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2月25日電 最新一期《學習時報》刊發了水利部部長陳雷的答問全文《以生態文明的要求進一步做好水利工作》。陳雷表示,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在用水總量控制上,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求,又要給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
陳雷表示,要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的水患、水憂、水難、水盼問題,從群眾要求最迫切的問題做起,讓群眾得到更多的實惠。項目和資金向防汛抗旱、飲水用電、改善生產條件等群眾最基本的需求領域傾斜,向貧困地區、革命老區、民族地區、邊疆地區、中西部地區傾斜。
陳雷指出,要全面推進水生態文明建設。在用水總量控制上,既要滿足經濟社會發展合理需求,又要滿足維護河湖生態健康基本需要;既要滿足當代人對水的需求,又要給子孫后代留下足夠的生存和發展空間。在入河排污控制上,要從嚴核定水域納污容量,強化水功能區監管和飲用水水源保護,推進綠色發展、循環發展、低碳發展。
陳雷介紹,今年水利部將著重做好八項工作。一是全力做好防汛抗旱減災工作。加強水文氣象預報和監測預警。突出抓好重要堤防、水庫、水電站和在建工程安全度汛,著力防范中小河流洪澇災害和山洪災害,認真做好臺風防御、城市防洪排澇和防凌汛工作,加快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加強抗旱水源管理和統一調配。
二是加快推進重點水利項目建設。解決6000多萬農村人口的飲水安全問題。完成15891座重點小型病險水庫除險加固目標和2058個縣山洪災害防治非工程措施建設任務,全面實施大中型病險水閘除險加固。抓緊實施2013―2015年全國重點中小河流治理方案,擴大中小河流治理重點縣綜合整治和水系連通試點范圍。繼續實施大江大河大湖及主要支流治理,抓緊建設重點區域水資源配置工程。
三是大力加強農田水利基本建設。掀起冬春農田水利建設新高潮,突出抓好東北四省(區)節水增糧行動,全面啟動西北、華北等重點地區高效節水灌溉規模化工程建設,繼續擴大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覆蓋范圍,確保完成50處大型灌區、190處重點中型灌區和50處大型灌排泵站規劃投資任務。
四是著力落實水資源管理“三條紅線”。基本建立覆蓋省市縣的“三條紅線”指標體系,加快推進重要江河水量分配工作,認真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考核辦法》,加快實施國家水資源監控能力建設項目,推進節水型社會建設,抓好水生態文明城市創建試點。
五是深入開展水土保持生態建設。年內完成5萬平方公里水土流失綜合治理面積、450萬畝坡改梯建設任務。強化水土流失監控和生產建設項目水土保持監督,加強重要生態保護區、水源涵養區、江河源頭區生態自然修復和預防保護,強化農村水能資源管理和農村水電安全監管。
六是繼續深化重點領域水利改革。完善流域管理與區域管理相結合的水資源管理制度,繼續推進城鄉水務一體化管理。建立完善水利投入穩定增長機制,著力開拓新建小型水源工程投資渠道,探索農田水利建設管理新模式。全面推進農業水價綜合改革,積極開展水權交易試點。
七是進一步加大水法治建設力度。加快洪水影響評價管理、南水北調供用水管理、河道管理等重點領域水法規立法進程。完成全國水中長期供求規劃,編制全國水資源保護規劃,開展全國水利發展“十二五”規劃中期評估,啟動“十三五”水利規劃編制工作。加強水利綜合執法。
八是切實加強水利行業能力建設。全面完成鄉鎮(流域)水利站建設任務,鼓勵并積極推進農民用水合作組織以及防汛機動搶險隊、抗旱服務隊等專業化服務組織建設。全面完成水利普查任務,加快國家級創新基地建設,推進水利信息化重點工程建設。
8月15日是首個全國生態日。當天,廣東省生態學會主辦的“生態文明建設與鄉村振興論壇暨首個全國生態日專題座談會”在華南農業大學舉行。論壇上,華南農業大學原校長駱世明以《“生態日”的來路與去向》為題作特邀......
被譽為“地球之肺”的森林,作為陸地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具有全球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的“碳庫”資源。在全球氣候變化和“雙碳”(碳達峰、碳中和)目標背景下,如何利用先進科技手段守護好、利用好森林資源,......
“無廢城市”,是以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新發展理念為引領,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城市發展模式......
7月8日,以“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為主題的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隆重開幕。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劉國中出席并作主旨講話。原國務委員戴秉國出席......
7月8日上午,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在貴州省貴陽市開幕。聚焦綠色低碳發展2023年生態文明貴陽國際論壇開幕論壇為期2天,今年的主題為“共謀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現代化——推進綠色低碳發展”,將舉辦開......
6月28日,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次會議決定:將8月15日設立為全國生態日。國家通過多種形式開展生態文明宣傳教育活動。習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間,2005年8月15日考察湖州市安吉縣,首次提出“綠水青......
為深化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大眾化傳播,提高全社會生態文明意識,增強全民生態環境保護的思想自覺和行動自覺,我國擬將8月15日確定為全國生態日。關于設立全國生態日的決定草案26日提請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
名稱關于征求《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生態工業園區)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意見的函索引號000014672/2023-00065分類其他生態環境管理業務信息發布機關生態環境部辦公廳生成日期2023-03......
國家林草局今天(19日)發布,決定成立塞罕壩生態文明研究院,共有中國科學院、中國農科院、中國林科院、北京林業大學、河北農業大學、河北省林草局、河北省科技廳、塞罕壩機械林場等15家單位參與組建。國家林草......
生態文明建設是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的重要目標。要推進并落實這一目標,需要大量的專門人才,也需要相關的科學研究。全國政協委員、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教授鐘茂初認為,創設專門培養生態文明建設人才的高等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