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發布時間:2013-04-15 10:54 原文鏈接: 氣候變暖致災難后果:中國沿海成“澤國”

      都是氣候變暖惹的禍!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期刊最新報告稱,受全球氣候變暖影響,最晚到2050年,北極圈一直到北極地區,樹木覆蓋率將增長52%。不僅如此,北極冰蓋融化還帶來歐洲、北美地區的極寒天氣以及北極熊的“自相殘殺”。

      遠在北極5000公里開外的中國未能“逃脫干系”,除冰川融化產生新航道帶來機遇外,有專家提醒,如果北極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上升,將導致中國沿海地區成為澤國。

      北極圈出現綠色植被

      20年后,人類的北極印象或許不再是冰川雪橇,而是綠樹成蔭。據英國《自然氣候變化》期刊3月底發布的最新報告,未來數十年后北極圈以北一直到北極地區,極有可能被綠色植被覆蓋。

      上述研究報告來自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紐約大學和康奈爾大學等機構。科學家們根據全球氣溫增長趨勢,建立一套預測未來數十年北極植被變化的新模型。根據模擬研究發現,最晚到2050年,北極圈以北一直到北極地區,樹木覆蓋率將增長52%左右。

      實際上,北極圈附近國家早已體現這種變化。80%國土面積在北極圈以內的格陵蘭島,雖然年平均氣溫在0℃以下,最低氣溫可達-70℃,但近些年來這些地區夏季變長、溫度更高,人們也吃到了自家產的新鮮蔬果。

      廚師基姆?恩斯特還在今年吃到了自己種的草莓,這也吸引到丹麥王室成員來此就餐。他說:“我1999年第一次來到這里,當時沒有人敢想種草莓,但如今夏季變得更暖和,時間更長。”

      根據統計,在格陵蘭島南部地區,土豆商業化種植產量2012年超過100噸,是2008年的兩倍;蔬菜今年的產量預計比去年翻一番;還有一些農民開始種植干草,牧羊場的規模得以擴大。

      政界人士希望,格陵蘭島在食物方面能夠減少對外依賴。“我希望氣候變暖給牧羊業和農業帶來諸多發展。”自治政府總理庫皮克?克萊斯特說。

      研究發現,引起上述變化的主要原因是,全球氣候變暖導致北極冰川逐年融化造成的。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稱,2012年北極地區夏季海冰的覆蓋面積為340萬平方公里,比2007年的最低記錄減少了18%,較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的平均水平減少了50%。

      而這一數據,也是自1979年有衛星記錄以來的最低值。

      冰蓋融化北極熊“自相殘殺”

      不過,全球氣候變暖帶來的并非全是好處。素有“北極精靈”之稱的北極熊深受其害――依靠冰面為平臺捕獵海豹的北極熊,由于北極海冰的融化,嚴重危及它們的生存區域。而在2004年,美國科學家甚至在波弗特灣發現了4只被溺死的北極熊。

      更讓人觸目驚心的是,根據美國和加拿大科學家2006年進行的一項研究,由于全球氣候變暖,北冰洋海冰面積縮小,北極熊生存和捕食海豹的冰蓋面積不斷縮小,捕食獵物變得越發困難,結果北極熊被迫同類相食。

      而根據《美國地質勘探》雜志的預測,到2050年地球上北極熊數量可能減少三分之二,其中阿拉斯加地區的北極熊將絕跡,到2100年,北極熊將在地球上徹底滅絕。

      然而,深受其害的不僅僅是北極熊,還有生活在歐洲、北美等國家和地區的人們。“裹好了,寒流將會持續到5月。”3月31日已進入夏令時的歐洲,到4月份仍在遭受暴雪帶來低溫和倒春寒的襲擊,而本應春意盎然的北美也在3月下起暴雪。

      3月份,一場罕見的暴風雪突降美國。據美國NPR報道,美國東部地區3月25日忽降春雪,從費城到華盛頓的大片地區氣溫驟降,道路與空中交通受到影響。英國在3月中旬也出現30年來最大規模的降雪,在雪災最為嚴重的地方,積雪厚度達40厘米。

      在俄羅斯,冬天也遲遲“不肯離開”。當地氣象部門稱,3月份莫斯科天氣“異常嚴寒”,城市氣溫較同期正常氣溫普遍低8至9攝氏度,可能是近33年來最寒冷的3月。官方消息稱,莫斯科3月份降雪量超過100厘米,這約占整個2012年至2013年冬季總降雪量的三分之一。

      北極變化影響中國氣候

      中國氣象局國家氣候中心氣候與氣候變化服務室高工陳峪解釋,2012年全球氣候變暖,北極海冰的面積迅速消融,而冰面的消融會直接影響北極周邊的溫度和濕度。從氣象學角度講,冰面消融得越快,其周邊氣溫下降得越明顯,由此造成的大氣所攜帶的濕度會更大。

