一個中心,關注六個方面”行動方案,力爭辦出具有鮮明中石大特色的哲學社會科學研究。
該校經濟管理學院副教授朱潛艇發布了《邁向“雙碳”》系列研究成果,包括以中國石油生產碳強度指數(2022)、中國天然氣生產碳強度指數(2022)、石油公司低碳轉型指數(2022)、雙碳目標下中國天然氣發展路徑與對策為代表的“行業”研究類成果;以省域研發創新碳排放的影響效應、中國電動汽車替代燃油車的溫室氣體排放回收期量化評估為代表的“綜合”研究類成果。所有報告均可通過碳中和與能源創新發展研究院官方微信公眾號(ICED-CUPB)免費獲取。
在主旨報告階段,來自中國工程院的三位院士和中國社會科學院的學部委員先后進行了報告。
中國工程院院士杜祥琬作了題為《對我國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及路徑的思考》的主旨報告。他闡述了對碳達峰和碳中和的三個基本判斷和認識。實現碳達峰碳中和是順應綠色發展時代潮流、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我國碳達峰碳中和面臨的困難和挑戰主要是減排幅度大、轉型任務重、時間窗口緊;我國通過加快推動技術進步和發展轉型,可以實現高質量碳達峰和如期碳中和。
中國工程院院士趙文智作了題為《“雙碳”目標下天然氣的戰略地位與作用》的主旨報告。他表示,我國天然氣消費量與產量均處于快速增長期,需要超前布局開拓天然氣發展領域(頁巖油原位轉化/煤炭地下氣化等),有效增加自產天然氣數量,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需求。他建議國家通過組織陸相頁巖油革命、富油煤熱轉化革命和煤地下氣化天然氣革命這“三駕馬車”來保證天然氣供應安全。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來斌作了題為《“雙碳”目標下的能源安全與社會公平》的主旨報告。他提出,“雙碳”目標下的能源轉型特點是“轉型速度快”,且最終所要轉向的能源品種(可再生能源)是“不穩定的”。能源安全內涵已經從能源的供給安全擴展到能源的使用安全、轉型安全、投資安全和治理安全。我國需要從轉型前的系統布局,轉型中的平穩過渡和轉型后的穩定運行,開展全方位的戰略部署。
中國社會科學院學部委員潘家華作了題為《能源轉型推動碳中和目標實現的路徑及協同機制》的主旨報告。他對碳達峰和碳中和兩個概念進行了深入地解讀。碳達峰不是單峰,而是一個多峰突起波動下降的過程。碳中和是人為碳的排放和人為碳的移除達到一種平衡。為了實現“雙碳”目標,他提出五條能源轉型路徑,分別是能源生產端革命性轉型、能源消費端革命性轉型、碳移除、化石能源有序退出和發展范式轉型。在零碳導向的能源轉型之路上,我國需要從技術的復制放大轉向技術的原創以及從技術改進轉向范式變革。
為貫徹落實“雙碳”戰略,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更好的推動山東省化學化工事業的健康發展,經研究決定,由山東化學化工學會主辦,山東科技大學化學與生物工程學院承辦的“第24屆山東省高等院校化學化......
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發布工程與材料科學部“雙碳”專項項目(二)——“工程與材料領域低碳科學基礎研究”項目指南的通告。為推動面向國家“雙碳”戰略目標的基礎研究,落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以下簡......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催化與新材料研究中心研究員黃延強與中國科學院院士張濤團隊,聯合香港城市大學教授劉彬、清華大學教授李雋,在單原子催化研究領域取得了新進展,實現了二氧化碳(CO2)電還原......
日前,我國迎來碳達峰碳中和重大宣示三周年。2020年9月2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第75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3年來,我......
近日,由廣州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和清華大學建筑設計研究院牽頭編制的《碳中和校園規劃設計規范》在廣州大學桂花崗校區通過專家評審啟動。據悉,《碳中和校園規劃設計規范》的編制將為全國低碳校園高質量發展建立起一......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專業學術期刊《自然-生態與演化》最新發表一篇環境研究論文指出,研究人員基于分布在北美20座城市725個不同地點的相機陷阱的數據分析顯示,氣候變化或加劇城鎮化對當地野生動物的影響。該論......
——檢驗檢測認證助力綠色低碳生活專題會議成功舉辦2023年8月30日,由煙臺市人民政府指導,中國檢驗認證集團(CCIC)主辦,檢科測試集團有限公司承辦的“檢驗檢測認證助力綠色低碳生活專題會議”在煙臺成......
過去十年,全球大氣二氧化碳濃度以平均每年6‰增速持續升高,全球溫室氣體排放未得到有效控制。這是中國科學院昨天在京發布的《全球人為源碳排放與陸地生態系統碳收支遙感評估科學報告》(簡稱《全球碳排放與碳收支......
近期,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臺研究員金雙根帶領的衛星導航與遙感研究團隊,開展了地表負荷季節性信號的空間大地測量研究,綜合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lobalNavigationSatelliteSystem,G......
雨后初霽,千余名工人及各式機械又忙碌了起來,多個乙烯裝置樁基平穩地“插”向土地。自去年以來,已有幾十塊類似的工地在吉林省吉林市陸續開工。截至目前,作為關鍵環節的120萬噸/年乙烯裝置樁基施工已完成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