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長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萬強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波、黃崗課題組合作,在揭示可充水系鋅-有機電池中的氫鍵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學》上。
a 基于醌類化合物的氫鍵模型;b 化合物的核磁譜圖;c-g 醌類化合物的示意圖。水系鋅離子電池中氫鍵演化模型的設計。課題組供圖
鋅-有機電池由于良好的資源可持續性及安全性,在多種存儲系統中引起了越來越多的研究興趣。然而,由于水系電池中的氫鍵作用在氧化還原過程中難以表征,其對儲能性能的影響還未得到充分揭示。因此,通過一系列小分子氫鍵模型探究氫鍵強度對儲能性能的影響,是進一步了解氫鍵效應的一種有效策略。
研究過程中,劉萬強課題組以苯醌為基礎骨架,通過連續的官能團修飾合成了一系列具備相同活性位點數量及位置、不同氫鍵作用的小分子化合物,通過對一系列材料的電化學性能測試,證明了氫鍵變化對材料儲能性能的影響,根據FTIR和Raman證明材料的儲能機制,并結合DFT計算證明儲能過程的結構變化,最后組裝成了可空氣充電模型,利用氧氣對放電狀態材料的氧化對電池進行充電,充分發揮了有機電池資源可持續的特點。
相關論文信息:https://doi.org/10.1002/anie.202406465
近日,由我所醇類燃料電池及復合電能源研究中心金屬燃料電池系統研究組(DNL0313)王二東研究員團隊研制的金屬海水燃料電池系統在菲律賓公海海域順利完成5500米級海試。該電池系統搭載“金雞號”著陸器,......
日前,長春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劉萬強課題組與中國科學院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張新波、黃崗課題組合作,在揭示可充水系鋅-有機電池中的氫鍵效應研究方面取得新突破。相關研究成果發表在《德國應用化......
5月13日從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悉,該校微電子學院特任研究員胡芹課題組在無鉛鈣鈦礦太陽能電池研究中取得新進展。課題組針對非鉛錫基鈣鈦礦半導體存在的自摻雜嚴重、缺陷密度高、非輻射復合損失大等問題,成功構建......
為進一步加強鋰離子電池行業管理,促進行業高質量發展,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信息司對《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條件(2021年本)》《鋰離子電池行業規范公告管理辦法(2021年本)》進行修訂,形成《鋰電池行業規范......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5月6日消息,為進一步提升電動自行車鋰離子蓄電池質量安全水平,促進行業安全健康發展,由工業和信息化部負責組織起草的《電動自行車用鋰離子蓄電池安全技術規范》(GB43854—2024,以......
在今日盛大開幕的CIBF2024中國國際電池展上,分析測試百科網編輯獲悉,丹東百特儀器有限公司(展位N1T011)推出一場專注于鋰電顆粒測試解決方案的直播活動。本次活動主題為“百特智能粒度儀,助力續航......
一個看似普通的背包,能夠實現為手機充滿電,不僅如此,歷經彎折、水洗、強紫外照射后它仍能穩定供電。復旦大學彭慧勝教授團隊的研究,讓曾經存在于科幻小說中的場景,成為現實。近日,復旦大學彭慧勝團隊在高性能纖......
科技日報北京4月22日電 (記者劉霞)據韓國科學技術院官網19日報道,該機構科學家將電池中常用的陽極材料與適用于超級電容器的陰極材料集成在一起,開發出一種高能量、高功率鈉離子混合電池。該電池......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和副研究員魯文靜團隊在溴基液流電池電極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在電極表面基于可逆的固態溴絡合效應,同步提高了電極的固溴能力和催化活性,降低了溴基液流電......
近日,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李先鋒和副研究員魯文靜團隊在溴基液流電池電極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團隊通過在電極表面基于可逆的固態溴絡合效應,同步提高了電極的固溴能力和催化活性,降低了溴基液流電......