      對于遠在北極5000公里開外的中國,北極冰蓋的最終消融帶來的機遇是新航線的開通。有測算稱,如果走北冰洋的東北航道,從上海出發到德國漢堡,將縮短約 45%的航程,這對九成國際貿易依賴海運的中國來說意義非凡。

      不過,讓人擔憂的是,雖然并非屬于北冰洋沿岸國家,但北極確實是影響中國氣候變化的“始作俑者”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北極的氣候系統影響著中國大部分經濟區域的旱澇風霜和季節交替。

      舉例來說,1957至2001年的45年間,冬季北極格陵蘭海、巴倫支海北部等海區海冰普遍減少,鄂霍次克海冰增多,這造成極地氣壓降低,北極濤動趨于增強,中國大部分地區冬季氣溫趨于升高。

      實際上,隨著北極冰川的快速消融,北冰洋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名不副實的“無冰之洋”。“如果格陵蘭冰蓋全部融化,全球海平面將上升7米;全球海平面只要上升1米,中國沿海地區就將成為澤國。”中國極地研究中心戰略研究室主任張俠此前判斷。

      而根據記者從世界自然基金會方面獲得的信息,北極地區持續變暖會造成全球性災害,其中由海平面上升導致的海水泛濫會影響世界四分之一人口。

      世界自然基金會北極氣候變化方面的高級顧問馬丁?薩默科恩博士在一項聲明中說,這份報告表明控制溫室氣體排放的任務極其必要和迫切,“如果放任北極持續變暖,那么很難說我們能否控制最終后果”。

    相關文章

    研究表明2023年海洋多個氣候變化指標創下新高

    1月11日,由中國科學院大氣物理研究所牽頭,聯合國家海洋環境預報中心、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國家氣象信息中心、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法國墨卡托海洋國際機構等全球16個研究......

    浙江將組織千名科學家擔任中小學科學副校長

    日前,浙江省教育廳等十四部門聯合印發《關于加強新時代中小學科學教育工作的實施意見》,將組織1000名科學家(含科技工作者)擔任中小學校科學副校長,增強中小學生科學探索的好奇心,真正崇尚科學、熱愛科學。......

    馬斯克惹惱了科學家?Twitter危機引發社交媒體大遷徙,科學家們去往何處?

    加利福尼亞州舊金山Twitter總部的一部分被拆除的標志,遠處有一只鳥在天空中飛翔。《自然》雜志一項調查的數百名受訪者表示,他們已經離開了這個以前稱為Twitter的平臺。米里亞姆·維達爾·瓦萊羅(M......

    世衛組織:全球瘧疾病例增加與氣候變化相關

    世界衛生組織11月30日發布的《2023年世界瘧疾報告》指出,2022年全球瘧疾病例估計達到2.49億例,比2019年多1600萬例。氣候變化對瘧疾防治構成巨大風險,因此全球需要采取緊急行動減緩全球變......

    黑龍江建成95家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

    近日,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王選生物菌肥開發工作室在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科學研究院揭牌。據黑龍江省科技廳最新統計,截至11月20日,黑龍江省中國科學院科學家工作室已發展到95家,為推動全省區域創新能力提升和產......

    柳葉刀倒計時報告:氣候變化或加劇健康不平等

    11月19日,2023年度《柳葉刀人群健康與氣候變化倒計時報告》在京發布。本年度報告由設在清華大學地學系的柳葉刀倒計時亞洲區域中心領銜撰寫,來自國內外26個主要機構的76位專家共同完成。今年的發布會不......

    46位拿到“新基石”連續5年2500萬不看項目只看人

    2023年10月30日,騰訊公司“10年100億元資助基礎研究”的“新基石研究員項目”第二期名單發布,來自數學與物質科學、生物與醫學科學領域的46位科學家上榜,成為第二批“新基石研究員”。2023年第......

    斯坦福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公布,江門雙碳實驗室4名科研人員入選

    近日,美國斯坦福大學發布了2023年度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榜單共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關注整個學術生涯迄今的影響力),以及“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聚焦本年度的學術成就)。江門雙碳實驗室......

    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

    世界氣象組織日前發表《2022年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這份對全球水資源進行廣泛評估的報告指出,由于氣候變化和人類活動,全球水文循環正在發生重大變化,水文循環正在失去平衡。報告指出,2022年期間,全球......

    遼寧省認定首批20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讓更多人有機會走進科學家世界

    不久前,遼寧省認定了首批20個科學家精神教育基地。自獲得認定以來,不少教育基地相繼開展了公開課、主題展覽等特色活動,積極講好科學家故事,弘揚科學家精神。現實中,一些教育基地的開放受到各種條件限制,難以......

    <li id="omoqo"></li>
  • <noscript id="omoqo"><kbd id="omoqo"></kbd></noscript>
  • <td id="omoqo"></td>
  • <option id="omoqo"><noscript id="omoqo"></noscript></option>
  • <noscript id="omoqo"><source id="omoqo"></source></noscript>
  • 1v3多肉多车高校生活的玩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